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后的残杀——46位美女殉葬



古道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朱元璋再次病倒。
自知时日无多,被病魔折磨得直哼哼的朱元璋,打起精神,叫来了平日里最得宠的妃嫔们。
病榻前,他牵起一双双纤纤玉手,用久违的温和语调问到:“爱妃们能一直服侍朕左右吗?”
年轻的妃子们懵了,不知道老朱头是何用意,但还是跪倒在地,答道:“皇上万寿无疆,臣妾一定侍奉皇上。”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随即唤来宦官,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绫,分赐下去。
妃嫔们这才恍然大悟,这位杀人无数的皇帝,要重启活人殉葬制啊。

据明末毛奇龄的《彤史拾遗记》记载,朱元璋去世时,一共有四十六个妃子,十几名宫人陪葬。
当时,部分妃嫔被集合到一起,吃完断头饭后,便被太监带入乾清宫内。
乾清宫门口,新帝朱允炆,站在一排排棺材前,等着与皇爷爷的伴驾人们辞诀。
高大的棺材,像一张张血盆大口,要扑过来撕咬人。妃嫔们吓得放声大哭,仿佛这样,死亡的恐惧能减轻一些。
在太监的催促声中,妃嫔们颤颤巍巍地登上木凳,有的甚至需要人搀着才能爬上去。等她们把头伸进绳套,太监们拉紧绳索,挪开木凳,一条条年轻的生命便从此消失了。
这些不幸的殉葬女子,被叫做“朝天女”,意思是无论生前死后,都要献身于皇帝一人。 
她们的亲属则被称为“朝天女户”,男性家属会被封个一官半职,以示补偿。
朱允炆即位后,这些朝天女户,被特批进入锦衣卫,成为可以世袭的千户或者百户。
但这一官半职,哪里比得上几十名妃嫔,鲜活美丽的生命?

悲剧的是,这还是个悲剧循环,朱元璋的子孙,跟着他有样学样。 
明成祖朱棣去世时,在遗诏里将“宫妃殉葬”定为祖制。此后,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死后,都采用宫人殉葬。
除了帝王热衷殉葬,明初诸位王爷去世,也要王府妃嫔陪葬。
明正统年间,丰王去世,丰妃刘氏自缢;周宪王去世,七名妃子陪葬;河阴王去世,夫人巩氏殉夫。甚至唐王世子去世,世子妃也要被迫自杀。
这种殉葬风气越演越烈,连民间都深受影响,寡妻殉夫成为美谈,老百姓们纷纷效仿,不知道有多少无辜女子因此殒命。
事实上,活人殉葬作为一种毫无人性的葬礼制度,盛行于商周,春秋战国就已衰落,到了秦汉后更是基本绝迹。例如,朱元璋最崇拜的革命老前辈刘邦,死后就不曾让妃嫔殡葬。
历史车轮到了明朝,怎么朱元璋就要公然开倒车?古道君认为,大致有两个原因。

其一,防止后宫干政。
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留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他在位期间,确实没哪个小老婆敢头铁妄议朝政。
但朱元璋会怀疑,自己死后,她们也能这么安分吗?万一有了不臣之心,还有手握重兵的藩王作为外援,朱允炆能抵挡的了么?
想想自己的偶像刘邦死后,老婆吕后不就来了个“子幼母壮,必乱朝纲”的吕后之乱嘛?
多疑的朱元璋没有信心,于是索性将妃嫔们打包带走,免除后患。
其二,晚年“变态”心理作祟。
朱元璋天性雄猜好杀,早年有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在旁劝诫,他的弑杀冲动还能有所抑制。
洪武中后期,马皇后逝世和太子朱标早亡,给朱元璋的精神造成极大打击。重创之下,他愈发“变态”,暴虐和攻击性达到极致。
除了滥杀功臣,后宫的嫔妃们,也经常成为他施虐,发泄异常心理的对象。
据史书记载,御河中发现一堕胎婴儿,朱元璋无端猜疑这是楚王之母胡充妃所为,亲手将她杀死,弃尸城外。三位已生育的后妃,也在他的一次暴怒中,同时被杀并被抛尸城门外。
这样来看,一个手握巨大权力的“杀人狂皇帝”,活着滥杀成性,死后重启人殉制,开历史倒车,就是一种必然了。
直到明英宗时期,这一残酷制度才被废除。
明英宗朱祁镇,一辈子好大喜功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事,唯独废除殉葬,算是行千古善事,留名历史。
朱祁镇在临终之前下令:“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他的“不忍”,更衬托乃祖的“残忍”,话说,不残忍,朱元璋能当上开国皇帝吗?

推荐阅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