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美国7千万、对祖国却一毛不拔的中国富豪 ,面对质疑“我乐意”,终于破产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为自己的国家做事,反而给美国捐款七千万,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之为忘恩负义了。
这位富豪面对国人的质疑还扬言“我乐意”。
然而,天道有轮回,事事有因果。
那个动不动豪掷千万捐款美国的中国富豪—— 钟馨稼,如今不但破产了,还欠下了2个亿的债务。

01
钟馨稼出生于广东一个医学之家,所谓医者仁心,治病救命。
从小父母便期望儿子长大后也能当一个医生,父母都是经历苦难过来的人,希望他能有一份安稳的职业。
然而,钟馨稼对医生这个职业毫无兴趣,同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无心学业的他总想着去外面闯荡。
父母多次苦劝无果后,于是便放手让他去,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日后将会成为中国的“电池大王”。

钟馨稼平时不怎么喜欢讲话,但他喜欢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在书中,他好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他读到一本《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书,书中提出:人类社会将在二十一世纪进入最危急的时代。此外,书中还明确地提出:二十一世纪即将是中国的世纪。

他被书中的结论震撼到了。于是他开始思考许多与专业无关的问题——石油的资源被人类社会耗尽了怎么办?汽车没有了石油还要怎么开?
带着这些思考,他又开始查阅、研究各种经典著作。最后,他明白了: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需要绿色能源,需要无污染的家园,需要还给地球原有的美丽。
17岁那年,钟馨稼发明了“三合一”的电视系统。
后来,他进入到了一家生产电池的单位打工。
令人惊讶的是,在学校一天天吊儿郎当的他啥事都争抢着干。
他勤勤恳恳,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工作做得极好。
并且对难度较高的化学知识有着独具的理解,他的表现很快被领导所赏识,被单位提拔为部门领导。
钟馨稼明白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在担任领导期间,他对技术的要求尤为严苛,同时认为锂电池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于是大力推动这种新型电池的发展。

1982年,年仅24岁的他发明了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这个小成功给了喜欢“捣鼓”的他极大的信心。
因此,他辞掉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电池动力源行业。
1988年,钟馨稼又发明了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这个发明又给了他不小的动力,他把电池装到一辆旧车里。
没想到这辆旧车还出乎意料地跑了50公里。这些成功,让钟馨稼又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02
钟馨稼就是用这辆旧车把全部家当拉去了广东珠海,成立公司,开始了他的另一种人生。
当时,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场“电池革命”。一块小小的手机锂电池,居然可以把厚重的“大哥大”变成了超薄的手机。
当时,市场上大部分锂电池的容量不过是2安时。钟馨稼为此推算过,如果把锂电池的容量变为50安时,那么“驱动一辆汽车”将会实现。
早在十九世纪末,美国就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辆纯电动汽车,二十世纪初还进行了市场化的生产。
然而,由于电池动力不足、蓄电不佳,这种车很快就被油车打败,被市场淘汰了。
七十年代,人类社会又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但由于难以突破技术“瓶颈”而逐渐沉寂。
尽管会遇到各种困难,钟馨稼还是一心投入到了研究当中。1997年,他研制出了90安时的圆柱形的锂电池。

香港举行博览会时,他还把自己研发的电池带到博览会上。这一发明,不但引起了现场轰动,而且还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贺电。
从香港返还后,他把96个这样的圆柱形锂电池串了起来,安置在了车上。这辆车最后跑了160公里。从原先的50公里到160公里,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钟馨稼高兴坏了,正准备申请专利。然而,车上却突然着火,火把整辆车都烧坏了!

这辆装有新型电池的汽车竟突然燃烧了起来,整辆车都被火焰给吞噬,顷刻之间便成为了一团废铁。
但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令钟馨稼失去信心,他马上就组织人手对这次的着火原因进行了分析,全面地总结了失败的经验。
在钟馨稼的带领之下,电池的研发团队们重整旗鼓,再度开始了新一轮的锂电池研发工作,耗时4年,经过重重检验,团队终于推出了一款能够保证安全的电池。
趁热打铁,钟馨稼立即就为这款电池申请了专利认证,之后他还成立了一家名为雷天电源技术的公司,专门来销售这款新的电池产品。
此举也使得钟馨稼的电池事业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2004年,钟馨稼又成立了一家独资的公司。
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公司就已经研发出50安时、100安时、200安时、500安时、1000安时、10000安时不等的锂动力电池,并且远销北美、欧洲、亚洲等二十多个国家。每接到一个国家的订单,钟馨稼就会在公司内插上一个国家的国旗。
至此,钟馨稼的绿色梦想照进了现实。因为他不仅有了专利和知识产权,也逐渐缔造起了自己的“电池帝国”。

