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脑瘫儿的逆天改命路:坚持写作22年,出了4本书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01位真人故事
我是钟健,1990年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现在居住在广州。
或许我是不幸的,因为早产造成轻度脑瘫,导致左脚残疾,从小自卑又孤独。
可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报纸上的一则日记,激励我从11岁开始写作,一直坚持了22年,其间出版过4本书。
后来还成为了该报社的小记者,两次登上过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海明威曾说过:“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
而我正是因为战胜了那个怯懦的自己,才迎来了人生的曙光。
(2004年参加作家签名售书活动)
01
我是早产儿,出生的时候仅有7个月,由于脑部缺氧,造成了轻度脑瘫,导致左脚微跛。抢救输血时,又传染了丙肝。
所以我儿时的记忆大部分与医院有关,打针、吃药、针灸、理疗……
为了治疗左脚,我成了医院的常客。每次治疗,都被绑在床上。
因为,针扎进去的那一刻真的痛不欲生,会不可避免地乱动。
母亲在一旁,一边帮我擦汗,一边心疼地流泪。治疗了两个月,左脚却没有丝毫好转,便放弃了。
父亲原来是一名物理老师,后来辞职到广州创业,所以从小学开始,我就在这里读书了。母亲是药剂师,在父亲创业成功后,也辞职与他一起打拼。
(我在采访中)
读小学时,因为左腿不灵便,无法参加体育活动,经常孤零零地坐在一旁,羡慕地看着同学们玩耍。
所以从小我就特别自卑,也没有朋友,经常感到孤独又无助。
无意间在《岭南少年报》上看到几则日记,竟然是一个与我同龄的9岁小女孩写的。她叫张蒙蒙,日记主要记录了她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寒假生活。
里面有篇名为《补考》的文章,讲述她大病初愈后,通过紧张复习,最终补考通过的经历。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小姑娘,不甘落于人后,然后奋力拼搏的样子。她的故事以及文笔,激起我对写作的兴趣。
我也想和文字交朋友,写出我的苦闷、向往和理想。当时就下决心,以后也要像张蒙蒙那样,写出自己的书。
0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01年我开始了写作。
虽然有梦想,但是却没有方向。后来反复揣摩张蒙蒙的文章,尝试写日记,记录日常生活。
(我与朋友们合影)
起初,我经常写错别字、病句,作文本上的字,写了擦,擦了写,整篇文章字迹深深浅浅,难看极了。
由于没有写作技巧,只能写流水账,但是却用10个月的时间,写了10几万字。
而我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手臂因为长时间弯曲,软组织损伤,胳膊伸不直了。但是看着写成的文章,我欣喜万分,终于也能有自己的书了。
但是,当我兴冲冲地把书拿到出版社时,却遭遇了拒绝。父亲为了鼓励我,便自费把稿子印刷成书,虽然没有卖出去几本,但它却是我无法忘怀的处女作。
当把书送给同学们,获得称赞的同时,还收获了友情。
自从写了第一本书,我对写作的热情就更高了。
不仅开始了解写作技巧,还不断向老师请教,明白了写作不能仅仅凭借热情,还需要大量的阅读。
(参观广州日报社)
而我阅读的同时也大量输出,日常生活、外出游玩、所思所想都会写成文章。
后来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在校报上,其中一篇与非典斗争的短篇小说,获得了征文大赛的优秀奖。
2003年,我凭借优秀的写作能力,成为了岭南少年报小记者,也成为写作路上的里程碑。
但作为报社的小记者需要经常参加活动,这对左脚不利索的我又是一个挑战。
因为身体不好,父母总想尽全力保护我,几乎不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有一次报社组织了一场三天两夜的训练营,我特别想参加。
但是因为一月内发过两次高烧,妈妈担心不已,始终不同意我去。
后来我告诉她:你只能护我一时,不能护我一世,而我必须拥有独自面对未来的能力。
就这样,我参加了这次难忘的培训。不曾想,第一天我就差点晕倒。
因为开营时,在室外暴晒了一个小时,后来又到体育馆设计队旗。
结果馆内没有空调,差点热晕了,老师连忙让我去休息,可我不想要这份“特殊对待”,选择了继续坚持。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交到了朋友,学习了课程,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
从此以后,父母不再反对我参加活动。只是很多时候我因为腿脚不便,总是跑在最后面,理所当然地成了最后一个完成任务的人。
(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03
因为出色的表现,2005年我参加了精英小记者俱乐部启动仪式,采访了《广州日报》副总编辑黄卓坚女士,以及儿童心理学家毛湘玲女士,连续在我们报上发表了5篇文章。
付出总有回报,我被成功评选为“全国十佳小记者”,并有幸来到人民大会堂领奖。
曾经那个自卑的男孩,终于可以自豪地站在众人面前,接受付出给予的回报。
当年的颁奖仪式设在重庆厅,当听到“钟健”二字的时候,我激动地一下跳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领奖台。
那时镁光灯闪个不停,灯光映在我脸上,笑容早已凝聚成一朵盛开的花朵。
第二年我参加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参观中山卡通梦工厂、南方电视台,采访过世界级手模大师马乐山,以及广州日报社记者,与同行切磋,真是受益匪浅。
在当年的“全国十佳小记者”评选中,我凭借实力,从40万参选的小记者中脱颖而出,再次当选。
回想刚开始写作时,自己并不突出,甚至比同伴差很多,但却凭借坚持和不服输的劲,硬生生走出一条星光大道。
这份荣誉是对先天不足的我最好的鼓励,以及最大的肯定。
当我昂首走向领奖台时,我知道曾经那个自卑的我,已经彻底被打败,迎接我的将是更加璀璨的未来。
(我获得第二次十佳小记者的称号)
