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叫“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也就是百姓口中的“龙抬头”!关于这天的习俗有很多,“吃龙食”,“剃龙头”,“放龙灯”,“敲龙头”,“引钱龙”……一系列的习俗令,让这个初春时节,出现一片暖意融融的景象!
“龙抬头”源于哪里?据习俗专家解释,在古天文学上,农历二月二初二正处于雨水节气和惊蛰节气之间。外界气温逐渐回升,大地万物复苏。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降雨的现象。这正应了一句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在春耕开始之际,百姓敬龙祈雨,期望五谷丰登,仓谷满盈!
从天文学上来说,我国古人用29星宿来标记日月星辰的位置,并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宫,东宫有30颗恒星组成,犹如一条蜿蜒的青龙盘踞在空中。到了二月初二这天,七颗恒星中的两颗就会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其余的恒星还埋在地平线以下,像极了巨龙抬头,所以就有了“龙抬头”之说!
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武则天称帝惹得玉帝大怒,便下令龙王不准在此降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便偷偷降雨造福百姓。玉帝得知后将龙王贬下人间并用大山压住。百姓为了感谢龙王降雨之恩,便向上苍求情请求释放龙王,玉帝被感动于二月初二这天将龙王释放。所以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也比较大,针对“龙头节”这天的习俗也略有不同。这3件事需要大家提前准备,提前做好一整年都顺顺当当!
1:提前准备好祭祀需要的用品!虽然说“龙头节”不是什么重大的节日,但这天在百姓心目中也是比较受重视的!人们一般都会敬龙祈雨,祈求风调雨顺。很多人只知道二月二是“龙抬头”,但不知道的是这天还是“土地诞”,所以各种烧纸焚香的活动还是不能少的。这些都要提前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2:提前预约好理发的时间!二月二“剃龙头”,儿童剃头叫做“剃喜头”,能保佑孩子一年不生病;大人剃头叫做“剃龙头”,寓意大吉大利,顺顺当当。这天理发店的生意肯定很忙,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提前预约,以免长时间等待错过最佳“接福”的时间!
3:提前准备好“龙食”。因为古人都比较重视说话的方式,所以这天吃的食物都跟“龙”字有关。吃猪头肉叫“啃龙头”,吃馄饨叫“食龙眼”,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食龙子”,吃春饼叫“品龙鳞”,吃饺子叫“咬龙耳”……当然最不能少的就是“金豆”,所谓的金豆一般是指“炒黄豆”。这些吃食最好提前准备好,以免节日当天手忙脚乱。
在我国传统的习俗当中,或多或少带一些“迷信”的成分,但也正是这样,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你们当地“龙头节”这天都有着怎样的一种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