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攻打乌克兰之前就说了,只要乌克兰去军事化,保证不加入北约,两国就可以友好相处下去,俄罗斯还可以做适当的补偿,比如在给乌克兰输入能源价格上,再做一些让步。
但是乌克兰是铁了心要加入北约,西乌的这些亲西选民,选出了代表他们意志的泽连斯基,他们不希望成为俄罗斯与西方的缓冲区,他们渴望彻底倒向西方,成为欧盟和北约的一员,享受欧洲一体化的福利和美国军事强权的保护。
但是政治这种东西就是这么残酷,只要俄罗斯一天还是大国,那么这种事情就不会在乌克兰身上上演,乌克兰不信邪,俄罗斯发现口头警告根本没用,直接展开了特别军事行动,数十万大军打得乌克兰猝不及防,俄军以闪电般的速度直接包围了历史名城基辅。
基辅城内云集了乌克兰的数支精髓部队,他们打算跟俄军打巷战,用自己的意志来击退俄军。此刻外籍雇佣军还没有大量充斥在乌军之中,只有一些外籍教官而已。
但是俄军并没有大规模攻城,就算全歼乌军,就算把基辅打烂又怎么样呢?那只会加深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仇恨,而且又不可能把整个乌克兰全部并到俄罗斯版图,只要乌克兰能答应俄罗斯的条件就可以撤军,但是泽连斯基是一个强硬派,他的口号是战斗到乌克兰只剩最后一个人。俄罗斯实在没办法,只能把军队撤退到乌东俄语州地区。
我们从俄军的发展轨迹来看,俄罗斯开始的时候发兵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吓唬乌克兰一下,让他们承诺不加入北约,并实现去军事化。但是这样的要求泽连斯基是不可能答应的,如果让俄罗斯如愿,那么乌克兰势必要建立一个亲俄的政府,自己作为亲西派一定会被打倒,甚至有可能失去人身自由,所以他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那段时间,俄罗斯一直促成俄乌之间的谈判,而且他们之间在白俄罗斯真的谈了几轮,但是什么结果也没有谈出来,而且泽连斯基还处理了几个跟俄罗斯走的比较近的谈判代表。后来俄罗斯也看出来了,乌克兰根本就没有诚意与他们谈判,所谓的谈判不过是为乌军反攻争取时间而已。
俄罗斯后来就不跟乌克兰谈了,他们放弃了谈判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放出话来说,乌克兰不换总统,以后都不会再谈了。
但是战局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俄罗斯对于这个嘴硬的邻居一点办法也没有,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总之就是不听话。而且那个时期的俄军对待进攻也很消极,也许他们自己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这个时候乌军的反击来了,他们带来了大量北约援助的武器,而且外籍雇佣兵大量充斥在乌军阵营中,这时候的乌军战斗力陡然上升,打的俄军节节败退。就算是这样,俄罗斯也没打算把乌克兰怎么样,战场上该怎么打怎么打,就算是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被对方击沉,就算是克里米亚的空军基地被偷袭,俄军损失数十架战机,俄罗斯的怒火也没有被点燃。
当然俄罗斯后来发现,也许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那还不如获得土地来得实惠,后来俄罗斯策划了乌东四州并入俄罗斯计划,俄罗斯的想法是先保本不亏,剩下的得多少都是赚的。
转折点发生在乌克兰偷袭克里米亚大桥上,这时候俄罗斯不再忍让了,而且也要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俄罗斯发现一再忍让下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助长乌克兰狂热派的气焰。
所以俄罗斯开始了对乌克兰境内的军用设施和民生设施进行轰炸,类似的轰炸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俄军打击的重点是乌克兰的电力设施,已经致使乌克兰境内长期大规模停电。
如今看俄罗斯的初衷还是迫使乌克兰屈服,他们找到的办法就是打击电力设施,让乌克兰长期处于停电状态下,冬天马上来临,乌克兰民众因为停电会生活更加困难,乌克兰这届亲西方的政府会因为停电而屈服吗?
老百姓有什么错?
俄罗斯还有其他的手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