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地区汉墓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及历史背景


辽海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
将辽海地区汉墓的区域性特征概括为以下四点。
(1)明显的滞后性
滞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燕式特征的战国晚期燕文化因素的陶器常见于辽海地区西汉早、中期墓葬,汉文化因素陶器在西汉晚期才在辽海地区普及,这与中原地区西汉中期形成统一的汉文化相比晚了一个阶段。另一方面,汉文化新兴的器物在辽海地区普及的时间较慢,中原地区已经过时的汉文化因素往往会在辽海地区继续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2)明显的地域性
辽海地区对外来汉文化因素往往不是单纯地吸收,而是多有选择和改造。墓葬形制方面,传入辽海地区的砖室墓早期以窄长方形为主,与京津冀地区保持一致,但是过了一个时期大多数即被改造成宽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明显是用本地传统的宽长方形和正方形椁式墓的形制改造了早期的砖室墓形制。此外,辽海地区吸收了使用模型明器随葬的传统,但主要流行的类型却是不规则圆角方形灶和圆形灶,这些类型的陶灶极少见于其他地区,成为本地特有的汉文化因素。

(3)区域内部差别明显
大连亚区和辽阳亚区墓葬丰富程度和连续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是辽海地区汉墓的两个中心,其他区域汉墓存在时间参差不齐。辽西丘陵区和沈阳亚区邻近边塞,汉墓存续时间短、墓葬规模低,分别只有西汉、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墓葬。鞍山亚区的汉墓在西汉晚期爆发式出现,墓葬面貌非常统一,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移民特征。营口和锦州亚区墓葬数量相对较少,以接受周边区域文化影响为主,本地特征模糊。从区域差别可以看出,两汉时期辽海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明显不平衡,只能以点带面发展,无法顾及整体,这也是各时代边疆地区共有的特征。
(4)偏远地区特有的封闭性
辽海地区属于汉王朝的东北边疆,与中原的交流主要通过狭窄的辽西走廊,守住这一交通要道就很容易将这里变成独立王国。辽海地区的封闭性,一方面体现在文化的滞后,新、旧传统的更替较文化中心区域慢。另一方面体现在两汉时期的重大社会动荡对这里的影响较小。如新莽至东汉初,中原地区动荡不安,辽海地区却是文化面貌较为繁荣的时期。汉末魏初,公孙氏割据辽东建设独立王国,中原地区社会动荡墓葬数量锐减,辽海地区却出现大批高规格墓葬。
区域特征形成过程及历史背景
(1)西汉早期
西汉早期燕文化因素广泛分布于辽海地区,在辽西丘陵区、辽河平原区的辽阳亚区、辽东半岛区的大连亚区和锦州亚区,均有分布。这些墓葬的特征较为纯粹,仅见燕文化因素,而不见其他文化因素。其中辽西丘陵区的燕文化因素墓葬较为特殊,在墓葬形制方面,虽然均为Aa型箱式墓,但辽西丘陵区的墓葬常带有木椁,而其他区均未见椁具;在随葬陶器方面,在朝阳为中心的辽西丘陵区燕文化因素的种类最为齐全和丰富,包括短柄豆、Ca型圈足壶、粗颈平底壶和侈口圆鼓腹罐,而本期辽阳、大连亚区的燕文化因素墓葬则多数以2件B、C型粗颈平底壶随葬,仅个别墓中带有燕式侈口圆鼓腹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辽西丘陵区的燕文化因素墓葬的规格明显要高于同时期其他区域的燕文化因素墓葬。

西汉早期辽海地区除燕文化因素之外,在大连亚区和锦州亚区还存在所占比例不小的山东地区文化因素和主要流行于辽东半岛区的本地文化因素,即Ac型宽长方形箱式积贝墓,多随葬山东地区文化因素陶器,不见上述燕文化因素的陶器。两类墓葬界限分明,随葬陶器不混出。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鼎、盒、壶等汉式仿铜陶礼器,仅出现在极个别的高规格墓葬之中,并未在辽海地区普及。这可能是因为,西汉早期先后在辽海地区分封了异姓燕王和同姓燕王,辽海地区尚未归中央直接管辖,整体而言较为封闭,与中原地区的交流较少。
(2)西汉中期
西汉中期,汉武帝废燕王,将辽海地区的辽西郡和辽东郡直接收归中央政府管辖,大量的汉式仿铜陶礼器开始出现在辽海地区的墓葬之中。
而在上一期占据主流的燕文化因素虽仍普遍存在于辽海地区,其特征却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体呈衰落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随着汉式仿铜陶礼器的进入,燕文化因素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第二,在辽东半岛区开始出现一类形态特殊的豆形盒,这种豆形盒是由燕文化短柄豆和汉式陶盒嫁接而成的辽海本地特有的汉文化因素。

