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综艺向来都是一块“香饽饽”,但观众也会喜新厌旧,当初再香的饽饽,吃得久了也会厌烦、也会腻。
所以,综艺节目大浪淘沙、推陈出新,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
然而有的节目不断求变,却缺乏真正意义的创新,最后求变不成,反而被流量裹挟,越来越不得人心。
不少曾经创下极强口碑的热门综艺节目,近几年也走上了下坡路,甚至很多连续播出多年的综艺也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
一、《中国好声音》
2022年的《中国好声音》有多难看?
就连导师都要出来吐槽:“好声音烂东西。”
这届好声音播出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先是导师廖昌永请假退出录制,后是紧急救场的李玟和节目组摩擦不断。
联想当初陈奕迅曾吐槽“好声音有内幕”,很难不让人质疑,导师和节目组的矛盾。
而两位导师的后续行为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离开《中国好声音》后,廖昌永立马去了别的节目。
还跑去宁夏、张家界参加了活动,被当初请辞的借口啪啪打脸。
而李玟则被曝节目录制中当场发飙,73分的学员留下,自己88.3分的高分学员却被淘汰,换了哪个导师都接受不了。
整期《中国好声音》下来,大家只记得导师和节目组那点幺蛾子了,愣是一个学员没记住。
一个唱歌节目,生生变成了导师吵架节目。
靠吵架搏噱头,靠骂战拉收视,最终“求仁得仁”,以4.2低分“完美”收官。
作为堪称“现象级”的音乐综艺,《中国好声音》当初播出时可谓万人空巷。
大街小巷的屏幕里轮番滚动第一季的比赛现场。
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听见音箱里播放“爱要坦荡荡”、“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
除了高收视率,好声音也实打实地捧红了不少明星。
梁博、张碧晨、周深、袁娅维、吉克隽逸,如今都是音乐圈独当一面的人物。
要说辉煌,鲜少有音综比得过《好声音》,要说没落,也没有同类型音综比得上它。
《中国好声音》最开始打的旗号就是国民度。
在这个舞台上,你能看见各种草根选手,但不知从何时起,草根歌手不见了。
登上舞台的全是音乐学院的学生,颜值出众、气质优越。
与其说是“草根舞台”,现在的《中国好声音》倒更像是各大音乐学院教学实力的pk赛场。
收视率暴跌,口碑崩坏,黑幕不断,当选秀变成内定,当噱头大于实质。
《中国好声音》真的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吗?
二、《非诚勿扰》
如果说《中国好声音》是越办越差,《非诚勿扰》就是越来越倒胃口了。
2010年,一档相亲类节目横空出世,在遍地皆是“剩男剩女”的时代,《非诚勿扰》甫一上线,就引发了全民关注。
而在当年,女嘉宾马诺凭借一句“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不但让节目关注度飙升,更是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暴中心。
之后,马诺本人遭到了网友铺天盖地的攻击和谩骂,很多人对这位“拜金女”的三观嗤之以鼻。
不仅如此,马诺的正常生活也受到影响,彼时,但凡出门,她都会被立即认出,被路人指指点点。
而马诺的事业还因此蒙上阴影,被央媒点名,被电影抛弃,甚至被封杀。
可是多年后,当马诺道出背后真相时,却叫人大跌眼镜。
按照马诺的说法,其实自己根本不是什么拜金女,这一切都是主办方为了博眼球的有意安排。
明明已经被戳穿,节目组却丝毫没有作罢的意思。
之后,有关《非诚勿扰》就是在“演剧本”的爆料越来越多。
比如,有男嘉宾曾公开爆出到节目组的第一天,自己就被告知“只要按照剧本演,就能拿到5000到10000的酬劳。”
再比如,摔跤运动员余燕本着“找对象”的真实目的,来到《非诚勿扰》,一站就是56集。
或许是节目组不愿让余燕继续留在台上,后来,直接安排了一位男生和她“牵手成功”,可是一下台,对方立马就提出了“分手”。
至此,大家才蓦然发现,自己对着电视机看得聚精会神,结果是被耍了都不知道。
黑料如此之多,《非诚勿扰》自然成了广大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可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即使这样,该节目依然在苟延残喘。
今年4月,《非诚勿扰》再次如期播出,作为一档综艺,其“顽强”的生命力不得不让人叹服。
三、《欢乐喜剧人》
《欢乐喜剧人》作为国产头部喜剧综艺,其实也遭遇到了瓶颈,近年来口碑持续走低,已经进入了一个困局。
《欢乐喜剧人》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喜剧人的青黄不接,喜剧人的水准一季不如一季,找不到有能力的喜剧选手,在喜剧内容方面自然也质量下降,观众也就越来越笑不出来了。
先看下《欢乐喜剧人》第七季的海报。
