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3岁贵州人,二女儿失踪16年,悲痛之下我失去记忆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38位真人故事
2006年秋,我刚进屋,妈妈三步并两步地向我走来,紧接着拽着我的胳膊对我说:“你爸把孩子扔大路上了。”
我爸腾的一下蹿了过来:“胡说,明明是你扔的!”
看着妈妈左右躲闪的眼睛,也不跟我爸理论。我不由得心中一寒,没想到妈妈为了逼我就范,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而我终是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老家,没想到更大的心痛还在后面。
(女儿梅梅的寻人启事)
01
我叫陈生梨,43岁,家住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龙场村。爸妈口中说的那个孩子,是我的二女儿陈杨梅。
从她1岁多开始,就被放到爸妈那里照顾。半年前我们夫妻从外地回来,在镇上开了一家烙锅店,才把她接回了身边。
虽然那时梅梅才3岁,但她却非常懂事,每当客人们吃完走了,她还会咿咿呀呀笨拙地地帮忙收拾碗筷。
有时看见客人吃得津津有味,小家伙偶尔也会被馋出口水。不过她不会哭闹,而是乖乖地坐在一旁,等着我把客人的食物做完,再做给她吃。
我的店离爸妈家只有1公里远,梅梅偶尔也会去他们那儿住上几天。
那时候三女儿也出生了,生活虽忙碌,但有孩子们在身旁陪伴着,哪怕再苦再累也觉得幸福。
(梅梅和她的姐姐)
本来生意越做越好,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因为妈妈,我每天都被她弄得心力交瘁。
我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前些年因为意外去世了,下面还有个弟弟。当时他无事可做,我妈见我生意越来越好,就想让我把店转给弟弟干。
虽然妈妈始终没有明说,但她总是在我身边不停地念叨。我知道妈妈也是为了弟弟着急,可我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把店给了弟弟我们怎么办?
或许是妈妈认为我能力比较强,或许是因为我是哥哥,又或许爸妈没有那么疼爱我……
每当妈妈有意无意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就左耳听右耳冒,也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总之就是一直拖着。
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显然让我妈很是生气。她不能把我怎么样,于是就把气撒在了梅梅身上。
(梅梅还记得你爷爷的豆腐摊么)
终有一次,压不住火的妈妈,大晚上的就把孩子放在了马路上,还冷着脸呵斥梅梅:“走,找你爸妈去,以后不要在我家住了。”3岁的梅梅被吓得嚎啕大哭。
02
之后我因有事回到爸妈家,就发生了开头那一幕。我没问那天女儿在外面呆了多久,哭了多久,但我清晰地明白妈妈为什么这么做,总之因为这事寒了心。
之后我把店转给了弟弟,一分钱也没有得到,带着老婆孩子们离开了老家去了昆明。
没有想到,那里等着我的会是更大的一场心痛!
曾经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在某一刻突然给你来一个措手不及,让你无法预知,也无法接住。
06年9月,我们在昆明租了一间房子,屋子很小,晚上睡觉我需要打地铺,梅梅就跟着我睡。
(在找女儿的路上,我学会了做棉花糖)
那时候条件真的很差,我白天去蹬三轮拉客人,一次能挣个一两块钱。晚上我用三轮车拉着电视机,去广场摆露天卡拉OK 供人唱歌。
2006年10月19号,吃过晚饭后,我像往常一样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梅梅熟练地站在三轮车的边上,用两条小胳膊抱住我的脖子,她很喜欢跟我去广场摆摊。
当天在广场上,梅梅很开心,快乐地围着我跑来跑去。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她好像很粘我,总会过来亲亲我,也会调皮地去摇晃三轮车。
因为车上有电视机,我怕她把电视机晃下来,说了她几回不听后,我就很凶地吼了她一句:“你再动车,我就打你了,你去找你妈妈去!”
