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中老年人,秋分将至记得“吃3食,忌3事”,健康问题,别忽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就是“平分”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是秋季平分。在古时,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中秋节便是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秋分过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此时要注意添加衣物避免着凉。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秋雨绵绵,凉风阵阵吹过,将雷声藏匿了起来,所以也就是说秋分之后,就在很难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了。二候蛰虫坯户,所谓的蛰虫是指百虫,秋分开始就要为抵御寒冬做准备了。三候水始涸,山涧流淌的溪水开始减少,一些沼泽及水洼渐渐变得干涸。除此之外,秋分还是中国的“农民丰收节”,农民经过几个月的劳作,终于到了丰收的季节,象征着日子更有了盼头,生活更加的美好。

民间俗语有云:“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的习俗您又知道多少呢?在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所谓的秋菜是指“野苋菜”,也叫“秋碧蒿”。摘回家的秋菜要与鱼片一起制作成“秋汤”,因此,秋分的顺口溜便有了“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再就是还有粘雀子嘴所谓风俗,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圆,选十几二十几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这样能避免雀子破坏庄稼。还有放秋牛,放风筝,祭月,竖蛋,拜神等习俗。

秋分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所以秋分时节多见于温燥。这时候要注意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同时减少生病。秋分来临之时,提醒中老年人,秋分将至记得“吃3食,忌3事”,健康问题,别忽视。

“3食”,第一是指多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梨子,柿子,乳品等等。第二是指多吃时令食物,如百合,胡萝卜,花菜,西红柿,秋藕,山药等等。能起到滋润养肺的功效,而且更利于人体的吸收。第三是指多喝热茶,消食解腻,提高免疫力,可以试试青茶,花茶,陈皮普洱茶,老白茶等等。但是喝茶也要分时间,早晨晚上尽量不要喝,会影响消化,影响睡眠。尽量选在上午或者下午。

聊完“3食”,再说一下要“忌”的3件事。第一“忌”,是指要少吃油腻重口味的食物。秋天气候干燥,不管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少吃或者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尤其是辛辣的食物,极易加重秋燥。
第二“忌”,是指不要暴饮暴食。随着酷暑的离去,人的胃口也变得大开,此时往往都会导致饮食过凉。如果摄入的食物太多,势必会转化成脂肪造成堆积,这时候就会出现体重超标的症状。所以秋季养生饮食要注意适量,切不可放纵饮食,大吃大喝。
第三“忌”,忌贪吃生冷的食物。秋天,很多人还在沿袭着夏季吃生冷食物的习惯,其实这是不健康的一种做法。秋分过后,肠胃变得会更加的敏感,此时如果摄入的生冷食物过多的话,极易造成肠胃不适,特别是中老年人,秋分之后一定要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不但要少吃,而且还要把入嘴的食物彻底加热熟透,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深秋将至,记得照顾好自己……
推荐大家一个美食视频号,这里有最简单,最治愈的美食教程,喜欢的宝宝记得关注一下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