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8 日,中国驻澳洲大使馆发布谨防诈骗提醒:
大使馆表示:近日注意到有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澳使领馆电话、国内公检法部门人员、国际快递公司等对在澳中国公民实施电信诈骗,并试图制造“虚拟绑架”骗局。因此,提醒在澳中国公民谨防上当受骗,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其实不仅仅是澳洲,随着各国放宽入境政策,不少留学生开始陆续返校,而与此同时,诈骗分子也蠢蠢欲动起来……
在日留学生被骗 380W日元
近日,一名居住在日本长崎市的中国留学生遭遇网络电信诈骗,损失 38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20 万元)。
据报道,3 月 17 日这名留学生接到陌生电话,对方有三个人,分别声称自己是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人员、警察和检察院人员,而且用中文对这名留学生说,他们在中国机场逮捕了一名女性,对方持有他名字的信用卡。
随后,三人以怀疑这名学生是诈骗团伙人员为由,向这名留学生发出威胁,称已经发布了逮捕令,如果不想被逮捕的话就需要支付 100 万日元费用。
听信骗子电话内容的留学生最终向骗子指定的账户先后汇款约 380 万日元。然而当其向裁判所询问此案件时,却被告知并没有此案件。该名留学生才发觉自己上当受骗,之后便向警方报案。目前,案件仍在受理中。
据长崎县统计,今年 1-3 月共发生了 14 起类似诈骗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9 起。
澳洲租房骗局
据一位名叫 Nancy 的留学生介绍,她在抵达墨尔本的时候准备在当地某 APP 上找房,结果房子还没看,“房东”就让她先转钱。但因为卡里钱不够,Nancy 就没有转。之后,Nancy 冷静下来分析,提出让房东把房产证给她拍照过去看一下,结果对方就再也没有回复。
这其实就是网上经常说的“租房骗局”:
先通过“物美价廉”的房源引诱留学生咨询。通常不法分子会先在租房软件上发布租房信息,这些房源往往地处市中心,租金远低于市场价,且装修时尚宜居。之后,对方会以自己不在本地无法带领学生去实地看房等理由,要求学生先付租金或定金后,再邮寄房屋钥匙。
有些留学生因为急着找房住,就中了骗子的全套,最后“人房两空”。
总之不管在哪里租房,一定要先实地考察,确认房屋资质以及环境没有问题后,签完合同再交钱!
除了租房骗局,各种诈骗在澳洲一直呈高发态势。根据 ACCC 的 Scamwatch 统计的最新数据,澳洲今年 3 月各种类型的诈骗金额高达 9500 万美元,这是 Scamwatch 记录的最大月度损失。与 2 月份相比,3 月份因诈骗损失的金额增加了 150% 以上,也比去年同期报告的 2000 万美元大幅增加了近 400%。
图源:Scamwatch
常见的电信诈骗套路
近几年,针对留学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犯罪分子瞄准了留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殷实家庭,且认准了留学生初来乍到,对国外的法律、社情尚不熟悉,警惕意识不足,在陌生、孤单环境下更容易上当受骗。
套路1:冒充政府官员
犯罪分子最常用的套路就是冒充政府官员,起到威慑作用。前面提到的在日留学生正是种了这一套路。
犯罪分子可能会自称自己是国内的法院、检察院、警察或者使领馆的工作人员,也可能会假装是美国移民局、海关执法局、国税局、FBI 工作人员等身份。
这一类骗局通常都是以“恐吓”开头:说你违反了国际学生的身份,说你涉嫌“洗钱”、“诈骗”等刑事犯罪,可能会被抓坐牢或者被遣返回国,要求你立即按照指示去做,包括向安全账户转账以配合所谓的“资金清查”、缴纳保证金、下载办案 APP、提供银行卡号等。如果不照做,你将会被大学开除、甚至被驱逐出美国或被警方逮捕。
而且,对方可能还会强调案情保密,警告你不要与任何人谈论此事,否则后果更严重。
在这里,馆长郑重提醒大家:在任何情况下——不论你接到的电话来电显示是政府机构,亦或对方身着警服,或者给你某个所谓的“官网”网址,上面有犯罪事件的详细描述(此前有一场骗局中,犯罪分子专门做了一个假冒网站,以哄骗受害人相信自己已经被卷入非法案件当中)。
总之切记,政府工作人员都不会要求你付款,也永远不会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短信威胁学生,如果不付款,就会被逮捕、拘留或驱逐出境。
套路2:冒充学校工作人员
冒充学校工作人员,对于留学生,特别是新生,很容易就被这群者忽悠。比如告知你可以领取一笔奖学金/助学金,或者是有一个活动参与可以获奖金等等。但不管是何种形式,最后都会需要你提供个人信息。
国外奖学金类型多种多样,许多新生不了解就容易上当受骗。遇见类似情况,大家都请注意核实信息准确性,保护好个人信息,以免被骗。
套路3:机票折扣/学费折扣/换汇
