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730位真人故事
我是娜西亚,1999年出生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
15岁的时候,被妈妈要求学习汉语。没想到,汉语太难了!我一度绝望,天天想哭!
后来,我先后去了香港、广东,又在沈阳留学半年。我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还考上了中国大学的研究生。
正当我梦想着美好未来时,一场疫情将我隔断在了俄罗斯,中国的求学之路抓在手里,似乎又很遥远。
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回到中国读书,甚至我还打算把男友也带来中国发展。
01
我是家中的独生女,爸爸做房产中介工作,妈妈是名护士。8岁以前,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过着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谁曾想幸福的背后涌动着未知。小孩子不懂大人的感情,这些年来,爸妈之间已经毫无感情可言。
在我8岁那一年,两人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一纸离婚证明结束了多年的感情,我判给了妈妈。
提起离婚或者单亲家庭,很多人会认为对孩子成长不利,其实并不是。
爸妈离婚了,是因为他们感情不合,但是他们对于我的爱没有少一分。
不过,他们后来都各自组建了家庭,有了各自的生活。之后爸爸花在我身上的精力少了许多,我基本上就是跟着妈妈长大。
妈妈找的新老公,对她非常好,两个人很恩爱。继父对我也不错,没有任何的隔阂。
不过养育我的责任落在了妈妈的肩膀上,妈妈工作特别卖力,也很辛苦。看着妈妈辛苦的付出,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听她的话。
在我十岁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去尝试兴趣班。先是学习了画画,后来学习了音乐。两个一对比,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音乐,学音乐的日子更久一些。
平淡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小时候的我对中国也没有任何的想法。
直到我15岁那一年,妈妈忽然对我说,你去学习中文吧。在她看来,一个会说中文的人,一定会很有前途,未来肯定很棒。
我当时学习的外语是英语,表现出了一些语言天赋,所以妈妈才有了这样的要求。
对于妈妈的要求,我没有异议。既然她说学中文好处多多,那我就去学。
我开开心心地走进了中文培训班,却没有意料到很长一段时间我要哭着面对自己当初的决定。
02
最初学习中文,我还是充满了好奇心,学得还凑合。但是越学越难,直接把我难哭了。每次要去学习的时候,我就大哭,不想去学了。
身边的同学也没有另外学习中文的,为什么我要去学习中文,我也不懂中文对未来有什么用。
在这种对抗的情绪下,我的中文根本没有丝毫的进步。
妈妈看着我学个语言跟受罪似的,便妥协了。她给了我一个选择,换一个老师再尝试一次,如果还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觉得无聊,那就放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有时候老师也是最好的兴趣来源。
换了老师之后,我对中文的态度之间来了个360度大转弯。没几天,我就爱上了中文,爱上了这个中文老师。
老师是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大学学习的东方学,也曾去过中国读书,考取了中文等级考试六级。她在我眼里就是大神的存在,也成了我的榜样。
她喜欢中文,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历史也有深刻的认识。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化。
她有一张化腐朽为神奇的嘴巴,枯燥的语言课变得生动、变得吸引人,让我深陷其中。
也就是这位老师改善了我和中文的关系,还改变了我的未来。
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高考。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未来什么职业比较好。我感兴趣的领域很多,但是也不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
犹豫之际,我想到了我的中文老师。我想去走她走过的路,想成为像她一样的牛人,最后我选择了和她一样的专业—东方学。
很幸运,我被太平洋国立大学的东方学录取了。看着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表,我兴奋极了。
每一科目我都特别感兴趣,有中国的经济、文化、历史等等,内心迫不及待地想赶紧开学。
03
开学之前我有多兴奋,开学之后就有多失落。
我把对中文的热爱强加给了每一位同学身上,我以为大家都是如此。
而老师会对我们严格要求,会抄写很多的文章,背诵很多的课文,努力去提升学生们的中文水平。
结果恰恰相反,大部分学生将来并不想去从事和中文相关的工作,也没有想过去中国,学习这个专业也许就是为了得到一个文凭而已。
老师深知同学们的想法,对待中文的学习很宽松,课程讲解的浅显,作业布置的简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便发现了这个让人不得不接受的现状。我明白四年的大学生活,如果想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也只能靠我自己。
我开始主动去找老师,让他们给我一些更难的练习,更难的课文让我学习,还向他们讨教如何提高中文水平的技巧。
课余时间,我依然去之前的培训班学习,听老师讲中国的故事。
双管齐下,我的中文得到了快速提高。当然提高的还有我在老师们眼里的形象。
大家都在得过且过的时候,我选择了努力奋发,老师欣赏我,会把一些学习的机会给我。
当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他的阳光。
在我大二的时候,我获得了去中国留学的名额。虽然只有一个学期,但是这段时间足够提升我的中文水平。
04
2018年,我登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来到了沈阳大学进一步精进自己的中文。
其实,这次来中国并不是我的第一次,是我第三次来中国。早在14岁的时候,我一个人去了香港,那是我第一次来中国。
我们参加了一个香港夏令营,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在一个小岛上活动,离城市比较远。只有周末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市里看一看。
走在香港的街头,看着满大街的汉字,我有点懵。虽然我已经开始接触汉字,但是学得都是简体字,可香港到处都是繁体字。
香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图书馆。周末带我去了一个很大的图书馆,直接把我惊呆了。
我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原来图书馆可以这么大。
第二次来中国,是大一的时候,和男朋友一起来的。高中时,我就谈了男朋友。
后来我们考进了同一所大学,只是学习的专业不同,我学习东方学,他学习计算机。
因为对中国的向往,加上自己的专业,我们大一假期便来到了中国广州。
学习中文这么多年,我自信满满,觉得来到中国可以和中国人畅谈无阻。