钟馨稼凭借电池挣了个盆满锅满,成为了亿万富翁,走上了人生巅峰。
2006年,公司以1.8亿美元的资金在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装修,产值可在60亿美元以上。
紧接着第二年,钟馨稼带领他的集团去吉林省辽源市投资33亿元,计划在那里建设锂动力电池的生产基地,并计划在2011年之前投资完成。
2008年,公司研发出了充电3个小时即可行走400公里的纯电动大巴车,这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电动大巴车。

2009年,深圳市市委书记会见钟馨稼,双方就开发海天能源电动车项目达成共识。
2010年,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占据市场份额将会达到50%,年生产并销售电动汽车1000万辆到2000万辆。
照此计算,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值可在一千亿到两万亿之间!
03
钟馨稼变得有钱了,崇洋媚外开始在他的心理在作祟。
他认为自己国家能提供的经济支撑太少,于是将目光投向国外,并开始频繁和美国各大企业洽谈,争取合作的机会。

为了能让自己在国外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和许多富豪们一样,钟馨稼也搞起了慈善。
钟馨稼慷慨地拿出7000万元人民币捐献出来,不过他并没有捐献给祖国,而是捐给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他向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捐款,名义是鼓励加州大学学生,从事清洁电池方面的研究,实则是为了向美国一些表达自己的好感,以此来获取他们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合作的机会,他能从中牟利。

7000多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加州大学也非常懂得“投桃报李”,不仅授予了他院士称号,并且还在学校里建了一所以他名字为命名的教学楼。

当他向美国捐款1000万美元的消息传回国内后震惊了国人。
但他的这行为也仅仅是让人震惊而已,因为之前也有过不少中国的企业家向别国高校捐过巨款,甚至更多。
大家虽心有所芥蒂,但毕竟钱是人家自己赚的,人家爱怎么花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无权抨击。
而他说出的话,却让国人愤怒不已,寒了国人的心。
“中国的贫穷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赚的钱我怎么捐我乐意”。

想想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借着国内电池技术短缺的风口红利发家致富,不但没有多为祖国做贡献,反而给美国高校捐巨款。
然而更为过分的是,他竟然说中国的贫穷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虽说钟馨稼是研究出了好的电池,但是如果没有祖国这个良好的大环境,没有国家这些为民谋福的政策,没有国人的竞相支持,哪来他的成功呢?
是时代的福利,铸就了他的成功。而他如此忘恩负义的态度,彻底寒了国人的心。

现如今,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还在因为条件艰苦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每次看到那些报道贫困山区的新闻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许多国人都于心不忍,纷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普通老百姓尚且如此,更别说一些国内的企业家,纷纷投诉慈善行业,回报这个社会。
同样是有名的企业家,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自发家以后一直心系国人,他觉得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祖国的环境,离不开中国人民的支持。
这么多年除了经营企业外,还拿出了大部分精力投身国内的慈善事业,用他的话来说,人生两件事:

“一是做事,整个资源抓住机会,做企业赚钱,另外一件事就是做人,慈善是磨练自己的心性,让我学会做人。”
言传身教,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自从发家以来他累计捐款100多亿,为我国慈善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

古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了能力后,还要有相应的品德来支撑它,否则是走不远的。
钟馨稼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2013年,未经董事会允许,他私自挪用公款,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而后被自己的合伙人告上法庭。
经过法院审计判决,钟馨稼因非法敛财的罪行被认定属实,最终被判赔偿合伙人举报及股东们2亿元的损失。
04
饮水思源,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的道理,然而钟馨稼却没有,以至于最终落得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折腾了大半辈子,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不是中国的政策红利,如果不是政府的大力帮助,如果不是祖国的市场支撑,如果不是合作方的大力支持,钟馨稼的电池帝国何以打造?
钟馨稼没有了中国的市场,国外也看不起他。而那些真心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富豪才能够真正地被称为“企业家”,获得尊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