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的瓜,到今天才吃透



文/微橙子
这是最新连载《女主播》的全集版,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滑动下方滑块,点击标题即可进入阅读。
《(第1集)46岁的老婆要辞职做女主播,丈夫傻眼了》
《(第2集)还没开播,夫妻生活就叫苦连天》《(第3集)头脑清醒的女人,跟丈夫分床了》
《(第4集)中年少女的魅力:老男人主动献媚,咋办?》
《(第5集)婚外男人的成全,拒绝还是接受?》
《(第6集)终于辞职,炒了老板鱿鱼!》
《(第7集)女主播和情怀大哥线下奔现?(大结局)
(这个滑块可上下滑动)

贾浅浅搁浅了,中国作家协会最终没有吸收她为会员。
拒绝入会总得有个理由不是?中作协为此做了特别说明: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研究决定不将贾浅浅列入新会员名单。
有人说,这是舆论的胜利,是民意的不可违抗。
胜利个啥,今年不入会不代表明年后年不会入,有父亲贾平凹这棵大树,落选没事,明年再来,总有机会再入的,人家不过是眼看着事情搞大了,自觉避避风头而已,那么激动干嘛?
放眼望去,权力,身份,财富可以世袭,作家的名号原来也可以世袭,富二代一个个拼爹坑爹的故事还没扫进记忆的垃圾堆,文二代又开始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要说瓜众酸葡萄心理,也不要说什么“如果你有这样的爹,你难道就不想拼一拼,靠一靠?”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
比如鲁迅的儿子周海婴。
鲁迅先生临终前,殷切嘱咐儿子周海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周海婴谨记父亲的教诲,没想过做什么文二代,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后来成为了一名无线电专家,并且在摄影爱好上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极为珍贵的影像。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对于儿子,鲁迅可谓是良苦用心,他清醒地看穿了这一切:与其让儿子利用自己的名声去沽名钓誉,最终迷失在他人的追捧里,不如踏实生活好好过日子,做个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
贾浅浅的诗歌到底是不是屎尿屁,每个人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但贾平凹肯定不这么认为。
看自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可爱,这是人类的共性,贾平凹看着女儿贾浅浅也不例外,他说她的诗歌“有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的句子,是这个时代的句子,我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
贾浅浅为什么会对屎尿屁体情有独钟?
看过贾平凹《废都》和《暂坐》的朋友就会明白,贾浅浅还真是得了其父真传,而贾平凹自己也坦白说“我从来不写正经东西,一旦写了正经东西就废了!”
《废都》曾被封杀17年,最后删节版60余处描写男欢女爱的大尺度细节替换成了“此处省略三千字……”说老实话,我从没觉得这是什么经典之作,这样的文字若是被未成年人看到,真的会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如果说《废都》描述的是1男4女的肉体纠葛,《暂坐》描述的则是1男12女的肉体快感,贾平凹的大部头,总是离不开性,离不开混乱的男女关系。
对于女人,贾平凹一向有自己的深刻评价,他说:“有些女人表面光鲜,但在漂亮的裙子下,里子早已泛黄,名牌包里,经常塞满卫生纸。她们脱下高跟鞋后,丝袜破了洞。归根结底,这只是他们表面上的样子。”
看了贾浅浅的《日记独白》,你就知道父女俩的风格真的如出一辙:
迎面走来一对男女/手挽着手/女的甜蜜的把头靠在/那男人的肩上/但裙子下/两腿间流出的东西/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
还有《黄瓜,不仅仅是吃的》:寂寞的时候/黄瓜/无疑是天下最好的。
以及《雪天》:我们一起去尿尿/你尿了一条线/我尿了一条坑。
这调性,这题材,真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有人曝出贾浅浅当年高考成绩250,却上了211重点大学当上了大学教授(硕导),分数这个事情因为相关学校一直没有给出权威的答案,不知真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她确实是高分考入完全可以自证,但是面对汹涌的舆论,她选择了沉默。
此前,面对大家对浅浅的花式吹追捧,父女俩也选择了笑纳,贾平凹会不知道别人说那些话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吗,他当然知道,知道为什么还任由别人拍马?
因为你拍我,我拍你,文坛这样的现象大家心知肚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诗评家欧阳江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韩鲁华等等都把浅浅捧上了天。

