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风景名胜区——国家5A景区


千山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心东南约25公里处,是千山山脉的精华部分,为中国政府在1982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千山主峰仙人台海拔708.5米(游人可及的最高点)。千山景区面积约有50平方公里,以弥勒峰为核心共分为四大景区,大体上北西两区多寺庙古迹,中南两区多重山密林。千山虽地处塞外,但山体挺拔秀丽景色优美,素有东北明珠和辽东第一山之美誉。

门票参考:旺季80元 淡季60元
所在地/隶属: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千山东路79号 
开放时间:08:00~16:30
适宜季节:3~11月
建议游玩时间:3天
旅游景区级别:2017年(5A)
国家风景名胜区:1982年
基本介绍
千山,古称积翠山。因相传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遥望若青莲接天,故又称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最早形成于38亿年前,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5米。千山风景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首批十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千山宗教文化厚重,佛道共融一山,是东北最大的宗教聚集之地。有龙泉寺、祖越寺、香岩寺、中会寺、大安寺和无量观、五龙宫等“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近40座庙宇。特别是身高70米的世界最大天成弥勒大佛,由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释觉光亲笔题写“天成弥勒道场”。千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宗教文化,欢迎并福报五湖四海的朋友。
景点景观
 
五佛顶
五佛顶位于千山主峰北麓,桃花溪谷北山之巅,海拔554.12米,为千山风景区第二高峰。千山海拔最高的道观——普安观坐落于五佛顶南侧的悬崖峭壁下,有“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之说。登临五佛顶巅,白云飘游脚下。近望山峦叠嶂,千姿百态,松海飞涛,苍翠尽染,远眺蓝天尽处,钢城风貌,一览无余。
 仙人台
仙人台,仙人台,不是仙人上不来。仙人台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台顶有峭石,向东伸出约10米,状如鹅头,三南深涧,其顶狭小,上轩南极八仙石像,中刻棋盘,盖取八仙庆寿仙人弈棋之义。
 千山弥勒大佛
千山弥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据地质专家鉴定,大佛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五官、四肢、体态是经岩石风化而成。整个大佛由一座山峰构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坐东面西,体态端庄,五官清晰,四肢比例匀称。由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释觉光亲笔题写“天成弥勒道场”。
实用信息
内部交通
景区内交通
电瓶车:10元/人次。
高山索道:20元/人次
 外部交通
到达千山有8路公交车:分为太平线(大线)和玉佛苑线(小线),全程票价均为3元,推荐走玉佛苑线,能更快速的到达千山。
8路(太平大线)(虹桥北-千山)
站序:虹桥北-五一路-和平桥-北方晨报-小东门-双山路-立山桥洞-劳动路-立山广场-孟泰公园–奖工街–工业街-太平村–太平小区-苗圃–颐和城-运通叁号第(魏家屯)-越岭路(阳光诺亚)-东阳街-第一中学-火炬广场–鞍钢乳业–鞍钢副业总厂–第十八中学–水泥道口–七岭子–山印新村–倪家台–千山温泉滑雪场–鞍钢疗养院–温泉-庙尔台小学-庙尔台–韩家峪–千山
地理环境
 地质概况
千山是燕山期侵入花岗岩体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山峰陡峭,地形高差较大,在2公里地形剖面,高差300~480米。千山风景名胜区分为千山主峰和中麓、北麓、西麓4条较大的山脉脊骨。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包括主峰和中麓山脉脊骨。主峰为千山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5米,俗称鹅头峰,山貌成浑圆状,周围向外伸出8岗8谷,呈八角状。中麓山脉脊骨,东西走向,东至庙尔台村南,西至将军峰,东低西高,南北两侧向外伸出5岗5谷,均向东顺斜,形成鱼鳞状。
 气候特点
千山地处北纬40°,东经123.4°的辽河平原东南部边缘上,属北温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春季风大,降水较少,日照时间长,回暖快,蒸发小,湿度大,空气清新。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充沛,暴雨多发生在此季节,气温高而少酷暑。秋季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降水骤减,温度缓慢下降。冬季冬无严寒,多雪少风,呈典型的华北与东北独特的气候特征。千山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距海远近)而不同于鞍山其他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729.5毫米,年平均气温为8.7℃,夏季最高气温摄氏36.9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4℃,无霜期为165天,相对湿度全年为76.4%。
荣誉及其他
2017年2月25日,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8年9月26日,荣获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2018年12月,获“人民喜爱的文化历史名山”称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