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管管了,这5种“畸形”观念,正在国产剧圈里,野蛮生长


顶流女神杨幂又上热搜了。
和以往有关演技和美貌的话题不同,此次杨幂被推上热搜的原因是一组满屋子堆满名牌包包的图片。
据悉,这些看上去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大牌包包似乎并非杨幂的私藏,而是其新剧角色的配饰道具。

只想说这么多好看精致的包包,是多少普通女生一辈子都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仅仅拍摄一部剧却耗费这么多资金购置了高奢物件,不得不感叹剧组真的是豪气冲天。


看到此景,不少网友却认为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当下现代剧的一些畸形认知,所谓的都市剧就要极尽铺张地渲染物欲,尤其是在各大职场系列剧或者女性主题剧中。

本是一清二白的角色人设,在剧中却坐拥黄金路段的豪宅,每天穿金戴银,各类名牌服饰与配饰一天一换新。
或许在剧方看来,这是自己追求精致主义的表现,只是这样的操作却在无形之下拉低了整部剧的层次与水准,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剧情严重脱离实际。
剧情悬浮,不接地气,盲目追求所谓的光鲜与优越,这已经成为国产影视剧领域难以忽视的顽疾。
一、畸形的金钱观 拜金主义,金钱至上
如今的影视剧作品,很少去真实贴切地去展现穷人真正的生活状态。

不禁让人回想起当时红极一时的《小时代》系列,将所谓的奢靡之风渲染到了极致,而如今的影视作品也对拜金有种特别的执念。


例如,很多都市剧都将一线大城市作为拍摄背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穿得精致且体面,每天吃西餐喝咖啡,随便买件衣服就成千上万。然而剧中的人物设定却与这样的背景严重违和,很多剧都将主角人物定位为“穷人”,出身卑微,工作多年也没有积蓄,还要肩负原生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

然而剧中这些主角却过着令人欣羡的小资生活,每处细节都在暗示自己不差钱。例如穿越剧《梦回大清》,剧中演员李兰迪饰演的女主角小薇便是普通人出身。

在剧中,小薇也曾表示自己是没钱没势的小北漂,刚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来到北京独自打拼。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暂且只是实习生的女主,住的却是北京装修考究的复式小公寓。窗明几净,设施齐全,这样水准的房子在北京租金少说也要万元起步。

再看看社会新闻中真实北漂一族的生活状态,大多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来到北京只能租得起普通小区的地下室,或者是民房隔间,面积不过数平米,没有独卫与厨房,更别提浴缸与健身室。

鹿晗与关晓彤主演的偶像剧《甜蜜暴击》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剧中,鹿晗饰演的男主身世更为坎坷,早年父母去世,一直生活的捉襟见肘,甚至为了要赚学费不得不休学打工。

然后在剧中这样身世令人同情的男主却在澳门居住着宽敞别致的大房子,哪怕是上学的时候住的还是复式学区房。

剧中鹿晗塑造的角色曾多次表明自己是赤裸裸的穷人,但却永远衣着光鲜,名牌加身,每天都精致得像男团偶像。

同样,在影视剧《恋爱先生》中,江疏影塑造的角色也是生活清贫的小北漂。
然后在剧中她却穿着几千元的品牌鞋子,自己失恋之后想去旅行,随随便便就去美国度了个假,30万的名牌车也是说买就买。
试问这样的剧情究竟如何让观众信服?

杨颖在电视剧《我的真朋友》中也饰演了一个穷人角色,在魔都上海月薪不过2000元,天天靠刷信用卡借贷维持生计。

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剧中的她还是住着装修豪华的公寓,每天都是妆容精致,衣服更是一集换上好几套。恕本人实在想不出月薪2000元如何能在上海这个高消费高物欲的城市自处,怕是连像样的房间都租不起。

只能说,现在的国产剧为了追求精致与豪华完全不顾实际剧情,为此网络上还衍生出“精致穷”这个新名词。

或许这些剧作的编剧大多也都生活富裕,没有体验过底层人民的生活经历,以至于根本描绘不出真正底层小人物的人生处境。
然而这些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影视剧却会给广大年轻人一种幻想,即便没钱没势也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在这样的想法趋势下不自觉地自我迷失。
二、畸形的爱情观 兄妹恋、三角恋、爷孙恋泛滥
国产剧的创造力正在逐渐枯竭。
生活越来越好的作家,读书越来越少,已经无法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出足够的故事素材。
所以,今天“韩剧三件套”,当“狗血”被吐槽的时候,就已经穿破了。
Pi刚开始看他们只能用猎奇的爱情故事,来吸引大众的眼球。的时候其实挺喜欢的。

