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演艺圈就像一个大杂烩,无论是科班出身、非科班出身、爱豆、歌手、网红,任何职业的人都可以横插一脚。
正是这种现象,导致越来越多水平参差不齐的影视剧面世。
看着他们没有经过训练、夸张造作、用力过猛的演技,实在是令人一言难尽。
虽说跨行业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砸掉饭碗。
但是也有一些演员,他们曾经是搬尸工、刑警、设计师、白领,他们之前从未从事过艺术行业,而是到了而立之年才选择转行。
尽管这些人半路才出家,但是凭借刻苦的钻研精神,他们的演技还是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01、谭凯
他是项羽、是沈力、是晋献公,他就是谭凯,我国中年男配角的中坚力量。
谭凯出生在青岛的一个平凡家庭里,祖上没有一个人从事艺术行业。
只有他的外公是个手艺人,虽然退休了,但是每天还是会干些雕刻、印画的事情。
或许是受到了外公的影响,谭凯自小起就对画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高考结束后,谭凯毫不犹豫地把志愿填到了中戏的设计系。
在中戏学习了四年后,谭凯被分配到了《北京青年报》,担任广告设计师。
因为工作出色,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就从小透明做到了独自挑大梁的位置,年薪也从5位数涨到了7位数。
虽然待遇非常好,但是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好做。
为了一张封面,他常常在电脑前一思考就是一整天,通宵达旦都是常有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为了拉合作,时不时地还要应酬客户。
如此不规律的作息,也让谭凯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看着膘肥体虚的自己,谭凯觉得自己再这样下去就完蛋了。
于是,他辞了职。
辞职后的他,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
那时候《天下天天谈》栏目急需主持人,恰好节目的编导认识谭凯,就问他有没有兴趣来主持。
看着入不敷出的自己,谭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为了主持节目,他特地去考了主持证。
把一个不羁爱自由地创造者,拘束在一个一成不变地框架里,谭凯只干了半年就坚持不下去了。
离开了电视台后,一次阴差阳错的机会,他进入到了演艺圈。
这么多年来,他饰演过大大小小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前段时间,他的新戏花絮被放出。
然而就是这么一小段被虐待的花絮,就让观众见识到了谭凯的演技,就连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心疼得哭了出来。
正是他这种认真敬业、敢突破、敢尝试的精神,让他即便是在中年转行,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02、何家劲
不管是展昭的温柔还是忠肝义胆,都被何家劲饰演得淋漓尽致。
然而谁也想不到,演技如此精湛的何家劲,入行前居然是个搬尸工人。
用一个形容何家劲的前半生,那就是:苦。
父母离婚,何家劲被判给母亲,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母亲为了生计累得差点病倒。
后来,为了能替母亲减轻负担,他一边上学一边打工。
好不容易得到去英国留学的机会,却因为路费犯了难。
为了能尽快凑齐路费,他去做了搬尸工。
那里阴冷诡异,两个人同行都忍不住颤抖,何况何家劲一人?
但薪资高,为了生活只能坚持。
22岁留学归来的他,选择踏入演艺圈,然而他的身上却总是缺少运气。
同样是一部剧,同样是主演,别人火得一塌糊涂,而他却只能给别人当配角,被公司压榨。
可即便这样,他依然没有想过放弃。
终于,机会来了。
34岁的他受邀参加了《少年包青天》,凭借“展昭”这个角色红遍两岸三地。
22岁出道,34岁走红,何家劲用12年的时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苦尽甘来。
03、王挺
王挺在荧幕上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他出演的角色80%以上都是军人和警察,而他在入行前,是一位真正的刑警。
王挺1972年出生于贵州,他的父母都是贵阳市钢铁厂的工程师,但两人因为各自发展事业常年聚少离多,王挺从小跟父母同时在一块的时间几乎没有。
12岁那年,王挺的父母选择了离婚,之后他被送到了贵阳市体院学习击剑,一开始练花剑,后来改佩剑。
三年之后他能进入国家队,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进入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学习。
进了警校,他的一身运动细胞更加活跃,于是他又迷上了拳击,毕业那年他参加吉林省第11届运动会75公斤级比赛获得了拳击冠军。
这个冠军对他进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深造有很大的加持,在公安大学,他又开始练习散打,并于1991年拿到了一个全国散打邀请赛的75公斤级冠军。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海口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开始了自己的刑警生涯。
不到半年,他在一次抓捕行动中立下了个人三等功,不久被提拔为刑警队的大案组组长。那时候他才20出头,前景一片光明。
日子就这么悄然过了三年。
到了1995年,当时于荣光主演的电影《燃情狙击手》在海口取景,他送一位朋友去片场时因为形象高大、荷尔蒙爆棚而被导演相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这次触电王挺并没有当回事,回到了警局后他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不久,在一次行为中他的战友不幸牺牲,战友的离去触动了他和他老父亲。
老父亲死活不让他干刑警了,之后他被调回北京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
