成都保利 × 一筑一事
保利小户青年生活方式研究白皮书
当代青年特征复杂,他们热爱探险也愿意宅家,讨厌社交却渴望被关注,选择真实的同时又向往适当逃离,“万物皆可MIX”是他们生活方式集大成化的体现。
成都保利联合一筑一事,以“家”为界,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以及对研究对象“家里家外”的实地探访,进行了广泛调研。从个体观察到群体研究,从空间优化到生活方式提案,这份基于对关注对象深度访谈的定性&定量研究,旨在通过呈现青年一代对于家的焦虑与期待,揭开探寻理想生活方式答案的序章。
此时此刻,是青年们的生活故事。
“一代人终将老去,
但总有人正年轻。”
从世界范围来看,年轻人的影响力日趋显现:作为消费者,年轻人消费观念和选择的变化,正在左右商家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作为未来的主流人群,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接入世界,不仅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厚的资源,也有着更大的音量。
每个时代都会诞生属于每个时代的年轻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家”的需求都不尽相同。
关键词一:局部消费升级
相较于“前辈们”的房奴式生活,出生于90后的人,尤其是Z世代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把钱用来享受人生。调查数据显示,这样的人群在90后和95后中分别占比44.7%和45.9%。
关键词二:更“小”,更“精”
从服饰珠宝、护肤美妆,到娱乐消费、买车买房,年轻人对“好产品”的定义发生了巨大变化。Y-Z世代青年对住房追求已不再局限于面积大小,他们还关注空间的个性化、整体的设计感,甚至对某件“装饰品”都会精挑细选。
关键词三:更感性的社区需求
在选择房子周边配套设施时,Shopping mall和地铁已成为最基本的配置,Z世代想要的显然比这多得多。家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单单只是居住空间的延伸,兼具美好与实用性、不断为生活带来惊喜的社区空间更是他们的选择趋向。
-
PART 1
#当代成都“蕉绿”青年图鉴
2015年,Z世代逐渐步入社会舞台,也逐渐成为了购房的主力军。然而生于95后的Z世代,不再执着于“有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觉”这种观点。中国社科院曾对中国12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对于上述观点,80后大学生有96.8%表示同意,然而在90后和95后人群中,这一数字却分别降到了88.2%和85.4%。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在成都,Y-Z世代(1990-2000)占据着社会的“话语权”,诞生于千禧年前的他们,正通过越来越庞大的新世界,逐步构建着属于自己的“新秩序”。
太多对千禧一代、Z世代的传统描述,让我们不自觉地在脑海中给他们扣上“fancy”“特立独行”“追求个性”“花钱如流水”之类的标签,然而这样的标签未免太过单薄了。
· 摄影:ICY©ICYWORKS
实际上,年轻一代在爱花钱的同时也精打细算;他们追求“fancy”,但也不能太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追逐新鲜,同时也缅怀经典……他们可能拥有截然相反的AB面。这样“层次”丰富的一代人,对于理想之家的轮廓,更有他们自己的“独家观点”。
在线上,我们通过200+问卷,针对“身为成都年轻人,你有哪些关于‘住房’的不吐不快?”真诚发问。线下,我们从20+位受访人生活的整体状态、个人社交情况、他们的向往与焦虑、住居空间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生活的观察纪实。
美国调研公司Sparks&Honey调查显示:1995-1999年出生的年轻人,注意力持续时间为8秒钟,大脑已经进化至能够更快速地处理信息、进行更大程度的心智挑战的地步。
· 摄影:ICY©ICYWORKS
PART 2
#家里家外的成都年轻人
身兼多职、无法被轻易定义是当下斜杠青年的“外在表现”之一,而急于撕掉标签的他们,也在悄无声息间组成了一个个特质鲜明的圈子。
a.
“主权升级”的尺度定义者
——内在和外在都是“运营”阵地
成长于互联网和娱乐文化消费爆炸的一代,对感官消费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既挑剔细节,又在意氛围。他们既关注床品用料是否考究细腻,又挑剔灯光、音乐、智能家居各种要素完整全面的配合。一个完美的家需要从架构细节到理想生活图景的完整思考,才能满足今天挑剔、细致的消费者。
“我的客厅招待两类朋友,
和一部分朋友聊理想,和另一部分谈现实。”
“只注重内在和只注重外在一样肤浅。”
b.