可到了广州,我直接傻眼了。他们说的什么话啊?我一句都听不懂,难道我学了一门假语言吗?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在中国还有一种语言叫“方言”,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其中广东人说的粤语是最难懂得了。
虽说粤语难懂,但是说普通话的人还是在多数。在广州的三个星期,和中国人交流时,连猜带蒙倒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
三个星期,我们把广州好玩的玩了个遍,去了广州塔,去了动物园看了大熊猫。
还吃到了至今让我念念不忘的火锅,真的是人间美味。在俄罗斯虽然有中国餐厅供应火锅,但都不是正宗的口味。
看风景、品美食、体验广州当地风俗文化,这个过程让我对中国的热爱更深了一层,同时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中文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听说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发音不标准,听力慢半拍。
05
回到学校后,我更加加倍努力的学习,但是也深知在一个俄语环境下精进中文是有局限性的。想要学好中文,就要去中国。
这也是我迫切想出国留学的原因,所以当有去沈阳大学学习的机会,我就立马抓住了。即使要和男朋友异地,我也没有犹豫半分。
男朋友也非常支持我。他心里明白,我的未来一定是和中文联系上了,或者做个翻译,或者别的工作。
想端好中文这个饭碗,去中国学习是最好的选择。
刚来到沈阳,耳朵里充斥着大碴子味的普通话,满眼看到的都是优美的汉字,我感到太幸福了。
沈阳并没有让我失望,更是打开了我的眼界。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广州的城市,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城市。
也许是因为我的家乡哈巴罗夫斯克与沈阳离得近,很多生活习惯类似,让我感到莫名的亲切。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哈巴罗夫斯克市以前是中国的领土,直到清末1858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开始在这里驻扎军事哨所。
到了1860年,沙俄强迫签订《北京条约》,正式占领了哈巴罗夫斯克。也就是说,一百多年前,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都是中国人。
也许是骨子里曾是一家人,沈阳人性格和俄罗斯人很相似,交流起来毫无障碍。
在这里的一学期,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
以前我不知道自己的发音有问题,自以为说的还挺清楚。
来到这里才发现我说出来的每个字都是一个音,没有声调。
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进步。
为了纠正我的口语问题,在我读课文的时候,老师会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有时候我都没有耐心了,老师还微笑着让我坚持。
正确的方法加上刻意练习,我很快就能说出一口带有声调的中国话。
然后我在沈阳大学考取了中文等级考试四级,并同时准备五级考试。
如果我没来沈阳,这些都是我短时间内达不到的。很感恩有这么个机会来中国,很感恩遇到了这么多的好老师。
06
在沈阳的这一学期,我还参加了一次歌唱比赛,也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为了提高中文,我在学校里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其中有一个学习艺术的。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我唱中文歌很不错,便建议我去参加比赛。
那个比赛是一个唱歌软件组织的,需要层层选拔。在学校那个层次,我很顺利的通过了。
可到了全市级别的比赛时,因为感冒,嗓子没有恢复,表现得差强人意,结果毫无悬念被淘汰了。
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都是有收获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
虽然没有进入决赛,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态得到了磨炼,中文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
半年的留学生活一晃而过,我不得不离开沈阳。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下一次我还来沈阳。然而一场疫情把我的念想碾得粉碎。
疫情使得下一次的学习由线下改到了线上。老师讲得依然很棒,但是我却没有机会去体验当地的风情。
再来沈阳之前,我虽然喜欢中文,也许会从事有关中文的工作,但是决心并没有很大,前面还有一层薄雾遮挡着我的眼睛。
半年的沈阳生活,拨开了迷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内心,将来我要靠中文养活我自己。
所以线上的学习,我也很努力。在这期间我通过了中文等级考试六级。
07
毕业的时候,我考取了中国的研究生,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没法去报道,只能申请休学一年。
这一年,我在家乡找了份工作,在一家游戏公司做文字校对,主要是中文的校对。因为我害怕时间久了,我的中文水平会倒退。
工作之余,我还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一些自己学习外语的短视频,分享学习经验,以及自己曾经踩过的坑,希望可以帮助学习语言的小伙伴们。
现在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忽然变得焦虑不安。
疫情的原因,让中俄很多航线停飞,飞机票直线上升。以前我可以直接飞往哈尔滨,然后坐高铁去沈阳,花费并不贵。
现在这条线已经停飞了,我只能从莫斯科飞往北京,或者飞往日本、韩国,然后再转机到中国。
一趟下来光机票就两三万,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开支。
还有一个我要面对的是,一旦我去了中国,就和男朋友异地。他现在也工作了,一切都很稳定。
不过我自己希望他可以陪着我去中国。
虽然现在困难重重,但是我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不停止努力,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相信所有的障碍都会不复存在。
人来到这世间走一遭,当然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而活出自我,活出真我就是与众不同的自己,就是精彩的人生。
真实人物采访: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
— END —
口述 | 娜西亚
编辑 | 小柒
真实人物采访正在培养自己的作者
如果你想通过写作赚取一份额外收入
如果你对他人的故事很感兴趣
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文字作品
欢迎加入我们的作者团队
扫码添加编辑微信抢占名额
喜欢此文,请点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