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早餐时都会吃一个鸡蛋,有时是水煮蛋,有时是煎蛋,也可能是荷包蛋。
一般来说,如果早上时间比较多,不少人还是更愿意吃荷包蛋。
荷包蛋的口感比较鲜嫩,并且制作起来比较简单,与其他食材搭配在一起,营养又美味。
但别看荷包蛋做起来简单,却有许多小技巧,如果不知道技巧,荷包蛋根本就无法成型,一不小心就会做成蛋花汤。
那么水煮荷包蛋到底要怎么制作,才能保证不散呢?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挑选新鲜的鸡蛋
做水煮荷包蛋时,最好要用新鲜的鸡蛋来制作,新鲜的荷包蛋,蛋黄和蛋白没那么容易散。
那么怎么才能挑选到新鲜的荷包蛋呢?在购买鸡蛋时用手摇晃鸡蛋,如果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晃动,说明鸡蛋很新鲜。
如果感觉到蛋白在撞击蛋壳,那么说明蛋清已经比较稀了,存放的时间过久,最好不要购买。
2、清洗干净蛋壳
蛋壳外都有一些细菌或是污垢,这些脏东西店家是不会帮我们清理干净的。
但如果不清理干净,我们在打碎鸡蛋的时候,这些脏东西会顺着蛋清流入碗内。
因此我们最好先把鸡蛋壳清洗干净,再开始制作荷包蛋。
在清洗荷包蛋时,可以使用淡盐水来搓洗鸡蛋表面,这样可以把蛋壳清洗得更为干净。
但要注意吃多少个就洗多少个,清洗之后,蛋壳的保护膜会被破坏掉,鸡蛋容易变质,所以最好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清洗了再存放。
3、不要直接下锅
有的人为了图方便,会直接把鸡蛋打入锅内,但我们在打入鸡蛋时,鸡蛋是没有缓冲力的。
而锅内有比较多的水,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鸡蛋刚刚打入锅内就会松散,无法成型,所以我们最好不要直接把鸡蛋打入水中。
最好先把鸡蛋打入碗内,然后从碗内慢慢地把鸡蛋滑入锅内,这样阻力比较小,鸡蛋相对来说会更加完整。
4、加盐
把水烧开之后,可以在水内加一点点食用盐,食用盐可以让水的浓度变大,避免鸡蛋进入锅内之后会变得松散。
同时可以让荷包蛋更为入味,吃起来更为可口。
5、不要滚水下锅
想要鸡蛋成型,那么在下锅时,水一定是不能翻滚的,滚水很容易把鸡蛋冲散,但也不能温水就下锅。
温水下锅会使得鸡蛋无法第一时间凝固,也容易松散,那么应该什么时候下锅呢?
应该先把水烧开水后关火,等到锅内的水不再沸腾之后,把鸡蛋滑入锅内。
随后盖上盖子焖几分钟,让蛋液凝固,这样再烹煮就不会松散了。
6、小火定型
等荷包蛋的蛋液凝固之后,再重新开火把荷包蛋煮熟,但这种时候要记住一定要全程小火。
火候太大,容易把荷包蛋煮得过老,没有鲜嫩的口感。
另外也不要煮太长的时间,一般来说,焖1分钟,小火煮3分钟荷包蛋,差不多就熟了,如果想吃溏心蛋,那么更要缩短烹饪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