自疫情以来,大量回国航班被熔断或因公共原因被取消,加上俄乌局势引发的“禁飞令”,导致回国机票不仅价格日益飙升,更是一票难求。有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回国心切的心理,声称手上有“相对低价”,且“稳定”的机票。
还有的骗子活跃在各种留学生群,声称可以提供学费折扣,要求学生尽快支付学费,否则折扣就失效了。
又或者称自己可以帮助学生换汇,或急需换汇,开出实时汇率或低于实时汇率的诱人条件,甚至想你展示个人证件博取信任。关于换汇骗局,可以戳我们之前的文章了解:《留学生换汇实况:找同胞换汇,却被人拿枪指头?!》
大家看到类似的消息一定要警惕了!购买机票要通过正规的官方平台;学费最好自己交,不要找人代付;换汇要通过正规渠道,私人交易不可信!
套路4:租房骗局
除了前面提到的“澳洲租房骗局”中的套路之外,还有一种套路是利用大额支票诈骗。
在以往一些案例中,很多学生因为初到国外,没有租房经验,在网上发布合租信息时,有人会假装要和你合租,然后还会主动提前支付房租或者押金,寄给你一张支票。
但是,支票的金额往往超过了实际需要支付的房租或者押金。然后再谎称自己因为一些原因写错了支票,请你把差额退还给他。最后,被骗的学生会退还这笔钱,之后才会发现那个大额度的支票是假的。
套路5:虚拟绑架
这类骗局通常会经过精心设计,以政府官员的身份,谎称留学生涉嫌犯罪,在目标对象被深度套牢,处于极度紧张、恐慌甚至大脑混乱的时候,再以给予帮助为由,提出与金钱有关的解决方案,并以安全保密为由,警告受害人切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仅同不法分子单线联系,制造“虚拟绑架”。
随后诈骗者会致电学生家属,谎称留学生被绑架,让对方交出赎金。利用信息不对称和父母担心孩子的恐惧心理,犯罪分子往往能得逞。
各位留学生们在海外求学,一定要和家人保持固定联系,同时将身边值得信赖的同学、好友的联系方式也告知父母,家长们在接到“绑架电话”时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联系孩子或其同学、好友进行确认。
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1. 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案需要处理,不会转接公检法机关电话进一步联系,不会索要账户信息及密码,不会要求转账或汇款。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使用电话和社交软件等对当事人直接开展跨国侦办。
2. 如来电人要求“不要向家人和朋友透漏此事”、有可能被“遣返、逮捕、引渡”、本人和家人会遭遇“生命危险”等,即判定此为诈骗电话。请大家务必冷静,切记不要按来电人要求转账、汇款或进行其他操作。
3. 不点击来路不明、不熟悉的网络链接,不在未经核实的网站录入个人重要信息。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建议直接挂掉。
4. 不要轻信承诺而付款。一些人可能会要求你提前付款以获取学费减免或是工作机会。还有人甚至会说你赢得了大奖,但是需要提前支付税费。波士顿大学的第4个案件就是谎称提供工作机会,承兑一定的报酬,要求先支付金额。
5. 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镇定。很多诈骗套路其实过后很容易识别,只是当时因为过分惶恐、慌乱,一时“鬼迷心窍”,短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馆长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收到任何的异常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信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涉及金额往来,都可以报告给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和警察部门,学校的专业人士会帮你识别骗局。
如不幸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案、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尽快联系本人开户行并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如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也可拨打110后请其协助转接反诈中心。
推 荐 阅 读
▌声明:本文由留学咖啡馆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
▌来源:中国驻澳大使馆、NBC、Scamwatch、CBC News、BBC News
▌关于版权:留学咖啡馆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电话 +86-571-882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