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正经车评人】
正经车评人
100万车友都在关注
每天中午12:00,我们不见不散。
文字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正经车评人,每天中午12:00,我们不见不散。
不会有消费者因为低碳环保,就去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同理哪一个新能源车销量特别好,能省多少油,肯定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比如最近吵得很凶的增程式电动车,你觉得理想ONE卖的那么好,问界M5关注度那么高,是因为它们是增程式电动车吗?是因为它们能跑1000公里吗?
我觉得答案肯定不是,很多理想ONE的用户,甚至不知道,增程式和插电混动有什么区别,随便找一辆好一点的混动车,都能跑1000公里
那为什么这个被认为是落后的技术,被当做是脱裤子放屁的技术,又重新回到了市场的视野?还能占据舆论的热门话题呢?
首先,我认为增程式电动车能卖好和它是一辆增程式电动车,其实没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增程式到底是不是落后技术?
从原理上看,增程式就是发动机发电机电池,电机串联的混动结构,发动机只干一件事就是发电,如果让发动机有一个机械结构,可以连到车轮,多一个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工况,那就变成了串并联的混动结构,比如比亚迪的DMI,本田的IMMD,如果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再加一套2档或者3档的变速机构,就是两档DHT
,3档DHT,比如长城的柠檬混动DHT,
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混动系统,其实都是近亲,只不过在理论上,越复杂的机构,可以适应的工况也就越广,比如讲一种最极端的情况,电池没电了还要爬一个大长坡,如果只靠很小的发动机发电,确实可能会出现油耗超高,动力不足的情况
但问题是,如果你觉得机构越复杂就越先进,好像也说不过去,燃油车时代,我们都知道9AT未必就比8AT好,为什么到了混动车上,多一个直驱或者直驱后面有3个档,就比两个档更先进呢?
机构复杂之后带来的可靠性下降,成本上升,还有震动噪声平顺性的处理,哪一个都是可以和油耗同等重要的难题,所以大家争来争去的混动技术先进性,说穿了就是比谁的结构更复杂,本质上是一场营销大战,而不是一场技术大战
结构复杂有结构复杂的难题,结构简单也有结构简单的问题,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确实不好做,但好的增程式,同样不是随随便便你就能做出来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增程式沉浸了这么久,为什么从2020年之后又火起来了呢?
其实准确来说,增程式就是被理想ONE给带火的,2019年底理想ONE刚上市的时候,可没少被各种冷嘲热讽
理想ONE这台车,几乎集齐了当时中国市场,卖不好的所有要素,三缸,新势力,增程式和汉兰达同类型,但是消费者实实在在的买单,才是一切嘴炮最好的解决方式,去年理想ONE卖了9万多辆,今年上半年又卖了6万多辆,前面不用加什么定语,理想ONE就是现在30万级最畅销的三排座SUV
而且,不算对插电混动毫无利好政策的北京,剩下6个限购城市,在理想ONE的销量占比例还不到20%,而到今天,消费者能在市面上选择的增程式电动车,已经接近10款,不只是理想ONE,岚图这种大SUV,也有问界M5这样尺寸适中的家用SUV,甚至还有哪吒S,长安深蓝这种运动风格的轿车
今年上半年,增程式电动车总共卖了85977辆,已经占到插电混动销量的18.5%,有了这些能卖上万辆的增程式电动车,供应链也就有信心去造零部件了,以后再有人想做增程式新车的开发,也要容易的多,大家都在同一时段,突然集中发布增程式,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供应链成熟了
第三个问题,消费者真的在乎自己的车是增程式的吗?
其实,所谓技术路线的选择都是企业的决策,大多数时候和消费者没什么关系,在消费者眼里买一辆新能源车,就是买纯电动和买插电混动的选择,至于说买一辆增程式电动车和买一辆插电混动车的心态,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
在增程式刚出来时,那时候的插电混动纯电续航,一般都只有聊胜于无的五六十公里,而增程式的纯电续航,能做到150公里以上,但是到了2022年,随着一批纯电续航接近甚至超过200公里的插电混动车陆续上市,这个时候,增程式和插电混动在使用上的区别,就变得更小了
所以同样是一台纯电,续航里程200公里的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它们都能做到日常城市里当纯电车用,出个远门也不用担心没电,消费者肯定不会因为一个有直驱,一个没有直驱就会去选谁,归根到底,消费者买的是产品,买的是体验,买的是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工具,或者是玩具
比如买理想ONE,多数是被大家用车的理念吸引去的,买蓝图FREE,是因为同价位里,你很难再找到一台这么豪华,还有700马力的车,买问界M5,那是买问界M5吗?那是去买华为的好不好
反过来,如果只有纸面上所谓的先进技术,却带不来好的体验,那消费者一样不会为它买单,所以嘛还是那句话,没有落后的技术,只有合适的产品
在这个世界上,目前没有什么新能源技术,是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消费者需求的问题,说白了又想要长续航,又想要高性能,还要充电快,还要安全,最关键的是还不能贵,这样的东西在今天是不存
如果车企想要解决电动车的补能问题,通常会有3个选择,建造超充站,搞换电体系或者去做增程式
所以增程式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电动车的里程焦虑,一旦这个问题被解决了,背后用什么样的混动技术,其实消费者并不在意,因为消费者买车,不管技术是不是先进,永远不是决定要素,消费者需要的是系统级的体验,在既要也要又要之间做最好的平衡,这个平衡一旦做好,消费者的关注点,早就从动力系统上离开了。
来源:正经车评人编辑:李瑞 校对:陈丽丽 责编:王海翔
目前1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正经车评人
一个有态度的汽车自媒体
精选文章推荐
1、长安欧尚Z6,10万级豪华suv,秒杀各大合资品牌
2、新款标致408,10.57万起,最贵12万出头,特别适合家用
3、40岁之前,开这4款车最有面子!气场强大,质量过硬!
4、SUV比轿车更安全吗?SUV是不是要比轿车的安全性高?
5、为什么很多人不看好增程式混动?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6、国内首个非承载式车身+四轮独悬,北京BJ60即将开启预售
7、50.98万-76.38万,全新一代林肯飞行家来了,性价比再度提升
8、12.98万起的大众高尔夫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买哪款性价比最高?
喜欢请
点赞 + 在看
“点赞”+“在看”每天获取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