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出"世界第一圈",全身无一道焊缝,可承载7000吨重量!


最近我国科学院所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锈钢环形锻件在济南成功下线,与此同时,所研发的这一个最大的环形锻件它也是打破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环轧钢环,被称之为“世界第一圈”。

这个锻件它的直径有15.6米,重150克,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当做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核心部件的支撑部分,其可承载的重量高达7000吨。
其实对于这一锻件的建造,在之前还是世界各国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这种超大型的锻件进行建造的时候,由于需要分批制造,所以在焊接的时候会留下许多的焊缝,这会影响整个环形锻件的性能。
并且除了影响性能之外,还极大程度存在着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导致核电机组发生故障,因此我国现在所研发出这一大型的锻件,不仅体积庞大,并且性能上能如此优异,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我国这一次能够做到对于这一个超大型锻件的建造,也是因为我国的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找到了一个新的方法,这一新的方法能够在大金属结构成型技术上使得整体的压制成型过程没有一条焊缝的生成。其中主要用的是一种以小制大的核心技术,而与此相关的这一技术,也是我国在构建制造领域当中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这一次建造的这一个大型锻件,它的学名叫做核电支撑环,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是“乾坤圈”。

因为它主要是用来支撑整个核电机组绝大部分的重量,所以它相当于整个反应堆的脊梁,而且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核电部分,一旦将它进行安装之上,在一定的使用周期内就不会再进行替换。
这一方面的技术也决定了整个核电机组的一些总体性能,我国所研究的这一个乾坤圈还达到了一体成型,尽管周长在50米左右,但是总体看起来非常的光滑,没有一个焊缝,并且不仅是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实际上也消除了绝大部分安全隐患的问题。
这一次承担这一锻件锻造的企业,它的名字叫做伊莱特,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这样部件的企业。

为了能够达到这样良好的效果,在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当中就涉及到了二十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而且其中每一个化学元素的精度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四位。与此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对锻造的环境要求也非常的高,其中对于温度和时间的把控都非常的严格,这都是使得整个部件性能较高的原因。
其实这一次对于这一个支撑环的制造,还只是在今年的2月14日伊莱特才签下关于这一个工程的工作,所以他们仅仅用了五个半月的时间,就将“乾坤圈”制造了出来,并且在8月5日的时候已经从济南出发运往大连。

而运输方面,也由于这个巨大型的支撑环非常的重要,加上在运输的过程当中,是不能将它进行拆分的,所以用来运输它的车辆都是专门使用的特殊专用车辆,这种车一共有106个轮子,其中牵引的车就有10个,而且后面还有96个平板车。
在这样的配置之下还要对工装进行加固,在确保装载高度在一定范围的同时,又不能高过悬空的路牌以及摄像头的高度。

对此运输公司更是从济南到潍坊港的全部路程当中都提前进行了实地勘察,其中甚至对于每一处的桥梁以及载入弯道,还有交通设施都经过了详细的计算,这些都是为了能够确保这一个巨大的支撑环能够得到顺利的运输,同时山东省的各个部门也多次召开相关的会议进行这一运输的组织,途中还有山东交警亲自护送。
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将“乾坤圈”整体护送到了港口,并且运上了轮渡进行加固,最后在大连进行后续加工之后,它就完成了到核电站的工作上岗。

我国这一次对于一个世界最大的环扎钢环的制造,可谓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工程,其中不仅仅是对它的建造花费的人力和物力都是非常多,在运输过程当中更是显得非常的壮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我国核电机组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部分,也是我国在这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在以后我国的总体发展中它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