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世界级大师“梦幻联动”,打造海边的公共驿站



如果说有一天,隈研吾、刘家琨、马岩松、坂本龙一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一个项目里,你会相信吗?无论信不信,这一天真的来了。
在策划人翁菱的引领下,十余位全球顶尖的建筑师、艺术家以及跨学科专家齐聚海南海口,在32公里世界级滨海艺术风景线上,碰撞灵感、恣意创作,16个大师级地标性公共驿站即将在此落地。

海口·海边的驿站
建筑师 ✕ 艺术家的跨界联合
这些建筑师、艺术家们无一不是各自领域的“大咖”,却在“后疫情时代”这个特殊的时机,愿意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艺术项目中,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又将呈现怎样令人惊艳的作品呢?

16位世界级大师汇聚
艺术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海边的驿站”项目灵感起源于策划人翁菱,去年疫情期间,她在泰国清迈,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国内的情况。
做综合艺术策划人多年,翁菱一直“相信艺术的能量”,疫情让她思考良多,并开始考虑艺术能在这个特殊的情况下做些什么,因为“当代艺术总是直接挑战最尖锐的问题。”

· 综合艺术策划人、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与“艺文中国联盟”创始人翁菱
令翁菱也感到意外的事,她联系的艺术家、建筑师都很快答应了参与项目的事,“几乎都是一通电话就搞定的”,这更加印证了翁菱的想法,“世界的改变在于人的连接,当这些从未同时出现的人聚在一起,必将产生改变社会的力量。”
这次,翁菱邀请到的主创阵容包括国际建筑师及机构比亚克·英格尔斯(BjarkeIngels, BIG)、隈研吾(Kengo Kuma)、恩加德·萨塔布汉德(Ong-ardSatrabhandhu)、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 Zaha Hadid 建筑事务所)、藤本壮介(Sou Fujimoto)、斯坦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韦尼·马斯(Winy Maas, MVRDV),中国建筑师刘家琨、马岩松(MAD)、朱小地等;国际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坂本龙一(Ryūichi Sakamoto)、沈伟、金守子(Kimsooja),中国艺术家张培力、林天苗、雪松、杨福东,以及新锐设计师 AHA 组合,并得到青年建筑师郑载澔(Jaeho Chong)、栗若昕和刘硕等的支持。

· 海口湾邀请建筑师以及艺术家名单

· 江东新区邀请建筑师以及艺术家名单
这些建筑师、艺术家将以“自然·共生·未来”为理念,在海口湾 19.6 公里长滨水区域布局 7 个驿站,在江东新区未来 CBD 外 12.5 公里长的海岸线区域里建设 9 个驿站。
通过加强公共艺术性设计,达到功能和美学的完美结合,通过打造富有创意及个性的主题性建筑风格,着力构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风景线。


· 16个驿站落位区域示意图
翁菱说:“不同于传统的观看型公共艺术作品,项目融合了休闲、娱乐、交流、教育、公共服务等多重体验和实用性功能,邀请人们亲身融入,由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情感链接。”
在疫情导致大量美术馆、艺术中心关闭的大背景下,“海边的驿站”的出现如同打了一剂强心针,让被迫远离集体的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公共空间与艺术的重要性。

建筑师与艺术家联合
提供另类看海视角
“海边的驿站”16个项目中最先竣工的是马岩松的“云洞图书馆”,预计将于今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作为“第一个交卷”的好学生,马岩松保持着优等生的自信,“我已经没有压力了,压力都是别人的。”

· 马岩松
“云洞图书馆”是马岩松首次尝试使用“空间重叠”的方式设计建筑,“像珊瑚一样,一层接着一层,因为有深度而显得丰富,提供了另一种看海的视角。”

· “云洞图书馆”效果图
图书馆这个想法,从1年多前,马岩松第一次去现场考察时就涌现出来了。他希望这里的书不是传统的说教类型,而是更具想象空间的读物,“哪怕你不读内容,看个封面也行的。”
作为内陆城市出生的人,马岩松对海的认识其实并不算多,对他来说,“海岛都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他将这种印象用在了设计中,“每一个云洞都是一个宇宙,希望人们在这里能拥有宛如大海般神秘又独特的体验。”

· “云洞图书馆”效果图
“海边的驿站”项目对于许多建筑师来说算是“小体量”,仅数百平米的空间,然而正是这种小,让他们能将平时无法实施的想法,尝试着在“海边的驿站”中实现。
马岩松说:“这个建筑的重点并非外观,而是给人的感觉,艺术从来就是打开一扇门,门后有什么需要自己去体会。”

· “云洞图书馆”建设中的工地
除了马岩松,不少其他参与项目的建筑师、艺术家们也都有各自对项目的期许。
-
 
隈 研 吾
日本著名建筑师
©️J.C.Carbonne
“我们的‘海边驿站’将成为海口城市的象征。我们希望可以提升这个城市的品质,在海边驿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关于此地所特有的独特体验。我希望这个驿站能展示中国的未来,展示人类在‘后疫情时代’的未来。”
 
