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是一座在海边拔地崛起的山脉。景区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有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古时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区内主要有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延窟、云洞蟠松、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等景点。
所在地/隶属: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开放时间:07:00~17:00
适宜季节:6月~9月
建议游玩时间:4~6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5A
国家风景名胜区:1982年
基本介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崂山历有“神窟仙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备受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之推崇,深为隐者高士、名道高僧所垂青。传说秦始皇曾登崂山以望蓬莱,徐福由此出海寻求仙药;汉武帝驾临不其祀神人;东汉大学问家逄蒙、郑玄以及南北朝的明僧绍先后于崂山建书院,著书授徒,开创村学之风;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了“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的千古名句。宋、元之后,文人墨客更是纷至沓来。元代礼部尚书王思诚和大学士张起岩、文人戴良,明代大学士高弘图、御史黄宗昌、山东提学邹善与陈沂、巡抚赵贤,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王士郲、翰林尹琳基等人,都曾在崂山留下了文彩斐然的诗文墨宝。尤其是大文学家蒲松龄将崂山视为第二故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崂山道士》、《香玉》等名篇,使崂山名满天下。近代改良思想家康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现代著名学者蔡元培、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郁达夫等,都慕名游览过崂山。这些游崂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游记、专著,或传诵于世、或镌刻于石,不仅丰富了崂山的文化内涵,而且使崂山盛名远播。
崂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各类景点遍布全山。南线的太清宫景区,东线的仰口景区,中线的南、北九水景区,西线的华楼景区,北线的鹤山景区,中部的巨峰景区,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崂山与内地名山相比,自然景观独具一格,它兼有山海林泉之胜,囊括奇险秀朴之姿,到处奇峰异石、深谷幽洞、古树名花、飞瀑鸣泉,加之山海相映、沐日浴月、明霞云涛、烟雾升腾,组成一幅雄奇、秀美的立体画卷。
景点景观
巨峰旭照
巨峰是崂山主峰,俗称“崂顶”,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27.3米。“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龙潭喷雨
龙潭瀑又名玉龙瀑,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八水河流至此处跌落于深潭,水如玉龙,吐雾喷雨,景色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
明霞散绮
从太清宫北上,行约3公里左右,在竹树葱笼、绿荫掩映中便是明霞洞。这里背后石峰耸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峦下伏,峭壑深邃,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称“明霞散绮”。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
太清水月
在太清宫看海上月出,别有一番情趣。当万籁俱寂之时,光洁的月亮被一团金辉托出海面,溶溶月色倾洒海面,浮光潋滟,玉壶冰镜。岸边清风掠竹,细浪轻拍,景色幽奇绝伦。这便是崂山十二景中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
海峤仙墩
海峤仙墩是指崂山头南部的八仙墩,崂山头距太清宫7公里,是由海蚀岩洞组成的奇特自然风貌。崂山头的南部,由于海浪多年冲击,崖岸断落如厦,崖下海中有十多块两米高的石墩,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小憩,因名八仙墩。此处风劲浪高,波涛汹涌,极为惊险,被誉为“崂山第一奇景”,在崂山十二景中称“海峤仙墩”。明代高僧憨山有诗赞曰:“混沌何年凿,神功此地开。势吞沧海尽,潮压万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来。蓬莱应浪藉,身世重堪哀。”
那罗延窟
自华严寺沿山涧西上即达那罗延窟,这座天然的石洞宽7米,高、深各10余米,四壁如削,洞顶有一圆洞,颇似火山喷口,天光由此圆孔透入,据僧人说那罗延佛就是在窟中修炼成正果。如此巨大的花岗岩洞国内尚不多见,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那罗佛窟”。
云洞蟠松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狮岭横云
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华楼叠石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棋盘仙弈
仙翁对弈虽未见,棋盘留人论短长。明道观以南这座奇特的孤峰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长15米,向西探出了大半部分,崖下悬空,形状很像跳水比赛用的跳台,远远望去又像一株灵芝高插云端。这就是崂山著名的象形石之一——棋盘石。这块凌空高悬的巨大岩石,高3米,宽8米,长15米,石面平坦,能坐几十个人,并刻有双线勾勒的“十”字,传说这就是南极仙翁、北极仙翁当年对弈留下的棋盘,因此取名“棋盘石”。这里奇峰险峻、巨石嵯峨,是游山、观海、赏石的又一绝佳景地。说了半天,那么石面上的“十”字到底是干什幺用的呢?据说是道家拜斗修行的方位图。这处景观就是“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棋盘仙弈”。
岩瀑潮音