“消除审美偏见”的博物式生活策展人
——多元融合,博物审美
在探访中我们发现,青年群体的家空间氛围,很多是“博物式策展”审美标准,不再局限于某一品类喜好,就像是一个收藏喜好的展厅。多元融合的审美原则也在引导着品牌运营者更看重“对生活方式的整体”态度,使得审美大众化趋势显著。
审美大众化指的是美学与设计对生活的渗透,而非“大众化审美”。报纸杂志从纸媒月刊到精确到个人品味的每日碎片化推送,例如Apple每年都会出新产品,连占据Steam60%用户的《绝地求生》也不断迭代“信号枪”“表情包”等新玩法。市场上永远有层出不穷的新选择,而这些新选择,每天又都在以不同形式被Push到年轻人面前。
市场早已被互联网教育成熟,“审美”这件事本身的门槛降低,从一种生活之外的东西,变为生活本身。
“想在我的小家里陈列全世界。”
“市井气也可以很fancy。”
c.
“日常觉醒”的多维反思者
——无边界反思与无限可能
年轻人正在认真地投入日常,不断翻新生活的可能性。从秀场趋势到成都美食,每一样东西都有榜单,但年轻人的好奇心,除了传统意义对“新闻”人性的好奇,更多体现为对某一种流行趋势的洞察与选择跟随。
随着娱乐消费体验的丰富,年轻人可以轻易嗅出“套路”与“虚假”。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一点,正如《好奇心日报》的调查:“年轻人不介意看广告,只要它是有趣的。”
“智能的家让独居的我很安心。”
“有意义固然不错,但有意思最重要。”
d.
“重定衡量刻度”的生活图表规划师
——可以被种草,不接受被洗脑
年轻人属于“看起来很有钱”,但并不是会随随便便掏钱的主儿。而且极其擅长做功课,很关注商品的性价比,不太相信广告和营销,也不太相信套路和噱头,他们更有自己的判断力,审慎拿捏的消费是一项加分技能。
“不会为了买超大房子做几十年房奴,
精致穷没必要。”
“下班后我是探店博主,
一晚上要去5家酒吧。”
当然,200位研究对象只是众多年轻人中极微小的一部分,这些洞察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迭,也许还有更多“特质”我们尚未发现。但我们想将这些洞察的结果、探索的新知分享给大家,借此更清晰地了解有趣的年轻人,也更清晰地探寻生活的真实面貌。
PART 3
#当代成都青年安顿方式:
一间房子、一个社区、
一种生活方式
在个体崛起与社会重构的新时代,基于对成都这座”新一线”城市的洞察,保利试图为当代城市年轻人的居住困境厘定一种新的解法——小户生活。
精致是一种生活态度,要装得下细碎日常,也能以看得见、能掌控的姿态轻松应对未来。不管是“蓉漂”“蓉归”还是“蓉土著”,自在人生才是选择这座城市的人们对美好住居方式所期待着的回应。
将青年们对质感的追求、对品质的要求、对便利的需求,以及愈发提高的审美期待,统统打包装进30㎡-80㎡、从空间到自媒体、从用户社群到城市圈层的小户美好生活。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更年轻的生活方式:
城市中最具活力的邻里生态圈
生活在变大,但世界在变小。区别于聚集在“云端”的年轻人社群,区别于老一辈的邻里关系,Poly Only共生计划主张的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变小,而是精神上的专属。
将邻里聚于当下,让社群以“三次元”的方式“活起来”。
更超前的住居体验:
着眼未来的理想生活实验室
人们迷恋一个住所,是迷恋楼下包子铺澎湃的雾气, 迷恋 3 步远的游泳馆和 10 分钟就能冲上地铁的便捷,迷恋傍晚草坪上总对自家金毛恋恋不忘的黑色拉布拉多犬……理想生活,说到底不过是人与时间构成的特殊引力。
引进兼具科技、创意与审美的居住体验,在追求舒适感的基础上,为你安排一个“贴身管家”,用智能改变居家,让创意深入日常。
更优质的投资产品:
“滚动置业“的美好生活路径
年轻人和“漂一族”首次置业的头号选择,往往需要审慎拿捏,未来“一人家庭”将成为潜在的购房租房需求者。
PART 4
#关于Poly Only