坂本龙一
日本著名作曲家、演员
被誉为“新音乐教父”
“很荣幸这次能和我的老朋友隈研吾合作,能借这次‘海口·海边的驿站’项目与那么多艺术家朋友见面,期待尽快和你们相见。”
 
藤本壮介
日本建筑师
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和主持人
东京大学副教授
“我尝试在我们的驿站和海边和海洋之间寻求和谐,尝试去展示海口的美丽,也试图在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和海景和驿站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 藤本壮介“天空之山”屋顶视图

· 藤本壮介“天空之山”室内空间视图
 
Stefano Boeri
意大利建筑师
城市规划师
“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海口海岸线的新地标,它是非常灵活的,它将会展示很多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我相信我们所展示的和您将看到的能满足您的期望,这将成为海口海滨最高效能的,最有吸引力的景点之一。”
 
刘 家 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海口是一个好地方,阳光、沙滩、海风,尤其对于一个成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向往的地方。‘海口·海边的驿站’这个项目不大,但是挺有挑战性的,我希望能够在海口留下一个有趣的作品,并帮助海口找到自己的城市语言。”
 
朱 小 地
朱小地工作室创始人
“我想此次设计方案应该强调作品的社会属性,达到引发观众广泛关注和参与的目的。伫立海口南岸,北望琼州海峡,仿佛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力的海风袭来。那是一个春天的故事中传来的消息,在建筑构筑的空间中回旋,此刻我听到了大海呼唤,让人激动、令人振奋。
我相信几多沉浮的海南又迎来了新的机遇,我想用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超越简单的功能满足激活场地中已有的能量,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心灵倾诉和思维启迪,将利用空间与光影,创造充沛的动感造型,让人们在时空意境中感受精神的存在。”
 
Winy Maas
MVRDV创始人之一
荷兰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
“海边的驿站项目带来了文化与城市、自然景观融合的可能性。我们相信这种深度的融合对海口很重要。这个项目是人、自然和城市的融合之道的未来样本,是我们深度思考如何保护生态和人类福祉的样本。”
 
林 天 苗
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家
纺织设计师
“‘海边的驿站’汇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融合了世界的智慧,为海口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建筑加上美丽的海岛风景将成为强有力的元素,吸引全球的目光关注未来海洋城市建设的崭新概念。这种多维度、多元化、跨学科的文化项目,将有助于为海口建构多样性的、世界级的文化交流平台,达成与世界连接、和谐共生的美丽构想。”
 
杨 福 东
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之一
“通常影像艺术家的作品都呈现在美术馆,或者是封闭的艺术空间,它很少在户外去呈现,对我来说这可能拓展了另外一种思路,另外一种想象。”
 
Patrik Schumacher
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我们相信我们的设计方向是建筑的未来,雄心勃勃、充满动力地革新、实验。并利用这个过程中的发现、技巧与概念进行内部竞争,最后加入我们的项目。”
今年,“海边的驿站”项目将陆续落地,隈研吾与坂本龙⼀合作的“声音博物馆”;Thomas Heatherwick的“紧握互动的脉搏”艺术装置;Stefano Boeri的“在海边阅读一座城市”;Anish Kapoor的“存在与消逝的方寸之间“艺术装置等,每一个都值得期待。

召唤城市记忆
激发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名城,海口自宋代起就是国内重要的贸易港口,今年,海口又因海南岛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海边的驿站”是基于海口的地理环境为城市度身定制的项目,连接了海口的过去、 当下与未来,希冀召唤城市记忆,激发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 海口市貌
2021年2月1日,由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海口·海边的驿站”大型国际公共艺术项目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世纪公园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 “海口·海边的驿站”启动仪式:左起艺术家张培力、BIG代表陈曦、MAD合伙人Hayano Yosuke、MVRDV代表Steven Smit、建筑师朱小地、艺术家林天苗、海口市副市长冯鸿浩、项目策划人翁菱、城市规划专家孙继伟、海旅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文伟、建筑师马岩松、建筑师刘家琨、艺术家雪松、Stefano Boeri代表Cecilia Picello、建筑师刘硕
“海口·海边的驿站”宣布正式启动后,将继续吸引来自国际国内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创作者,汇聚智识创造,成为一个持续生长的创作磁场和体验平台。

· “自然·共生·未来”专家论坛现场:左起总策划人翁菱、建筑师刘家琨、城市规划专家孙继伟、建筑师马岩松、艺术家张培力、海旅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文伟、艺术家林天苗、建筑师朱小地
总策划人翁菱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海口·海边的驿站’这个项目来探索人类在新冠疫情后与自然界的关系、新老城市的共生、科技与艺术的相互激发,以及,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迁的情况下,人类怎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这个终极议题”。
-


更多关于建筑、设计、生活方式的话题和讨论
扫描二维码
添加【ZS小筑理】微信
进读者群畅所欲言吧~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Eva
撰稿  |  Eva
校对  |  忧忧
摄影  |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设计  |  小杨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