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看懂皇上对苏培盛的两次“破口大骂”,也就看懂了敬妃为何会失算!


本文作者:渔小鱼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甄嬛曾说过:“皇上不是脾气暴躁的人。”
这句话还真不是阿谀奉承。
虽然《甄嬛传》整部剧中,皇上也多次动怒,但是,他这样做往往事出有因。
无论是面对前朝官员还是后宫妃嫔,皇上大体能做到情绪稳定。

唯有对一个人,皇上会无端发火,甚至在对方一点错误都没犯的时候,就破口大骂,扬言要“杀头”——这个人就是苏培盛!
 
01、人头还要不要?
《甄嬛传》第24集:
皇上看了年羹尧恳求嘉奖平定卓子山有功将士的折子,联想到午膳时华妃恳求嘉奖年富的事儿,突然一拍桌子,怒斥苏培盛:“你这个督太监的人头还要不要?”
这话从手握生杀大权的皇上口中说出,实在是吓人。
如果换做小夏子等年轻的太监,恐怕当时就瘫软在地,起不来身了。
苏培盛看皇上生气至此,当然也要装装害怕的样子,当即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然而,当他抬起头来问皇上“但奴才愚昧,请皇上明言,让奴才死个明白”的时候,眼神却很坚定,没有丝毫惶恐。

果然,皇上接下来的话让人忍俊不禁:“你的眼睛不够亮堂,这宫里头有人和外头互通消息,你竟然懵然不知,和朕一样,是个糊涂人!”
皇上这句话中的“有人”指的是华妃和年羹尧,他们一个是宠冠六宫的嫔妃,一个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
苏培盛虽然是督太监,却也管不到华妃和年羹尧的头上啊!
皇上不是不知道他对苏培盛的指责无理,他表面上骂的是苏培盛,实际上骂的却是自己。
无论皇上如何宠爱华妃和甄嬛,和她们说话的时候,总是分寸得当,秉承着“你是你,我是我”的基本原则;就算对于太后这位“亲娘”,皇上在言谈举止间也多有提防。
唯有对苏培盛,皇上会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自己的一个分身。
责怪自己的时候,他会骂苏培盛;想要更多地掌握前朝后宫动静的时候,他会把苏培盛看成是自己的另一双眼睛,让他多留心。
 

02、你们都放肆!
《甄嬛传》第43集:
“纯元故衣”事件之后,没有甄嬛在一边磨墨,皇上写出来的字都是淡的。
苏培盛小心翼翼端了一碗茶进来规劝:“皇上,您一晚上没吃东西了,喝点茶提提神吧。”
皇上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苏培盛,突然大发雷霆:“放肆,你们都放肆!”
喷得苏培盛赶紧把头低下来……
这又是苏培盛的一次“躺枪”。
“纯元故衣”事件,苏培盛从未染指,给皇上送茶,也是正常操作。
皇上之所以毫无缘由地狠狠“咬”了苏培盛两口,当然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事,而只是想要发泄情绪。
“纯元故衣”事件,从甄嬛的角度来看,皇上是“渣男”无疑;但从皇上的角度来看,他也承载了很多利益层面的无奈以及情感方面的摇摆不定。
他也想找个人来诉说心中苦闷。
可他是一国之君啊!
不能轻易暴露软弱,更加不能无端当众发火。

唯有苏培盛,能承载他的情绪,能看透他的软弱,甚至能包容他的任性,并且,不会利用他的这些“软肋”在前朝为自己谋利。
所以,皇上的那句“你们都放肆”中的“你们”,包括甄嬛,包括皇后,甚至包括太后,却唯独不包括苏培盛。
03、真的只是为了一口好茶吗?
苏培盛和槿汐“对食”的事情被曝出之后,皇上喝不惯小夏子泡的茶,责怪他泡的茶只有七分烫,味道也淡。
实际上,皇上缺的真是那一碗好茶吗?
敬妃和皇后大概以为是的。
如果苏培盛的作用仅仅是会“泡茶”,那么,无论是“小夏子”还是“小冬子”,只要勤加练习,总有一天会“青出于蓝”的。
但实际上,当我们回顾了前文提到的两个场景,就会发现:苏培盛对皇上来说,如手足,如分身,也如一个能懂他、承载他所有坏情绪的知己。
谁想要断皇上手足,让他痛;伤他分身,让他受威胁;杀他知己,让他孤独,那不就是和皇上本人作对吗?

所以,苏培盛是不会被处死的;“对食”一事,皇后和敬妃是一定要输的。
看过《甄嬛传》之后,很多朋友说,皇上最宠的人,不是甄嬛和纯元,而是苏培盛。
深以为然。
苏培盛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因为没有男欢女爱以乱情,没有利益瓜葛扰心智,反而更加纯粹而稳定。
当然,这也是以苏培盛的绝顶聪明为基础的。
——看透一切,而没有一句妄言,苏培盛的这份清醒与克制,非一般人所能及!
点击关注公众号,观影追剧聊人生

《如懿传》:老年甄嬛搬家,暴露了自己的短板!
《甄嬛传》:真正给端妃“发孩子”的人并不是甄嬛!
《甄嬛传》:三个细节说明,甄母看不上浣碧,并不是因为她的出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