两年之后于荣光执导一部名为《平安事务所》的刑侦警匪片,邀请王挺出演刑警队长丁胜一角。
这部剧让王挺一下子就找到了表演的乐趣,但当他告诉父亲自己要辞职做演员时,父亲又是一通反对,之后两年他没敢再提这事。
梦想一直搁置到了1999年,此时他已经27岁,他决定不再妥协了,冒着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威胁,他毅然辞职离开了公安部,正式做起了北漂。
起初一度混得揭不开锅,直到2003年《重案六组第二部》里的他本色出演的刑警丁箭一角才让他崭露头角。
之后他凭借硬朗的形象和扎实的演技,一步步征服观众,这中间他受过无数伤,还曾在拍摄《高粱红了》时差点被炸成“太监”,但敢打敢拼的他逐渐赢得了鲜花和掌声。
04、咏梅
咏梅的跨度很大,从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职员,成了备受瞩目的国际影后。
咏梅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来在广州一家外贸公司做白领。
1995年,因为难以忍受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咏梅辞职到许戈辉的工作室上班,成了一名助理。
当时,恰好电视剧《牧云的男人》到处选角,许戈辉觉得咏梅挺适合,就推荐了她去试戏,结果顺利成为女一号。
因为是非专业出身,第一次拍戏,咏梅闹了不少笑话,经常连镜头都找不到,不过还是成功进入了影视圈。
之后,咏梅参演了不少电视剧,例如《县委书记》、《乾隆王朝》和《中国式离婚》等,一直勤勤恳恳,却始终不温不火。
咏梅的个性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坚韧又不失淡雅,她始终坚持,只要把自己做好,自有香气来。
到了2019年,49岁的咏梅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在《天长地久》中饰演女一号,这也是她首次担任女主角。
多年来的厚积薄发,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咏梅和王景春饰演的夫妻,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也没有刻意煽情的桥段,反而用极度内敛的演技,充分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一对普通夫妻的喜怒哀乐,真实又让人回味无穷。
通过此片,咏梅和王景春双双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在圈内彻底成名。
05、刘钧
提起刘钧这个名字,大概还有很多观众都不熟悉,但他之前在《乔家的儿女》里的表现却让人印象深刻。
他饰演的“乔祖望”气得观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从屏幕里拉出来暴打一顿。
演技之精湛,丝毫不逊色于那些成名多年的老戏骨。
可是谁又能想到,演技如此优秀的刘钧,曾是电业局里的一名普通电工呢?
刘钧的家境很普通,从19岁开始他就在电业局工作,虽然苦点累点,但也算是个“铁饭碗”了。
工作之余,刘钧的爱好就是艺术,渐渐地他也萌生了当演员的想法。
于是,他瞒着父母偷偷报考了影视院校。可惜没能考进北电、中戏这种名牌学校,最后只好选择了谢晋影视艺术学校。
1997年,刘钧首次登上荧幕,出演了电视剧《百年沉浮》,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之后,他又陆续参演了《康熙王朝》、《豪门惊梦》等作品。
这些年来,刘钧戏没少演,也跟不少大咖有过合作,但一直是戏红人不红。
直到2017年参演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刘钧才体验到了“大火”的滋味。
他在剧中饰演的“盛紘”堪称经典,借此迅速走红。
努力多年,刘钧总算是在圈内有了姓名。
虽然依旧有很多观众对他不了解,但以刘钧的实力,肯定不会被埋没的。
06、冯嘉怡
无可厚非,我们人人都向往一份高薪工作,成为一个明星赚最多的报酬,或许我们都有这个梦。
但偏偏有人不计报酬,就爱跑龙套的人,你听说过吗?
他就是演员冯嘉怡,被人笑称“万年配角”。
网上有传闻,冯嘉怡身家50亿,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老板。
这流言蜚语传到冯嘉怡耳中后,让他哭笑不得:“我要真有早就投资当主角了。”
其实,冯嘉怡确实没有网传的那么神,但要说身价不菲那也没说错。
就在他自己出演的《好先生》里,不是演的那个酒店经理嘛,那酒店就是他自个的。
冯嘉怡出生在北京富裕家庭,身为独子,自小锦衣玉食,结果他却一心想着演员梦,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14岁那年,冯嘉怡在父母的安排下,远赴澳洲留学。
期间,父母为了锻炼他的能力,在生活费上略显苛刻。
结果正中冯嘉怡下怀,借此给自己一个历练,一边给人洗碗一边上学,为了省钱干脆走路回家。
23岁毕业那年顺手赚了第一桶金,随后回国创业。
即使在商场上有了成就,冯嘉怡仍旧没有放弃演员梦。
直到37岁那一年,冯嘉怡等来了踏入荧幕的机会。
2006年,偶然间冯嘉怡结识了导演滕华涛,于是就给了一次机会让其饰演《双面胶》中的黑心医生“谭一刀”。
没想到冯嘉怡的演技炉火纯青,连海清都惊讶,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都这么会演戏,专业演员得多有压力。
于是冯嘉怡便顺利拿到了更多的戏份。
和海清一起拍摄《媳妇的美好时代》,以及和张嘉译合作《浮沉》。
说实话,冯嘉怡的演技碾压多少科班出身的演员。
前不久,电视剧《冰雨火》中,他饰演了一位“大毒枭”,眼神狠辣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虽然有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甚至入行前从事的工作跟演员这个职业毫不相干,但不得不承认有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
反而是有一些人,明明科班出身,演技却频频被讽。这6位演员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尽职敬业,勤勤恳恳,不骄不躁,或许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值得任何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