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王炸”类型的综艺节目,开播时火得一塌糊涂。高潮迭起、高光不断,引得观众翘首期待。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好的节目也会有成为“明日黄花”的那一天。
这8档曾经红极一时,后来又停播消失的经典综艺。在经历了各种风波之后,依旧是观众心里无法抹去的回忆。
1、《快乐大本营》
1997年7月份,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明星娱乐游戏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
自播出后,节目引起了非常不错的反响,一跃成为可以和央视《正大综艺》相抗衡的节目。
因为当时节目组还没有选好主播,而李湘刚好是湖南电台的主持人,于是暂时成为了《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
当时和李湘一起主持的男搭档,换了一波又一波,一直是不稳定的状态。
直到1998年何炅出现,和李湘成为了搭档。
两人在主持过程中默契十足,完美把控全场,让节目又一次获得了高人气。
8年之后,李湘离开了《快乐大本营》,但何炅一直陪伴节目到现在。
其实,大部分人的记忆中,《快乐大本营》是由快乐家族何炅、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和吴昕主持的。
何炅就不用说了,作为节目元老级别的主持人,他一直以风趣幽默,才华横溢、高情商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反观谢娜,在节目中一直是个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女孩,是节目搞笑担当,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维嘉的鼻子是大家一个笑点,他还爱讲冷笑话。在舞台上维嘉收敛自己的锋芒,配合谢娜主持,帮助何炅控场。
杜海涛和吴昕是最后加入的,两人分别是“闪亮新主播”的冠军和亚军。两人都喜欢“卖丑”来让观众开心。
五个人的定位分工十分明确,共同营造出精彩的节目效果。
距今为止,《快乐大本营》已经邀请过大半个娱乐圈的明星艺人,观众通过节目看到了明星艺人们真实的样子,感受到很多欢乐。
其实,《快乐大本营》的口碑一直处于两极分化的分界点。
有的观众认为,每到周六晚上,忙碌了一天之后,守在电视机前看《快乐大本营》特别放松心情,而且节目环节设计新颖,十分有趣。
有的观众则觉得节目以游戏居多,略显无聊肤浅,看节目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在2021年10月份,长达23年的《快乐大本营》突然宣布暂停播放,具体开播时间还未通知。
《快乐大本营》官方回应,目前正对节目进行全方位升级整顿。但不管怎么样,这个陪伴大家23年的节目,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相信停播只是暂时,快乐还会回来。
2、《同一首歌》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这句歌词,几乎刻进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观众DNA里。
《同一首歌》作为央视曾经的王牌节目,国民度以及热度放在当年来说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样的存在。
节目首创公益演唱会的模式,带着一大票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歌手,通过走南闯北的巡演形式异军突起。
从2000年到2010年,《同一首歌》几乎成为了明星成功与否的隐形风向。
没有在《同一首歌》登台演出过的明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红”。
由于节目太过火爆,甚至出现过观众买不到票,爬到树上去观看的演出事件。
在互联网娱乐并不发达的那些年,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收看《同一首歌》是几代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每期节目结束时,所有参演嘉宾一起携手演唱《同一首歌》的情景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树大招风,后来节目频传“天价商演费”。大量的演出费用往往需要由承办地负责,一纸“节俭令”给节目带来不小的冲击。
纠纷不断,导致《同一首歌》最终停摆,宣告这档火遍全国的节目退出历史舞台。
3、《幸运52》
《幸运52》是李咏最具代表性的节目之一。