还有一本叫《文艺争鸣》的刊物,更是把贾浅浅的“屎尿屁”诗歌上升到了理论学术的高度;
连“朝圣者向往之境”都来了,可谓是捧出了最高境界。

有人说贾浅浅是贾浅浅,贾平凹是贾平凹,大作家生了这样一个不懂得收锋敛芒、没有自知之明的女儿他也很无奈,为何要把人家父女俩混为一谈?
因为贾浅浅成长的路上,贾平凹是不折不扣的助推手。
贾浅浅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揭露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是如何顺利发表的,她描述道:“最开始,和父亲(贾平凹)各写各的,趁着父亲午睡,自己将文章放到父亲的书桌上,然后假寐。待到父亲醒来,给孙见喜打了个电话,推销自己娃娃(贾浅浅)的作品……
孙见喜是谁?笔名野爷、王娜,作家,他是太白文艺出版社编审、太白书院副院长、西安工业大学及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贾浅浅在文章中继续披露:她第一篇文章能发表,不是因为自己的文辞有多高妙,而是因为自己“拍对了马屁”,讨了老爷子欢心……”
你们小时候有写文章向杂志或报社投过稿吗?投过稿的朋友一定知道,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在正规刊物上发表一篇习作,是多么难之又难的事情,哪怕你写得好也几乎不会有机会发表,但贾浅浅轻而易举就能达成。
普通人想要出书出诗集就更是难于上青天,除非你自费。但贾浅浅可以出了一本又一本,还能有如此多的“文人雅士”给她放送彩虹屁。
同时,贾平凹为了给爱女铺路,他并不是如自己文章里所写的那样“厌恶拍马屁,素守淡泊人生”,而是面对张清华之流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比如张清华到西安推介自己的作品,贾平凹亲自给他站台,面对媒体不吝回馈他的夸赞溢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的韩鲁华则做到了副院长,而给贾浅浅用学术方式抬轿子的《文艺争鸣》主编王双龙,与贾平凹各种活动的交集就更多了。
还有,贾平凹为了给贾浅浅拿各种荣誉,不惜以自己主编的杂志背书,如贾浅浅荣获的“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大奖”,这个奖的两个主办方,一个是《延河》杂志社,一个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而《延河》杂志社的主编,是贾平凹;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则是贾浅浅自己。
父女通力合作,典型的自己评自己,到底是有多脸皮厚?
瓜众真不是酸,而是看不惯这种文化权力的异化,看不惯这种披着文化外衣的利益的交换和权力潜规则。
没错,文学可以传承,但不能世袭。你若是能拿出有价值的作品来,那是你的本事,若是拿不出却还要无底线地吹捧,这戏就演过了。
而这一切,若不是贾平凹的颔首默允,怎么能达成?包括贾浅浅这个水平还能成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就更被大众质疑了。
一个贾浅浅的背后,还有多少个类似的贾深深?
这也难怪现在的硕士生博士生内卷得厉害,想想看,这些高校的硕士生导师都被这些二代们世袭了,其他的高学历人才又剩下多少向上逆袭的机会?
贾平凹曾在《自在独行》中写到:我本不善言辞,却忙于人际交往;我本喜欢独处,却忙于奔波劳碌;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那碎银几两,原来这个世界不容许我们内向。
这口吻,搞得有多身不由己似的。说到底,还不是因为那些放不下的名和利,自己绑架了自己。
他更曾在文章里描述自己不擅长阿谀奉承,但在接受他人的阿谀奉承时却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人格难免有些分裂。
在《说奉承》一文里,他写道:“被奉承的为了荣誉、利益乐于让他人奉承……看多了世间的奉承者和接受奉承者,有许多激愤,想想,人本身有私欲,社会又注重权与势,哪里又能消灭奉承者和接受奉承者?”
这倒是写出了他的心声,既然这个世界上消灭不了奉承者和接受奉承者,那我就坦然地接受吧。
对于贾浅浅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既然你鼓励我靠,我不靠不是傻子吗?
这个瓜大家都在骂贾浅浅不知天高地厚,可若是没有合适的土壤,以她这个水平,就是再自恋也没法造出这些声势,没法让这些人给自己大捧特捧啊。
所以,与其说贾浅浅一直在透支父亲的名声和名望,不如说是贾平凹在用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名望为女儿做备注。
贾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最后,应个景,我们也来一首"尿”诗:雪地一起尿,你的尿得凹,我的尿得浅,太阳一出来,你是贾平凹,我是贾浅浅。
为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再疼爱,也应有度,不应动用一切资源为其铺路,否则登得越高摔得越重,不然,浅浅的幸福,最后只会成为深深地嘲讽。
—完—
//好物推荐//
时尚女士印花T恤

夏末时尚价:69元/件
五款可选 尺码S-2XL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
尺码很齐全,姐妹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型任意选择哦~

前几篇文章:《(1)46岁的老婆要辞职做女主播,丈夫傻眼了》《面对佩洛西的公然挑衅,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如何反制》《跳水皇后吴敏霞拒嫁豪门爱平民:嫁了个普通男人,很知足》《我23岁结婚,结婚那年我弟弟出生,弟弟比我儿子大一岁半……》《中国人谁家没有50万现金?睁眼说瞎话的专家越来越多了》《看哭无数网友的二舅,却让我看到了人性的虚伪》《丈夫出轨赠与情人379万,结果悲催了》《史上最强小三,笑到了最后》《佛媛被封之后,让农村大爷羞愧的农媛又来了,爸妈看了都脸红》《“戏精”贪官:穿淘宝100多元买的衣服,一分钱不敢乱花,他们从贪污中得到了什么?》《《爱了散了》董晓晗:有钱有爱,却无性的婚姻,出轨一次能否被原谅?》《余秀华和小鲜肉的爱情:她值了。》《胡锡进,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田朴珺改口了:我不靠老王我靠谁?》《央视一姐董卿,一声叹息》《离婚32年后,重病前夫上门要求女儿赡养,前妻怒了,这算不算道德绑架?》《博士夫妻的烦恼:遗传基因太强大了,实在不想继续养这个收养来的女儿了》
作者 微橙子:聊一聊世情冷暖,谈一谈江湖人生。微橙子公号id:wczi2016
商务合作微信:weichengzi2017
长摁识别名片按钮,和橙子唠嗑长长久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