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如今成为艺术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只需纵观一线城市的大型展览、艺术节/周/季,关于建筑、街区、城市与人的话题常常可见。
其实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城市本身就杂糅着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它所张扬的日新月异,它所暴露的问题,它与人之间的互动影响,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思考和表达——在如今被网络虚拟世界抢占高度注意力的当下,艺术可以把人们的眼光拉回到显而易见但又熟视无睹的“附近”。
而在成都,针对城市、建筑的纯艺术展览也正在出现,红印艺术中心这次就用一场“后·乐园”的展览提出了对城市的见解。
得益于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后简称基准方中)本身参与城市建设的长期实践,尚算年幼的红印艺术中心对艺术如何参与城市有着清晰的认识,“借助于基准方中在地标建筑设计、城市提升改造等丰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艺术’一方面经过‘设计’影响着城市容貌,一方面也以展览等多元形式在不同空间出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红印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钟磬说,“城市是我们生活的容器,更是我们熟悉的主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主题让人们更好地走近‘艺术’,也通过‘艺术’更好地认识城市。”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274037284_0.4167666259019346"></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274037421_0.5548691053508977"></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274037556_0.6387720021803952"></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274037691_0.5720706072465195"></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353206595_0.11729119358698803"></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353206730_0.799910281003579"></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353206935_0.05654178682378774"></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353207068_0.6442928493233095"></mpchecktext><mpchecktext contenteditable="false" id="1641353207201_0.8102404579232384"></mpchecktext>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观展现场
当代水墨与
城市意象
“后·乐园”是台湾艺术家张益昇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水墨”符号,通过《吹进狂沙始到金》《繁华尽是梦》《漫延》三组作品创造性地从精神上传递出对现代城市的理解。
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在过去的历史上造就了山水、花鸟、人物等诸多主题的高峰。然而,如何用古老的形式展现当代主题,如何用华夏特有的文化符号去表现信息技术时代人类的精神现状,一直都是中国艺术家探索的命题。这对于当年在台北大学期间主修国画的张益昇亦不例外。
“传统国画底蕴深厚,精妙绝伦,前人所创造的境界、师法自然的精神,是一座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但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人,古人表达的主题其实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张益昇说,“所以我觉得艺术家需要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觉,我既然生活在城市,为什么不表现城市?”
张益昇在台北时期的水墨创作 / 图片由张益昇本人提供
未曾想到,他的这个“大胆”尝试,以台北城市为主题的水墨之作,在本科毕业时拿到了学院最高荣誉奖。张益昇给我看了早期的作品,局部刻画、周边朦胧的表达、街巷的透视,让人有些惊异于水墨表现的都市风景,竟然别有意趣:似科幻世界的光怪陆离,也有摄影创作的特点。
因缘际会之下,张益昇来到了成都,至今已经生活了十多年。而正是这种异地的生活体验,以及曾经不断往返成渝两地的生活经历,城市对他的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繁华尽是梦-只在我的梦里面》,墨、重彩、洒金宣纸,67×102cm,2021
《繁华尽是梦-我们的过去》,墨、重彩、洒金宣纸,68×67cm,2021
一方面是成都、重庆十多年来基础设施的建立、新版图的扩张,让人惊异于城市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其实在不同城市之间‘平移’多了,很多建筑类似又繁多的形象,这些在我的经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张益昇说。他坦言想用自己的水墨去呈现城市的变化,以及人在城市所体验到的感觉。
《繁华尽是梦-从感动到感慨》,墨、重彩、洒金宣纸,67×102cm,2020
《繁华尽是梦-释放》,墨、重彩、宣纸,34×34cm,2020