父母很骄傲我能获得如此成绩,其实正是因为他们的培养,才有了我的今天。他们不仅支持我的爱好,更关注我内心的健康。
所以从10岁开始就经常带我出国散心,希望身体的缺陷,不要影响到心灵世界。
毕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走出去,才能有不一样的人生。
刚开始我非常抗拒,因为体质差走路慢,旅游的时候经常会拖别人后腿,而后遭遇旁人怜悯的目光。
但是,写作的经历让我懂得了,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永远是被怜悯的人;走出去拥抱外面的世界,我才是被祝福的人。
后来没想到,旅游不仅滋养了我的灵魂,还让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
04
2006年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在酒店看到印有当地珍稀动物的明信片时,一眼就被吸引了。上面的考拉憨态可掬,而且色彩丰富,我非常喜欢。
(2008年8月,我在法国巴黎塞纳河游船上)
回国后,我对买来的明信片爱不释手,为了详细了解上面的内容,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不仅加深了旅行的记忆,还增长了知识。
明信片种类繁多,为了做好取舍,每次旅行前,我都踏踏实实地做功课,了解旅行的重大历史事件、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
所以2010年的美国之旅,无意中帮父亲避免了一次错误投资。
当时中国掀起P2P热潮的时候,高额的回报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父亲在朋友的劝说下,也跃跃欲试。
出行之前,我刚好看过相关故事,于是极力说服了父亲,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盲目投资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事实正如我所言,P2P接连爆雷,投资者损失惨重。父亲对此心惊不已,一直夸我有远见。
(参观韩国首尔青瓦台)
时间在旅游、写作中,不知不觉来到了高中。因为把大量学习时间用到阅读课外书上,所以我的数理化成绩很差。
不过我却完成了小说《奥运风云》的创作,只是没有真实经历做支撑,小说结构不紧凑,情节不吸引人,看过的人都说我写作水平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不务正业”的结果,就是没有考上大学。
高考后,我情绪低落,父亲却告诉我:“人的一生很长,挫折只是暂时的,站起来才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一席话敲醒了我,决定参加自考,最终选择了商务英语这个专业。
在辅导班开课的前一个月,我创作完成了《徜徉于伟人故里》这本书。
由于从小对孙中山先生非常敬仰,所以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和历史资料后,又根据台湾大学生来中山市追寻伟人足迹的故事,写成了这本书。
后来在2016年11月,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捐赠给了中山图书馆和逸仙图书馆。
(捐赠《徜徉于伟人故里》一书)
05
完成这本书以后,写作开始告一段落,我全力投入英语的学习中。
记得高中时,英语经常不及格,可想而知,学习难度有多大。我经常一边听录音,一边拿着书朗读。
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听不懂,于是我反复播放,直到可以跟上节奏为止。能听懂后,就疯狂听原版录音,也看过很多英文书籍。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4年我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商务英语的大专毕业证书。
完成学业后,我就去了父亲的电影投资公司,协助他运营。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推广、宣传公司投资发行的微电影。其中,还全程参与了两部电影的拍摄。
忙里偷闲,我和父母还去了俄罗斯、柬埔寨、日本、英国等地旅行,收集了很多意义非凡的明信片。
那一张张小纸片,记录着我走过的地方,也沉淀成为心底写作的素材。
2017年7月父亲参与投资的巨幕影城开业了,于是我也跟着来到这里,专门负责写观影感想。
用文字传达影片的温度,用笔记录人间真情,或许就是我这份工作的最大意义。
(我记录观影感想的书)
有时为了写好一篇影评,我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观看电影,细细揣摩它的主题,不辜负每一位影迷的期盼。
06
从事这份工作后,才知道不是所有电影都是为了票房,有些仅仅是因为情怀和理想。
记得有一部电影,95%的台词都是客家话,其中不乏客家谚语,虽然受众面很小,但导演创作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传承客家传统文化。
这部电影的剧本就写了一年多,拍摄花费了一个多月,等拿到公映许可证已是一年后。
前前后后两年多,这部小众方言电影才得以上映,可成功不就是凭借坚持吗?
(柬埔寨吴哥窟留影)
从11岁开始写作,很骄傲自己坚持了22年,能一直用笔抒写心中所想。
工作之余,我又开始了新书的写作,主要记录多年来我和朋友们参加的各种活动,以此展现中山市蓬勃发展中的变化。
如今我走过48个国家,收集了近4万张明信片,我一直在用心去记录那些逝去的年华,以及每一次欣喜的成长,将来想办一个明信片博物馆。
人的一生,难免有各种不如意,有的是先天的,有的是后来的。但磨难对于一个人来说,恰恰是一种磨炼。任何时候不要失去前进的勇气,我能做到,你也可以。
我是钟健,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成就,但我想说:普通人的人生也值得记录。为梦想勇往直前,我们都是值得夸赞的不平凡的普通人。
真实人物采访: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
— END —
口述 | 钟健
编辑 | 8月的柳絮

喜欢此文,请点赞和“在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