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胃肠道功能就会变差,会影响到消化和吸收。饮食方面不注意,很可能会导致肠胃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晚饭的时候,很多老年人怕身体不消化,干脆不吃晚饭,或者吃的食物种类很单一。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
那么,老年人在晚餐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就让我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注意晚餐的食量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而降低,同时也会出现三高、冠心病、肠胃等慢性病。
晚饭也不宜吃太多,老年人肠胃功能弱,贪图一时口欲,吃完后积食可是很难受的。
二、注意晚餐的时间
老年人的晚饭最好是在下午五点到六点间。如果晚饭时间太晚,那么在代谢的时候,体内的钙质就无法消化吸收,容易出现结晶,造成营养不良、结石,并且容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三、晚餐注意饮食的选择
老年人在晚饭中尽量避免甜食、肉类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吃太多肉会给消化系统增加很大负担,会导致身体难以消化这些食物,增加便秘风险。要多吃新鲜蔬菜,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朋友不宜吃沙拉等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胃部引发不适。
四、高品质的碳水摄入
许多老人在晚饭时不吃主食,以为主食会增加肠胃负担,这是不对的。美国《Diabetes Care》杂志在2022年9月29日发布了一份关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死亡率的研究报告。
研究发现:在晚餐中摄入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能有效减少原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如果你把你的晚餐中的精制碳水改为高质量的碳水,那么你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死亡的危险又会发生什么改变呢?分析结果是:在晚餐中,以高质量的碳水代替低质量的碳水,可有效减少老年人群体19%的死亡率。
在正餐中摄取较少的碳水化合物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危险,而在正餐中摄取较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则会有效降低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危险。这项研究也指出,碳水摄取的时间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晚餐时摄入高质量的碳水优于早午餐阶段。
至于有些老年人习惯的“不吃晚饭”就更不可取了,首先会没有足够供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遇到换季、细菌侵袭就更容易生病;其次会造成脂肪大量分解,类似于女性热衷的“减肥”,偶尔不吃倒无大碍,但长此以往,会对肝脏、肾等器官造成很大损伤。
老年人吃饭相关的习惯也要多加注意,比如不要吃得太快,也不要喝酒抽烟,或者喝太多的水,以免冲淡胃液。
另外,一些喜欢锻炼的老人,晚饭后最好不要做太多的运动。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仅会造成胃下垂,还会造成体内的血液供给不足,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对身体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