直到这时,亲情变成了爱情,两兄弟为了追妹妹,发展成了狗血的“三角恋”。

无论什么故事,什么场景,中国人的伦理道德都很难接受亲情变爱情的戏码。
童养媳是封建糟粕。即使没有血缘关系,这种情节也是对现有伦理道德和爱情观的挑战和亵渎。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来该剧的评分会掉下悬崖了。
《以家人之名》,为了把爱情和大数据联系起来,安排男女主做了一个评估,《婚姻的两种猜想》。

结婚后,各种情况接踵而至。

杨子珊第二次见面,就上床了。老公不仅不安慰,还冷嘲热讽,搞得怪怪的。
另一对安排在剧中,沈明宝怀孕流产,。

偷偷给老婆报女富二代对健身教练投怀送抱,让人很难受。
更让人不解的是,导演还安排杨铮的父亲“女德班”,留下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
之后哥哥姐姐认了我母女,狗血味十足。

这部剧不仅毁了年轻人的爱情,连上一代都没放过。
还有出轨后去世恋爱有问题。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孩,为了钱,《喜宝》。

这部电影打着《忘年交》的旗号,默默呈现扭曲的爱情观让人恶心。

因为影片的核心不是西宝爱上老头的过程,而是做了自己闺蜜父亲的情人。
最后老人杀了女婿,儿子得了精神病,孙子的爱情修成正果。

从电视剧到现实,都可以看出这种变态的爱情观的危害有多大。
一个思想封闭的少年一旦爱上这部以此为蓝本的国产剧,后果难以想象。
三、畸形审美观 白瘦幼才是审美的唯一标准
以前的女主长这样。



现在的女主长这样。



以前的“帅哥人设”长这样。




现在的“帅哥人设”长这样。



不知从何时起,影视圈里的新人就像是一个模板里刻出来的一样,丝毫没有分辨度。
以前的女星比的都是谁更大气、更精致,而如今的女星,比的只有谁比谁更瘦。

以前的男星卷身材、卷样貌、卷男友力,而现在简直就是“选美大赛”。

在这个被“整容脸”审美阉割的时代,不少男星、女星为了谋出路,从而走上了整容的道路。
看着影视剧里统一的尖下巴、高鼻梁、发肿的苹果肌、磨得惨白的皮肤,实在是令人感到疲惫。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影视剧打着拒绝容貌焦虑的旗号,宣扬着颜值至上的审美观。
就拿《漂亮的李慧珍》来说,虽然打着女主逆袭的励志旗号,但整部剧都在宣扬一个价值观,长得好看才有成功的机会。

不仅如此,更有吴倩主演的《这个世界不看脸》。
乍一看这个标题满满的正能量,告诉观众这个世界不看脸。
但其实整部剧看下来,就会发现,它向观众输出的还是畸形的审美。

在这部剧中,吴倩一饰两角,陶小挺和陶小迪姐妹俩,妹妹肯吃苦,姐姐呢则是一心整容嫁富豪。
在姐姐的眼里,自己的不如意、上当受骗,全都归咎于自己长得不漂亮。

甚至为了整容,她还做出了偷盗行为。

后来,整完容后,本剧的核心就宣扬出来了:这个世界只看脸,不看实力。
整完容的她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随便使个媚眼、撩个头发面试就成功了……

除了这些畸形的审美价值观外,还有很多剧让人感觉屏幕染了一层“灰”。
在最近热播的偶像剧《炽道》中,只要镜头一切换到男、女主的脸上时,磨皮就开到了十级,白得反光。


还有刘涛参演的《星辰大海》,为了让刘涛看起来像是十几岁的姑娘,愣是让她的脸模糊成了一坨白炽灯。

不仅如此,还有《东宫》《宫》《与君初相识》等一系列偶像剧,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磨皮磨得亲妈都不认识。



这个腹肌还是假的……

深受重伤了脸还这么白,甚至还不忘记拗造型……

在过去,我们经常会夸赞一个人戏演得好,就说他脸上的青筋、脸上的每一丝纹理都会演戏。
而如今剩下的就只有满屏的“白炽灯”。

这种虚假的“美”,久而久之就会让观众认为,活在美颜世界里的你我才是真实的。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看着你我指着镜子骂“这不是真实的我!”的样子,该是何等的“恐怖”?