更多元、更新锐,也更懂年轻人。兼顾好奇心与好品味,打造具有活力的生活圈,“Poly Only”带来拥有这一切的可能。保利小户目前在成都共有5处布局,包括都汇小户、爱尚小户、锦外小户、星荟小户、锦江小户。
· 成都保利小户坐标系
随着成都的南拓与北改,人们的居住形态形成了新的趋势,特别是对于“新成都人”来说,成都愈发变成家的一部分,而家的意义愈发“个人”。
我们吃饭、会友、健身,习惯性“在外”;我们听歌、写作、游戏,习惯性“在家”。基于这样的洞察,保利尝试为年轻人减轻所谓“房子”的负累,基于适当的需求设计适当的空间。
保利 · 爱尚小户
天府北轴,C位主场,潮流青年居所
层高4.2米·建面约45㎡
从趣玩潮流的爱尚里商街到天府大道北沿线新兴商业中心,从2000多㎡的云端共享空间到新一线城市级功能配套,为成都青年 360°生活,上新番。
· 项目意境图
保利 · 都汇小户
世界成都的青年主场
层高3.3-4.2米·建面约40-70㎡
天府大道北轴,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凤凰山体育中心两大文体配套;600㎡都汇空中社交场,共享厨房、星空酒会,营造24小时不打烊的潮玩生活。
· 项目意境图
保利 · 锦外小户
金融城 · 锦城湖外 · 青年精智小户
双地铁口装修小户·建面约39-52㎡
紧邻环球中心、仁和新城等繁华商圈,作为2020年保利小户系首发新作,升级推出一键智能家居系统,打造了锦外市集、锦外书局、锦外分享会、锦外Club四大青年社交配套。
· 项目意境图
PART 5
#Poly Only共生计划
更超前的居住体验、更年轻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一键式”便利需求越来越强烈,无顾虑比fancy更重要。从私享空间到共享邻里,要保持独立也要保持联系;“健康问题”是一种焦虑也是驱动力,你想要的健身房、慢跑道,全在“3分钟”的生活圈里……
Stay with Poly Only
成都作为“安逸”的代名词,自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在这座城市生活和打拼。经过我们的观察和调研,无论是“蓉漂”还是“蓉归”,在成都的年轻人可能比其他城市更具代表性——他们并未松懈,而是比想象中更独立、更敢拼、更有创造力。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如果将来到成都的年轻人形容为“蓉漂”,那么保利小户就是他们生根发芽的基土。小户想要创造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留下来”是成都对北上广“留不下”状态的一种回应与接纳,既是城市的包容与乡愁,也是对平凡日子、安稳现状的映射。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对当代年轻人更深层次的理解——回归人性意义的温情,也不忘插科打诨地装酷。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留”也意味着“保持”。从学校到社会,从租房到买房,仿佛一种成年仪式。年轻人渐渐被磨去了很多东西。保持好奇,保持态度,保持善良,保持性感……这也是关于“保持年轻”的告诫与提醒。
留得下来的,才是生活。
💡
留言说说
你心中的理想小户还需要什么?
我们将从评论中选5位
各赠一本
《成都保利小户青年生活方式研究白皮书》
领取地点
保利爱尚小户销售中心
(成都天府大道北延线与大天路交叉口)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涩々
撰稿 | 涩々、十一、大秀
摄影 | 雨婷©一筑一事,部分图片来自《成都保利小户青年白皮书》
拍摄场地 | 赤诚事务所
校对 | 白勺的
设计 | 11、小杨
-
延伸阅读
关于“保利小户白皮书”的研究
成都青年图鉴:寻找“蕉人族”
毕业三年了,你还会做梦吗?
20位久经沙场的“前浪”们,如何评价当代年轻人?
3个“理想家”,3种关于小户的理想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