与上一期相比,本期辽东半岛区的影响明显加强。具有辽东半岛特征的本地文化因素Ac型宽长方形箱式墓开始出现在辽西丘陵区,其随葬陶器仍保持辽东半岛的风格,不见辽西当地流行的燕文化因素陶器。这些墓葬的主人应是原本生活在辽东半岛区的居民。
(3)西汉晚期
西汉晚期,辽海汉墓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批外来汉文化因素墓葬突然集中出现在辽河平原区的辽阳亚区和鞍山亚区,这些墓葬的特征极为统一,在墓葬形制方面,以同穴合葬的Ab型箱式墓为多数,在陶器组合方面,已经出现仿漆器陶器和模型明器的组合,在文化因素方面,釜形鼎是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因素,折沿盒、长束颈深腹罐、圆形灶、套盒、长颈瓶等是经本地改造的辽海本地特有汉文化因素,其余还有樽、奁等仿漆器陶器和井等模型明器是无法判定其具体来源地的汉代共有文化因素。而辽海其他地区仍然以异穴合葬墓为主,而且极少见有仿漆器陶器和模型明器。辽阳和鞍山亚区的这批墓葬与同时期辽海其他地区墓葬的差别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墓葬更为接近。这批墓葬的出现可能与汉代的“移民实边”政策相关。
(4)新莽至东汉早期
本期辽海地区汉墓与上一期相比,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第一,辽西丘陵区消失;第二,在上一期仅集中出现在辽海部分地区的新兴汉式陶器和砖室墓普及开来;第三,刀形砖室墓、釜形鼎、梯形灶等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因素开始普遍出现在辽河平原区和辽东半岛区。

(5)东汉中晚期
以辽阳亚区为中心的辽河平原区对外的影响增强,以长颈瓶和套盒为代表的,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仅见于辽河平原区的随葬陶器,在本期开始出现在辽东半岛区的大连和营口亚区。此时,辽海地区内的交流是单向的,不见辽东半岛区或山东地区的文化因素出现在辽河平原区。
另外,本期辽河平原区的三个亚区的差别较为明显,其中辽阳亚区和鞍山亚区之间的差别较小,主要变现在墓葬形制方面,辽阳亚区普遍流行石板砌筑的石室墓,不见于鞍山亚区,鞍山亚区仍以刀形单室砖墓为主。而沈阳亚区与另外二亚区的差别较大,第一,在墓葬形制方面,沈阳亚区仍以砖椁墓为主,与另二亚区相比,砖室墓所占比例较小;第二,沈阳亚区的随葬陶器普遍明器化,尺寸均明显小于辽阳和鞍山亚区,以长颈瓶最为明显。
本期辽东半岛区的变化较大。一方面,墓葬形制丰富起来,出现一批结构较为复杂的带有双墓室或多墓室的砖室墓,而且花纹砖墓开始流行。另一方面,随葬陶器也更加丰富,出现一些制作较为精良的楼、双层房形仓等模型明器。这些墓葬形制和随葬陶器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的大连亚区,大连亚区为辽东郡沓氏县,其政治级别并不高,这些结构复杂的花纹砖室墓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经济的发达。大连亚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山东半岛的登莱之间有“马石津”、“和沓津道”等航线,海路交通便利。而辽阳虽为辽东郡治所在地,与中原地区相距较远,较为封闭,虽然西汉晚期新兴汉式陶器和墓葬形制是最早在辽阳和鞍山亚区出现的,但直至本期,其墓葬整体面貌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与新旧因素更替较快的辽东半岛区相比,发展程度滞后。

(6)东汉末至公孙氏割据时期
东汉末期,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割据辽东,胶东半岛北部的部分地区也在其割据势力范围内,《后汉书》第七十四卷《袁绍列传》记载,公孙度在“初平元年(189年),乃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并置太守,越海收东莱诸县,为营州刺史,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在这一时期,辽东半岛区与辽河平原区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减小,两区之间存在频繁互动,不同于上一期单方向的文化影响,辽河平原区也开始出现所占比例不小的来自山东地区的文化因素,而且在前几期仅在辽东半岛区流行的因素也开始出现在辽阳和沈阳亚区。
此外,辽海地区的辽阳亚区和大连亚区出现了明显僭越的高等级墓葬,这些墓葬规模较大,带有回廊或前后廊,在形制上与山东地区的画像石墓较为相近。建造精良,辽阳亚区为石板砌筑而成,多绘有壁画,大连亚区则为花纹砖砌筑。与同时期其他墓葬相比,这些墓葬随葬的陶器也更为丰富,多见制作精良的陶楼、带有纹饰的梯形灶、铜镜、玉石或金银饰品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