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橙子
昨天我说,要不是因为孩子年幼自己还有母责未尽,真愿意做个尼姑,从此一袭素衣断红尘,古佛青灯度余生。
不少读者表示有同感,但我们都知道,也就那么感慨一下,身上牵挂尚在,哪里有那么容易放下这世间俗缘?
虽然活到这个年纪,男女之间的“情关”是过了,早就看淡了什么情和爱,但身为父母又为人子女,亲情这一关难过呀!孝道这一关难逃啊。
就像宝玉,最后选择了出家,可在出家前他也还是奉了父母之命去参加科举考试,中举给贾府留取功名之后才决意离家修行。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减轻内心的负累与负疚感,以便更坦然地离开——
你们要的虚功浮名,我努力去争取了,也给你们赢来了,现在我可以去做自己了吧?
还有得道高僧李叔同,主动舍弃家庭牵绊修行了大半生,圆寂前留给世人的却是“悲欣交集”四个字。
我曾经在《爱情里的强盗逻辑》这篇文章里写过他在62岁圆寂之前与赵姓好友在雁荡山相见,站在山崖边,山峰浩荡,好友突觉他眼里有一丝情绪掠过。
赵:似有所思?
他:有思。
赵:何所思?
他:人间事,家中事。
你看他在这个时候内心其实也依然牵挂着人间事和家中事,若真的全然放下了红尘人间,又何谈什么“悲欣交集”?
他应该无悲无喜淡然以对才是,可他在这场对话里,明明是心中对家庭妻儿还藏有愧与疚。
哪有那么容易放下呢?
当然,我昨天是出于疲累之下这么一感慨,但有的人可能是真的做好了了断凡尘俗缘之念决意出家,有位朋友给我留言:
她从小生活在没有爱的原生家庭,成家后婚姻又不幸,丈夫抛家弃子家外有家,如今她经济困窘欠下一屁股债,对生活丧失了最后的希望,问:
我现在一切都能放下了,只是不知道哪个地方可以接纳我出家当尼姑?
影视剧里对于女子出家当尼姑的剧情好像演得很简单,只要你想出家了,发发菩提心就能随心所欲说走就走,背起包袱往深山里面赶,见到寺庙就有住持大发善心收留你,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做尼姑也是有很多条条框框的。
首先在年龄上有要求,一般不小于7岁,不大于60岁,其次没有任何犯罪前科,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要健康且无任何传染病,同时需要提供体检证明,有皮肤病都不行,这么看来,脚气也算皮肤病的一种吧?有脚气的也别想了;
心理精神上也得健康平稳,譬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羊癫症等等也不行,还不能有任何债务或法律纠纷等负面问题。
当然更重要的是,出家当尼姑不是你自己一个人想就能达成的事,如果是未成年女子,需要父母或监护人同意书面许可和派出所开出的户籍证明,如果是已婚已育女子,也需要家人同意才行。
就算上述条件你都满足,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寺院对要求出家的人,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的,方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师,授予三皈五戒,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
也就是说,即使你被寺庙接收了,也不意味着你就正式遁入佛门了,还有一年的考察期呢;
这就跟找工作有试用期一样,一年后要是寺庙方面认为你的行为表现各方面不达标,你从哪来还得回哪去。
这么一对照,当尼姑的门槛一点也不低啊!
且不说别的,就说债务这一项,如果买房时向银行借的房贷算上的话,那很多人也是背了一身的债哇,仅这一条就会被拒。
还有精神衰弱这一条,不少动了出家之念的人,不就是因为心理上包袱太重,导致精神衰弱才想遁入佛门的吗?身体和心理上完全健康正常没有一点毛病的人,有几个又会真的愿意去出家?
正当我感慨尼姑难当时,很快又发现,不仅真尼姑难当,假尼姑更难当。
这里说的真尼姑是指那种真正以修行为人生目的的尼姑,假尼姑是指那种披着尼姑的名号过着俗人生活的假尼姑。
只是没想到,假尼姑比真尼姑的条件与门槛更高,学历这道关首先把俺们拒之门外了,看看这条网传的苏州某寺的尼姑招聘启示,明明白白写着“研究生优先”!还有专业限制,且英语需过六级,获得过奖学金者优先!
当然,这么苛刻的条件,福利待遇也不低,做满三年7000以上月薪,做到方丈30000以上月薪,且免税!出差做法事按时发放出差补贴,且不干涉你结婚生子,白天做你的尼姑,夜晚做你的新娘都没问题!
哎,看看这些条件,这辈子不管真尼姑还是假尼姑我都做不了了!
至此,尼姑梦彻底破灭。
余生逃无可逃,还是好生调节心情,老老实实打字搬砖养家糊口继续扛下这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吧……
—完—
*往期文章:《从肉体疼痛到出家当尼姑》
商务合作微信:weichengzi2017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按钮,和橙子唠嗑长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