上世纪90年代,电视中的综艺节目屈指可数,央视在没有任何的参考情况下,推出一档专属于中国民众的综艺节目-《幸运52》。
1998年11月22日,《幸运52》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正式播出。
和当下娱乐至上、光鲜亮丽的综艺相比,《幸运52》并不是简单的综艺节目,它还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这档节目是益智类的互动栏目,通过知识竞猜的方式和观众产生互动,让观众都参与到节目中。
它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这种带有较强知识性的节目,在环节的安排上很容易就变得枯燥乏味,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科普节目。
但好在有李咏坐镇主持,他说话幽默风趣、非常会活跃气氛,在当时正儿八经的央视节目中,算得上是“另类”。
也正是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让《幸运52》的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变得更强,不会让观众感到乏味无力。
这档节目在播出一年后,李咏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很多观众最喜爱的主持人之一。
奈何,在时代的浪潮下,《幸运52》并没有挺过去,随着市场的没落被淘汰。
2008年10月27日,《幸运52》停播,十年后,这档综艺的主持人李咏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但我相信,观众会永远记得这位主持人,以及这档优秀的节目。
4、《开心辞典》
2000年,一档益智类类节目在央视播出,它就是《开心辞典》。
节目的主持人叫王小丫,当年她的发型一直被吐槽“太丑”,跟“鸡窝一样”,但却不妨碍她的颜值,话说当年王小丫是真的美。
而“恭喜你,答对了”也成为王小丫的口头禅。
凭借自己的知性和知识储备,王小丫和《开心辞典》一夜爆红,每期观众支持率都在70%以上,《开心辞典》因此成了2000年的流行档节目。
《开心辞典》成了观众们茶前饭后的话题,为了能和王小丫“切磋一番”,不少人纷纷报名参赛。
就连很多明星也会来参加,比如早期的韩庚、杨紫、撒贝宁……
在节目中,选手参与答题,每答对一题,就可以获得更贵重的礼物。
选手可以在中途终止答题,答对多少就拿多少奖品,不论现场观众意见如何,就算王小丫反复确认“真的放弃吗?不后悔”,也坚决守住自己的底线。
如果想要继续作答,可以获得更多的奖品,但万一一旦答错,之前的奖品全部清零。
很多人都为了拿到最后的大奖,而功亏一篑。
因为这个节目的问题,前面都很简单,越到后面就越刁钻。
比如:
再比如:
而爱眨巴眼睛的王小丫也特别有意思,当选手给出答案时,她反复追问“你确定吗”。
而观众也总是为参赛者的进退捏了一把汗,干着急又搭不上话。
很多选手也都在她的追问之家改了答案,当然有的人很幸运改对了,也有人把原本正确的答案改错了。
也有很多人坚守自己的判断,最终抱得大奖归。
然而,不是所有的喜爱,都能飞过千山万水,一夜爆红的《开心辞典》也有落幕的一天。
虽然《开心辞典》的制片人一直解释节目改版不会有影响,但大数据面前,节目组还是败给了现实。
越来越多新观众的诉求无法满足,老观众的口味也不能一如既往,结果节目数据日渐下滑,身体状况不佳的王小丫也希望退居幕后。
最终,《开心辞典》华丽谢幕,王小丫收心休整,而那句“恭喜你,答对了”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5、《综艺大观》
1990年开播的《综艺大观》,应该是国内第一个综艺节目。
它的起源于春晚,1983年首届春晚直播后,立刻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捧。
可是春晚每年才一次,根本不够看,改革的春晚吹满大地后,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
到了1990年,央视索性以周播的形式推出《综艺大观》,满足大家嗷嗷待哺的心情。
和名字一样,《综艺大观》主打“综”和“大”,不仅综合了各艺术门类,
也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年龄段的需求,囊括了歌舞、相声、小品、杂技和魔术等节目,一经推出就引发了观赏热潮。
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观看《综艺大观》,成了不少人的美好回忆。
因为播放率高,《综艺大观》也成了春晚的练兵场,不少主持人都由此脱颖而出,例如倪萍就是靠它走向春晚,之后周涛又接过了大旗,最终享誉全国。
同时培养了不少文艺大咖,例如赵丽蓉、牛群、冯巩、郭达和潘长江等。