潮音瀑原名鱼鳞瀑或玉鳞瀑,因其声似潮涌,自1931年始更名。潮音瀑是北九水的尽头,四面峭壁环绕,东南高壁裂开如门,瀑布从此泻下,山谷轰鸣,声如澎湃怒潮。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诗赞曰:“何处<崖万壑雷,高峰云静石门开。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碧水澄潭湛洗涤,青松白石任徘徊。支筇未尽游观兴,樵唱遥从天际回。”
蔚竹鸣泉
蔚竹庵在北九水村东北的凤凰山下,位居海拔550米高处,蔚竹成林,苍松竞茂,怪石奇秀,涧溪成韵,泉水汀咚,清新幽静,在崂山十二景中称“蔚竹鸣泉”。
交通指南
乘车路线
崂山分为北九水、华楼、仰口、巨峰和太清四个景区,在不同的位置,需要走不同的公交线路。
1、北九水:
乘坐619路,汽车东站-北九水,全程2元;或乘坐365、110、311、112路到【卧龙村】,然后步行即可。
2、华楼:
乘坐365、110、311、112路到【兰家庄】,全程4-6元不等,然后步行即可。
3、仰口:
乘坐110、312、371、383路到【仰口】即可,分段计价最高6元。
4、巨峰、太清:
乘坐304、104、802、113到【大河东】,分段计价最高6元。
自驾路线
从青岛火车站、轮渡码头、前海、中山公园及青岛市政府一带去崂山,可沿香港路或东海路至石老人,接湛流干路到达崂山南麓的门户沙子口,由沙子口进入山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距青岛市中心40余公里。地处北纬36°05′~36°19′,东经120°24′~120°42′。山区东南二面濒临大海,西部自南而北与青岛市区的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接壤,北部与即墨市相邻。
地形地貌
崂山山脉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其山体的态势是以崂顶为中心,向东北、东、东南、南、西等五向分支放射,东部和南部陡峭,西北部连绵起伏。在山海结合部,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峰顶耸立,层峦叠嶂,深涧幽谷,壁立千仞;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山海结合部,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
气候类型
崂山风景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温度12.6°C。由于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平均温度24°C。降水量940—1073.7毫米,是青岛市最湿润的地区。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崂山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现有木本植物400多个种和变种,有草本植物1000余种,在景观上比较突出的有黑松、赤松、落叶松、山杜鹃等。有古树名木225株,如汉柏、唐榆和银杏等。崂山风景区现有林地约35万亩,其中国有山林11.2万亩,1992年,崂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动物资源:
崂山山区的野生动物,大体分为兽类、鸟类、海洋生物类和淡水鱼类。1930年青岛市政府公布准许猎狩之野生动物有“野猪、狼、兔、狐狸、野猫、鼬鼠等”。1949年后,崂山的主要野生兽类有狐狸、野兔、獾、貉、黄鼬等。1930年鸟类专家寿振黄对崂山的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记载了鹊、雀、燕、雁等250余种。1983年崂山县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对崂山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崂山共有鸟类230余种,隶属10目、30科、63属,其中食虫鸟86种、食鼠鸟17种。据1984年就225种鸟类进行的调查,计有留鸟15种、夏候鸟85种、冬候鸟18种、旅鸟107种。
水资源:
崂山有拦蓄的地上水约3.17亿立方米,地下水约1.12亿立方米,扣去重复量0.9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为3.36亿立方米。地表水主要集中在6~8月汛期,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也不平衡。据1956~1983年27年的记载,年平均径流深度为349.9毫米。1964年最大径流量为4.493亿立方米,是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42倍。1981年最小径流量为0.9052亿立方米,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8.6%。地下水由于各区域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其类型分布及运动规律都有明显差异。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水含水组主要分布于山前、河肩地带,含水丰富,水质良好,开采方便。基岩风化构造裂隙孔隙水,由于局部残积层较厚,沟谷下切较深,形成下降泉,是著名的崂山矿泉水发源地。
矿产资源:
崂山域内蕴藏大量花岗岩,另有少量白垩土及云母,其他矿藏甚微。明代黄宗昌《崂山志》中仅记有试金石、绿石、文石及五色石等。清代《即墨县志》则记有试金石、高山石、绿石、海绿石、五色石、田横岛石(可琢砚)、錾子石、墨晶、茶晶、紫石英、马蹄石。
主要山脉
崂山按其山脉的自然走向,可分为4个支脉:
巨峰支脉:
巨峰支脉包括巨峰干脊主体和东流水直插黄海诸山,最高峰为巨峰,位于山区东部,海拔1132.7米;三标山支脉包括石人河以西和白沙河以北的诸山,主峰为三标山,位于山区西北部,海拔683米;石门山支脉包括白沙河以南和张村以北的诸山,主峰为石门山,位于山区西部,海拔570米;午山支脉包括张村河以南和黄海北岸的诸山,主峰为午山,位于山区西南部,海拔398.3米。崂山之余脉,北至即墨区,西抵胶州湾畔,西南延伸到青岛市区。巨峰为崂山的主体,支脉四出,分东北、东、东南、南、西五个小分支。
三标山支脉:
三标山俗称标山,为崂山向西北延伸的一大支脉,分干脊、东北、西南三个分支。
石门山支脉:
石门山支脉以巨峰西支的茶涧为界,分南北两支。茶涧北支,北行至观崂石屋又分南、北两支。南支在南九河以西、张村河以东与南,即午山支脉;北支东起北九水,西至柳树台北流水,至峪夼约10公里,其间以钜山为最高,海拔600米以上的有芙蓉峰、花花浪子诸峰。以峪夼为界,向西分出南、中、北三条支脉,统称石门山支脉。
午山支脉:
午山支脉在崂山区的西南部。由观崂石屋向南西下,有磨石屋、松山、小崂顶、烟台顶,南九水河以西和张村河东南,有鲁度山、莲花山、平顶山等,迤西为午山、石老人,又西断而复起为浮山,北去为错埠岭、大山、孤山、四方岭,西南去为湛山、太平山、信号山,尽处为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