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光年外的这1004个地方,是外星文明监视我们的理想据点


快对群星挥挥手。

NASA / JPL-Caltech
视角是如此重要,以致于人人受其影响。人人渴望获得新的视角,而每当人们作判断时,又往往受到视角的限制。
当探测器飞离太阳系时,人们都指望它能回头看一眼,看看我们生活的星球从太阳系外看究竟是什么样子。旅行者1号拍摄的暗淡蓝点身上集中了人类的很多遐想,人类也由此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旅行者1号之所以能够拍到地球,是因为它飞得还不够远。假如它飞得和系外行星一样远,那是根本看不到地球的。实际上,根据人类目前的经验,能够从系外行星上直接看到地球的概率几乎为零。只有当地球从太阳前方一闪而过时,那个星球上的外星天文学家才能感知到太阳这颗恒星星光中的微弱变化。
这种通过感知星光中微弱变化来寻找行星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凌星法,是目前天文学家寻找系外行星时最常用的方法。
但凌星法能够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是有限的。反过来,能够通过凌星法发现我们地球的外星天文学家更为有限。因为无论是我们,还是外星天文学家,只有当观测者、行星和这颗行星的宿主恒星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观测者和行星的距离恰到好处时,这种方法才管用。
美国卡尔·萨根研究所天文学家Lisa Kaltenegger和理海大学天文学家Joshua Pepper近日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刊文,称他们在邻近的宇宙中筛选出了1004个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主序星。假如这些恒星周围的行星上存在外星文明,那么他们都能从这些行星上,用凌星法探测到地球和地球大气层中生物标记的存在。
研究人员称,假如我们想要寻找某种能够进行“对等交流”的外星文明,那么这1004颗恒星可能是需要优先考虑的探测目标。
这些恒星都分布在以地球轨道平面为中心向外延伸出去的一个平面上,和我们的距离都在300光年左右。不算太远,有些甚至肉眼可见。
假如你晚上走入星空下,不妨朝着群星挥一下手。或许有人看得见。
参考
Smile, wave: Some exoplanets may be able to see us, too
https://phys.org/news/2020-10-exoplanets.html
星空天文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