那时大家玩得很嗨,创作热情极其旺盛,赵本山和毛阿敏合唱过《溜溜的她》,侯耀华和葛优合作过小品《拍电视》,都让人回味无穷。
只可惜,有高潮就有低落。
1997年之后,随着地方台逐渐变成卫视,各种综艺层出不穷,老旧的《综艺大观》开始后继乏力,
多次探索整改后,效果依然差强人意,最终在2004年,因为收视率太低,被末尾淘汰。
这档启蒙式的节目,最终变成了经典回忆。
6、《百变大咖秀》
近几年最让观众怀念的就是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
这档节目是引进的西班牙综艺,以模仿秀为主。由于本土化做得好,这档节目迅速成为收视爆款。
现在的粉丝可能都很难想象,当时的明星们有多豁得出去,扮女装、化成各种妖魔鬼怪都没有艺人拒绝,反而成就了一个个经典节目。
比如王祖蓝扮演的容嬷嬷、葫芦娃已经成了经典形象。
扮女歌手黄绮珊的时候也很会抓精髓,本来毫无关联的形象完全做到了神似。
孙坚扮的冰冰也是过于惊艳。
贾玲也是男女皆可,能扮玛丽莲梦露,也能扮阿宝。
大张伟和沈凌模仿那英、王菲唱《相约九八》也是经典节目,两个人还一起演过毛阿敏。
这档综艺也推出了个组合叫“百变五侠”,由大张伟、沈凌、瞿颖、贾玲、白凯南组成,这五位明星也因为豁得出去而成为灵魂存在。
节目停播后,很多观众依然不舍,于是在停播7年后,节目组宣布将于2021年回归,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归根结底,还是现在的舆论环境和当年已经大不相同,饭圈对爱豆的维护也非常猛烈,一旦模仿了到自己的偶像可能就有大批人猛烈抨击。
所以《百变大咖秀》这样的节目也许只能是彻底告别了。
7、《超级大赢家》
作为安徽人不能不知道的节目,每周五晚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一句“超级大赢家 WINNER!”的口号唤起开心的夜晚。
而《超级大赢家》曾经也是红遍整个大中国!1999年,安徽卫视也是顶着巨大压力,使得这个满载回忆的节目诞生了。
节目有很多板块:“红人馆”每期都会请来最当红的明星来唱歌;“超级偶像”环节类似于选秀。
我还记得有个冠军女孩叫“陈丽媛”;“一字千金”,二十秒内写得准确无误,就能获得一千元的现金大奖;还有“超级游戏王”、“明星到你家”等等。
该节目开播不到半年就稳居全国收视桂冠,至今《超级大赢家》的节目单元数量及品质在同类节目中都是“一枝独秀”。
知名主持人李彬、周群、郭德纲、刘刚、李黎、王馨悦也都是从这里开始起步,从而奠定了当今主持界的名嘴基础。
2008年9月19日在播完当天一期节目后停播,一个办了将近10年,曾经红极一时的综艺节目悄然落幕。
《超级大赢家》的停播,标志着安徽卫视一个时代的结束。
8、《城市之间》
提到《城市之间》,皮妹脑海里立刻会响起经典的BGM:“shalalashalala。”
会哼唱这首主题曲的朋友们,估计你的孩子已经会打酱油了。
这个节目陪伴了两代人。
它第一次出现中国电视荧幕上,是1998年。
《城市之间》是法国1962年创办的经典节目,当年《正大综艺》的导演辛少英看到后就把这个节目引进中国,最开始的主持人是沙桐和林依轮。
两人一黑一白,一胖一瘦,一个科班出身,一个业余客串,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节目的形式也是体育比赛+综艺+宣传城市的形式,对那时的观众极具吸引力。
法国、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等国派出选手比拼项目,获得积分,
最后最终积分转化到最后一轮“勇攀高峰”的攀爬开始位置,率先登顶的队伍获得最终的胜利。
皮妹记得,每次比赛中国队在前期都能大比分领先,可是每次到了最后一项总是掉链子被外国队反超,当年看得气坏了。
遗憾的是,现在全网竟然很难找到当年节目的图片和视频了。
后来这个节目就消失了,它第二次出现是在2005年,央视推出了《城市之间》国际版,
节目形式和老版差不多,主持人换成了甄诚,吸引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关注。
新版的节目持续了近十年,随着这些年内地综艺节目兴起,这个节目的吸引力也在日益下降,2015年之后正式退出了央视的舞台。
现在的电视节目逐渐衰落,网络综艺逐渐兴起,大家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无论网综的花样如何多,恐怕很多人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感动了。
这些记忆中的节目注定铭刻进我们的记忆,从来不会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
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在看”,鼓励转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