这是女儿长这么大我第一次凶她,而仅仅这一次就让我追悔莫及。
(认识了很多寻亲的家人)
梅梅委屈地朝我撇了撇嘴,转身就去找正在人群外,给三宝喂奶的妈妈。我忙着招呼那天有点难缠的客人,就没多留意她。
03
女儿那天委屈的样子,是我记忆中最后的画面,从她转身的那一刻,我痛苦的人生也跟着开启了,我常常后悔,后悔不能回到那天。
大概10分钟左右的时间,老婆喂完奶过来找我,问我怎么没看见梅梅。我说我让她去找你了,而老婆说她根本没看见,这时我们夫妻俩慌了。
我从心底冒出一身冷汗,什么都顾不上了,惊慌失措地和老婆开始四下寻找,时间越久心慌得越厉害,整个双手都微微跟着颤抖。
我们围着广场找了一圈又一圈,半个小时后我们报了警。可那时广场和周边都没有监控设备,找孩子如同大海捞针。
(为了女儿让我做什么都行)
几天过去了,梅梅依然没有任何一点消息,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孩子真的丢了。
老婆整天看着相片以泪洗面,那是我们刚到昆明时,她领孩子们照的一张合影,不久后的中秋节,一家人还好好热闹了一番。
可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一家人最后的团圆。
从没想过此生要饱受生离之苦,突然而来的意外,带来瞬间难以言喻的痛。
刚失去孩子那段日子像死了千万次,我发了疯似的每天在大街上四处粘贴寻人启事,大街小巷都让我走遍了。
再后来不知怎的,我的记忆功能出现障碍,我自己住的地方在哪里我都想不起来了。我就打电话给朋友,叫他们过来接我。
07年,花光了手里的积蓄,我和老婆就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之后我们去过很多城市,刚开始寻找孩子路上要多难有多难,后来我学会了编气球,做棉花糖,日子才好过一点。
(穿黑色衣服的好心人,给了我12000块钱)
这些年无论去哪里我都把设备拉着,到了一个城市就一边摆摊一边找孩子。每次出去我都要先把定位打开,不然一会儿就忘记住的地方。
04
2010年爸爸重病,我带着家人回到老家。爸爸过世后,看着年事已高的妈妈,我决定不往外跑了。
其实孩子丢了以后心里不是没怪过妈妈,不过我从来没有嘴上说过。
这些年在路上,风已经吹过那一页,所有的意难平也都平了。
之后我把哥哥的女儿也带过来一起抚养,又跟弟弟凑了4万块钱,进了一批衣服打算走乡贩卖。
不过最后还是赔了,手里剩了3000多件大人和小孩的衣服。后来经过别人介绍,我找了一份公厕管理员的工作。
在那之后,我把衣服全部捐了出去做公益,有很多人替我感到惋惜,毕竟这批衣服值好几万块钱。
(我也想多做公益,回报社会)
但经历了这么多变故的我,对钱财早已看淡。这些年在外面寻找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受到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帮助。
我没有什么大的本事,但也想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
今年7月份,我拉着棉花糖机跟着寻亲团队去了福建,有很多好心人在知道我的钱用光以后,就200、300地给我转钱,还偷偷给我开房间。
再之后我去了广东,有很多人问我缺不缺钱,我都不敢说我没钱。
不过还是有一个好心人,之前就给过我2000,后来见我来了广东,找到我当面又给了一万。
我再三推脱不掉后,就把这笔钱分给了一起寻亲的家人们。我知道他们都一样的不容易。
每一个寻亲的人,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历程,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任何人的故事说出来,都是一段血泪史,听到的人都会跟着红了眼眶。
(正在消毒中)
睡马路边,睡桥洞,大冬天啃着冷冰冰的馒头,还有经历的数不清的磨难。一路走来,大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我们不是亲人更似亲人。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在广场上宣传丢失家人的信息,疼的伤疤一次次被揭开,我们其实并不强大,但我们必须得坚强。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辈子我跪了很多次,因为我的女儿比黄金还贵。
05
寻子的路上,感受过善意,也体会到恶意,被驱逐,被追赶,被关。只有真正走上这条路,才知道找孩子有多难。
我们去的城市都是买孩子比较多的地方,在我们宣传的过程中,有很多当地人告诉我们,他们村子有不少孩子都不是亲生的。
(这条路不管多难也会坚持下去)
可这些孩子依然可以上户口,想到这不禁让人细思极恐。只能说,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中。
而对我们更大的打击,就是造假的寻亲人,他们明明没有在寻人,却借着寻亲的幌子蹭我们流量炒作。
还有的人对外说是寻亲,可真相是,他们明知道孩子已经不在了,或者是自己把孩子送人了,却在网络上造假装作寻找孩子。
有几个甚至成了大网红,利用大家的同情心和信任达到自己的利益与目的。
这些人不但骗了很多好心人的钱,而且还令我们这些真正寻亲的家人遭到质疑和辱骂。
16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人情冷暖都以不同的方式接受着,虽不容易,但还要继续前进。
(梅梅,全家人都在等你回来)
如今我已有6个孩子,全家福里只差2女儿梅梅。直到我不能动的那一刻,我和老婆都不会放弃寻找她,这个家一个都不能少。
最近我在外面一边卖棉花糖一边找孩子,后来听说家乡发生疫情,我连忙赶了回来去支援抗疫,给一些确诊病例家里消毒。
别人在我困难的时候让我看见了光,我也想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我也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即使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痛苦,我依然会坚强面对。
我把我的故事分享出来,除了希望大家能帮我找孩子,还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经历,吸取教训。
孩子真是一分钟都不能撒手,不要像我一样大意。最后愿我的女儿及其他离散的家庭都能早日团圆。
该案例故事已获当事人同意。
真实人物采访: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
— END —
口述 | 陈生梨
编辑 | 李家菇凉
真实人物采访正在培养自己的作者
如果你想通过写作赚取一份额外收入
如果你对他人的故事很感兴趣
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文字作品
欢迎加入我们的作者团队
扫码添加编辑微信抢占名额


喜欢此文,请点赞和“在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