“后·乐园”中的《繁华尽是梦》正是张益昇在不同城市之间频繁移动过程中的所感所思。“当时我似乎已经变得无法触及真实的场景、感知城市的味道,进而对自己的内心捉摸不定。”正是这份捉摸不定的内心,触发了创作欲望。
《繁华尽是梦》里的“城市”凝结为一个个剪影般的形象,它们有的成为视觉的中心,有的若隐若现,有的成为背景。似曾相识的图像与画面上的其他元素一起构成,有着电影的视觉表现力,更有着梦一般的呓语,呈现出了复杂的情绪。
《漫延-我反复将自己说服》,墨、重彩、洒金宣纸,67×91cm,2021
《漫延-在不远处》,墨、重彩、洒金宣纸,33×34cm,2021
张益昇说,每个人都有不想被任何人知道的秘密,哪怕是亲人,我们也有所保留,《漫延》这组系列正是想呈现这种内心隐秘、复杂的情感。
金与黑,痕迹与褶皱,
精神性的抽象表达
的确,梦一般的感觉正是张益昇经由城市符号所要呈现关于人生浮华易逝的特点。他在创作《吹尽狂沙始到金》时说到,“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常让我自己以为在梦境般的沉迷与昏睡之中,当繁华消失散尽,城市对我来说是一场金色的梦,这个梦很美,美得不真实、美得很虚幻、美得让我不知不觉……”
这一系列的风格没有《繁华尽是梦》和《漫延》里的沉滞、压抑,城市从诸多繁复的现实景物中简化为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去除掉具体的细节。有些画面有着明朗的纯真和童趣,有些则以交织不同的纹路,呈现出兼具朦胧和轻盈感的异质时空。
《吹尽狂沙始到金-等爱如烟》,墨、重彩、洒金宣纸,44×67cm,2021
《吹尽狂沙始到金-静静看着》墨、重彩、洒金宣纸,33×33cm,2021
《吹尽狂沙始到金-梦还在》,墨、重彩、洒金宣纸,33x33cm,2021
他在这组系列中加重、加深了金色的运用,所以仅仅观赏金色所幻化出的不同肌理也让人意犹未尽。虽然是水墨,但第一眼看上去,巧妙的处理让画面具有很强的物质感,甚至呈现金属板被腐蚀、雕琢的触感。
黑与金是绘画里的经典组合色,但张益昇有着自己的根据。“当代水墨,并不是因为创作手法的‘当代’而失去水墨的本源,而‘黑’又是其最基本的语言符号,我用黑色是致敬传统水墨的表达。”
《吹尽狂沙始到金-从绚烂到苍白》,墨、重彩、洒金宣纸,44×67cm,2021
《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漫无法释怀》,墨、重彩、洒金宣纸,46×67cm,2021
既有传统的继承,更有自发性的实验。相比于传统水墨强调对“笔触”的运用,张益昇更强调加入多种手法来制造画面效果。
“使用了压、印、拓、染等诸多形式,也使用‘综合媒材’的方式以‘控制墨色与金色的交融’来制造肌理。同时我还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墨汁与金色颜料,用上加工处理的宣纸,形成各种带有纹路的基底,再应用类似传统绘画中‘裱褙’的装裱手法进行创作。”
《吹尽狂沙始到金-放出心中一切狂热》,墨、重彩、洒金宣纸,33×34cm,2021
他还通过折叠纸张,不断浸染墨汁,来营造水面波纹的视觉效果,因而有了《波光》这组系列作品。很有意思的是,它们虽然同样是以水墨为介质,但正是经过巧妙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了摄影一般的视觉力量,刻画出一种精神性的穿透之力。
张益昇说,“我是用自己的创作去呈现城市空间给我直觉上的感受,希望这几组作品能够引发大家对现实的遐想。”
《波光》,墨、宣纸,33x135cm(x8),2019
用艺术“解锁”城市
解读城市,有多种方法,设计、创意、时尚、美食等等都是可以抵达城市的方式,而对于有着“中国当代艺术理想国”之称的成都而言,显然“艺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途径。
钟磬说:“因而‘后·乐园’展览,不仅仅是呈现一种关于当代水墨的实验,更是关乎艺术如何表达城市、如何表达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所。”
在艺术机构遍地开花的成都,从城市、建筑的维度去彰显艺术张力的尚不多见,而红印艺术中心以此为定位,不得不说离不开基准方中这么多年的实践。
红印艺术中心空间现场。
“基准方中在过去20年中深刻而广泛地参与了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设计建造了不少地标建筑。在近些年的成都,从基准方中的行动中,都能看到设计如何在改变人们的生活。而‘艺术’,不论从物理空间上‘美化’城市,抑或是作为空间的‘内容运营’,都在与人们发生着密切、广泛而深刻的互动。”
红印艺术中心空间现场。
的确,从曹家巷的城市更新,到少城的提升改造,再到猛追湾的更新案例,基准方中在城市、街区、建筑上,彰显了自己的专业设计和创意。
“其实,艺术和城市、建筑本就难舍难分。早期人们从宗庙、教堂类建筑接触艺术,到如今艺术潜移默化地深入城市生活中,都是无法忽视的现象。”
红印艺术中心不仅要呈现基准方中的设计实践,呈现艺术作品,同时也会洞悉整座城市里艺术家如何创作、艺术事件如何发生、艺术现象如何与人互动的现象,呈现出一个多维度的观察平台。在他们的专栏“城市温度”中,正在挖掘和报道那些在社区活跃的艺术家,呈现城市更新、社区营造的“艺术力量”。
红印艺术中心空间现场。
在红印艺术中心的成绩单上,已经有在自己空间呈现的“瞬时·到达”展览、在“设计上海”展览上呈现的“打推推”,它们无不是从城市、建筑获取灵感而迸发的创意,试图展现“艺术与城市”之间复杂多元的关系,进而为如何用艺术为城市注入活力献计献策。
钟磬还补充道,“未来红印艺术中一年将举办6场展览,以基准方中的城市实践为基点,围绕城市的主题,呈现更多的展览,推出更多的艺术家,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建筑、空间,走近我们的城市。”
未来他们还会有哪些与城市相关的艺术表达,着实令人期待......
📝
後·樂園
张益昇个展
展览时间
2021/12/25-2022/01/25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周日
(闭馆)
地址
成都市琉璃路8号华润广场A座6楼
红印艺术中心
主办方
红印艺术中心
艺术总监
钟磬
策展人
韩冷
学术主持
宋康
费用
免费
▴
进入小程序查看详情
主编:牧之、鹤鹤
编辑:hh、希希
撰文:希希
摄影:若未注明,均由红印艺术中心提供
校对:昨山
设计:阿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