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有多彪悍?23岁带50人和5万金军对阵,活捉敌军将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唐朝时期以李白为代表的诗人,将诗歌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而宋朝时期词作更是遍地开花。
千百年以来,诗词文化的发展从未断绝,在历史的长河里已经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作品。为了对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进行更好的梳理和学习,人们按照其风格,将这些诗词作者分为不同的流派。
而豪放派的著名词人中,最经典的代表人物就是辛弃疾了。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戎马一生的爱国文学家,这些从其词作中的意象就能看出来。更别说他23岁就带领50人与5万金军对阵,并且还活捉敌军将领。

一身武气的文豪
要说辛弃疾的彪悍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作的诗,更因为他是一个浑身上下都透露着英武气息的豪杰。只不过,他彪悍的人生,还是要从其仕途和文化成就来说起。
他的词作,并非都是抒发家国情怀的豪言壮语,也有描述平淡田园生活的,只不过这一类作品少之又少。但是,要问起一般人对他的看法,那肯定就是豪放派词人了。
为了便于学习,他经常和同时期的其他文学家并列,便于人们比较。比如,他经常和苏轼或者李清照一起出现,前者是为了印证他的豪放,而后者是为了反衬他的国家情怀。

虽然政治清明的时候,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会比较发达,但是这并不是一条铁律。辛弃疾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当时内忧外患,朝堂之上从统治者到大臣大部分都不作为。当面临着外部侵扰的时候,朝中却都是主和派,这令辛弃疾非常忧虑。
和当时大多数的大臣不同,辛弃疾从来就不是心平气和的和谈派,他最重视的就是国家的武力发展。他认为一昧地和边境上的敌人妥协,并不能为国内换来安定和谐的政治,反而会让敌人蹬鼻子上脸。
因此,文风彪悍的他,在政治上也同样如此,他认为真理只有在打赢敌人的前提下才存在。只不过,当时像他这样的人却并不多,而且大多数人也不能够理解他的这种想法。

很多人都凭借着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辛弃疾的想法和做法,认为他之所以如此崇尚武力,说到底还是自私。甚至有人还认为,他是想通过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从而提高自己的声望。
然而,辛弃疾根本就不是如此浅薄之人,只不过大多数人不清楚而已,这也使得他背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误解和谩骂。
文豪的风流韵事
树大招风、人红是非多,辛弃疾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声望,让很多人都嫉妒和眼馋。即使是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路人,在谈到他的私生活的时候,也都是乐此不疲的。

这些人可能就是我们如今的“八卦党”,正是因为他们的谈论和传播,关于他在男女问题上的表现,流传至今的也不在少数。据说,辛弃疾对于美色来之不拒,并且还认为爱好美色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像现在的明星一样,辛弃疾在当时的舆论界也是风云人物。作为马上的将领,人们不关心其战绩,对于其私生活却体现出了过分的兴趣。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如此,他在政治和文学之上有再大的成就,也无法掩盖他是个正常男人的事实。
根据一些历史记录,辛弃疾在闲暇时间,经常去瓦舍之地流连,而这也被一些政治对手盯上了。很多在朝堂之上和他争执不下的人,私底下会派人去调查他的私生活。

而在了解到辛弃疾如此喜好美色之时,这些人就开始网罗辛弃疾的“罪状”。最终他的这些无心之举,全部都变成了一张张的奏折,放在了皇上的办公桌之上。自然,他的政治主张本来就和当朝皇帝不符合,更别说还被人抓住了把柄。
如此一来,他在朝廷上有段时间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这种言辞犀利、爱国忠君又不拘小节的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仕途终归是不会顺遂的。
大文豪的沙场梦
辛弃疾需要的或者希望的,从来就不是名利,他只是需要上战场杀敌的机会和保家卫国的机会。但是因为当权者主和的原因,他在政治上注定是要被打压的。

失去了这些抱负,他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和失意,统统都用词作来表达和发泄。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愤愤不平的心情还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他并非没上过战场,其实他还算是南宋的一位勇猛的“战神”。
在他二十三岁那年,就已经是带领部队的元帅了。其实他弱冠之前,就已经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年轻的他曾带领五十名南宋士兵同金军对峙。对方有五万人,辛弃疾非但没有胆怯,反而正面迎敌还活捉对方首领,颇有当年冠军侯的气势。

结语
其实就这样,像二十三岁那年的自己一般冲阵杀敌一辈子,才是辛弃疾的夙愿。只不过岁月流逝、英雄老去,他最终还是没能完成自己保家卫国的心愿,这是他的憾事也是其追随者的憾事。
关于辛弃疾崇尚武力、爱好美人的故事,世人已经说了千百年了。对于一个已经流逝在历史长河中的词人和英雄,只关注到这些未免对他不公平,我们应该重视的是他的梦想和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