四、畸形的年龄观
众所周知,国产剧的女主和男主都不会老,而且从18岁到80岁都长一个样。
“丫头教”就不必多说了,从杨均均、刘晓庆到刘涛,个个都顶着一脸皱纹演小姑娘,先不说演技好坏,这违和感都违到太空去了!

袁泉和俞飞鸿两位中年女神出演《玫瑰之战》,40多岁的皮肤却被磨出了硅胶感,咱说婴儿的皮肤都不至于这么光滑吧!

男演员这边的“小伙教”更奇葩!所有人都用实际证实了那句话:男人至死是少年。

首先被“毁”掉的,就是张鲁一。
说实话,小8原本很喜欢张鲁一,他主演的《红色》都刷了好多遍,但《大秦赋》播出后,小8已经无法直视这位40多岁的“孩子”了。

大概在张鲁一眼中,这样的年龄设定不会限制他的表演,但在小8眼中,这更像一个智力有问题的皇帝,身边是娶来给他冲喜的年轻妃子。

其次就是陈浩民了,把自己从“童年男神”折腾到“油腻大叔”,全靠他自己的努力。
大家来猜猜,这里面哪个才是25岁意气风发的小少爷?
52岁演25岁,是不是太不尊重时光了?

剩下入围的选手,就是大家熟知的钟汉良。20年前演偶像剧,20年后还在演偶像剧的,这圈里还真没几个了。

精修图中的他帅气依旧,但岁月不饶人,离开百万修图师后,曾经的偶像剧男神也成了发面馒头。

有人可能要说了,他们也是为了角色才扮嫩的,但问题是,影视圈这种扮嫩的观念,已经影响到了演员的审美。

比如今年已经60岁的老演员吴刚,明明是不靠脸吃饭的实力派,却把自己的脸医美成了充气泡沫,这又何必呢?

演员应该多尝试不同的角色,而不是不同的年龄,国内的年轻演员一抓一大把,各位叔叔阿姨们,也多给他们留一点机会吧!
五、 畸形历史观 违背历史,编造事实
历史剧作为正剧一直以来也具有稳定的受众群,不过因为大多历史剧主题严肃,基调氛围略显沉闷,所以难以博得年轻观众的青睐。
而如今有的影视剧却为了故意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在历史剧中加入很多刻意编造的虚构情节,不惜严重扭曲历史事实。

例如此前差评不断的历史剧《山河月明》,这部剧在官宣立项之后,一度引发外界网友的热切期待,原因是这部剧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顶配”。

但是剧集上线之后,很多观众却高呼大失所望,原因是作为一部历史剧作,它根本不够严谨与认真,很多常识性错误更是不胜枚举。


为了丰富剧情,编剧还故意虚构了部分情节,对原本的历史肆意魔改,比如为了强加感情线,给朱棣强拉配对。

此外,历史战争剧《雷霆战将》更是涉嫌歪曲历史被强行下架。剧中有许多违背历史现实的雷人情节,比如女八路军衣着得体,穿着小方跟皮鞋,甚至还涂抹着淡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群女兵要上台选秀。

八路军物资匮乏,条件艰难,却在宽敞明亮的欧式建筑里办公。这样离谱的剧情到头来只会在潜移默化中颠覆观众对历史认知,可以说百害而无一利。

如今短视频横行,很多创作者都热衷于所谓的“眼球经济”,在此带动下,影视创作者也一味追求流量,不去认真审视与查验作品的主题与立意。

好在近年来国产剧也呈现出崛起之势,涌现出《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一些高分正剧,事实证明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判眼光逐步提高,真正制作精良的好剧才能经得起大众的考验。

目前国剧的创作人才太过固化,在资本和流量的把持下,有创作能力和特殊才能的新人,很难突破行业壁垒,出现在银幕上。没有了新鲜血液,整个行业退步是迟早的事。
《东八区的先生们》里张翰一个人身兼出品人、制作人、编剧、主演四重身份,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好的作品也不少,近两年出了《觉醒年代》《人世间》《大考》《我们这十年》等优秀好剧。而这些剧的播出也收获了很多观众的称赞。
身为观众的我们,通过这些好剧,能够看到影视行业做出的改变。
我相信我们的国产剧一定会越来越好!
而低分烂剧成群结队出现的表象下,是影视行业被掩盖的问题。
希望这些畸形,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