海报中除了最下面三位郭德纲、宋小宝和岳云鹏之外,其他人基本都算不上是喜剧人。而且这三位还都不是选手,只是担任召集人和带教老师的身份。
这一季的欢乐人分别是纯情阿伟、范湉湉、李艺彤、欧弟、秦霄贤、熊梓淇、张大大、李雪琴。
可以看到,这一季的选手里面,除了德云社的秦霄贤,其他都不是什么喜剧人,基本都是跨界过来的,搞喜剧脱口秀的李雪琴,还只是欢乐领队人,并不算是选手。
选一堆不是搞喜剧的人来参加《欢乐喜剧人》,单纯从选手阵容来看,就已经感觉到有些苟延残喘的意味了。
在2020年也曾有一档跨界喜剧节目,那就是有李诞、谢娜和沈腾担任导师的喜剧创演艺能秀《笑起来真好看》,也是让其他艺人来跨界演喜剧,
但事实证明,喜剧并不是谁都可以演,想要跨界成为喜剧人还是很有难度的。
《欢乐喜剧人》第七季为了可以让新人可以更适应喜剧,在节目规则方面也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创新。
在第一期节目中,为了让欢乐人适应喜剧的氛围,带所有选手去了刘老根大舞台,到真正的剧场去表演。
新人选手分别和一些喜剧艺人搭档合作,共同来完成一些喜剧作品。
从首期选手在刘老根大舞台表演的喜剧节目来看,效果也并不是很好。
按理说新人选手是主角,但在舞台上,主要的笑点还是要靠专业的喜剧人配角来提供。
当然也不排除在和喜剧人合作的过程中,这一季《欢乐喜剧人》可以诞生出一位喜剧界的新星,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四、《演员的诞生》
在与袁立开撕之前,《演员的诞生》可谓高潮迭起,号称“同时段收视率第一”、“腾讯视频平台正片播放量综艺榜第一”、“热搜榜第一”、“话题榜第一”。
演员的诞生官微还趁机来了一番自我表扬:“心无旁骛,专注表演。”“不负舞台,不负你!”
然而,自12月9日播出袁立那期之后,黑幕不断曝光,舆情急转直下。
诸如结果内定、胡乱剪辑、观众投票造假、评委对空气点评等,不仅让“心无旁骛,专注表演”、“不负舞台,不负你”成了莫大的讽刺,更导致观众对其观感越来越恶心!
如今《演员的诞生》豆瓣评分已经跌至5.4,相比前几天的5.6再度出现下滑,我们来看看大家是如何评价这档综艺的。
现在看来,在袁立一开始怒批《演员的诞生》节目组胡乱剪辑,把自己剪成了“精神病”之时,
如果浙江卫视就能第一时间站出来认错道歉,就不至于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然而,浙江卫视仗着自身的平台优势,根本不把袁立这样一个已经远离娱乐圈的演员(过气演员)放在眼里。
既不出面解释,更无一丝歉意,结果彻底惹怒了袁立和广大网友,也把自己弄成了舞台上被审判的小丑。
为了扭转形象,浙江卫视企图另辟蹊径,把《演员的诞生》的导师、演员推荐人、指导老师和一些晋级演员召集起来,搞了个滑天下之大稽的宣誓仪式!
如果宣誓有用,世间为何还有那么多男女离婚?如果宣誓有用,奥运会上为何还有那么多丑闻?
一个综艺节目居然要用宣誓来挽救形象,可见节目组是何等的心虚!
除了集体宣誓之外,《演员的诞生》节目组还邀请梁朝伟、孙俪、陈建斌、吴君如、陈可辛等大咖前来助阵。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节目来说,试图靠几位大咖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果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根据CSM统计的实时收视率,最新一期《演员的诞生》播出后,最高收视率在0.51%左右浮动,不仅距前几期相差甚远,较上期1.063%的收视率也下跌了50%!
看来,民意不可欺,观众不可侮啊!《演员的诞生》还能硬撑到几时?
五、《最强大脑》
在2014年的时候江苏卫视推出一档名叫《最强综艺》的节目,随后一举成为了整个综艺界的黑马成为无数观众的心头好。
并且在第一季播出的时候,总决赛更是创下了2.74%的收视率和10.42%的收视率数据。
而这档节目以少见的“智力比赛”作为卖点,让无数的观众都跟着体验了一把高智商的感觉。
然而随着这档节目的越办越多它的口碑也是止不住地下滑,尤其是办到第八第九季的时候更是几乎一片骂声。
无数的网友纷纷喊话“节目停播”,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创新。
从最初节目开始的时候,就主要以选手之间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大脑读写能力进行比赛,而直到现在为止这种模式依旧没有太大改变。
同时现今的赛制开始变得越发不公平起来,
比如在第九季的时候就加入了一些道具,这些道具可以将队友复活或者复制别人的道具。
本来这些道具的出现应该是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但是选手们要获得道具竟然完全不是靠脑力,反而是谁喊得快谁就有优先选择权。
这种完全和脑子无关但是又决定比赛走向的东西,可以说真的是极大地破坏了公平性。
而且在选角方面也是一季不如一季了,曾经的《最强大脑》可以说是牛人辈出,
而现今的选手几乎就是“网红聚集地”,什么“校园十佳歌手”“书法比赛第三名”等。
这些头衔虽然也可以说是优秀,但是和“最强大脑”这个名字却是怎么都沾不上边。
同时这后面的几季节目更是状况频发,尤其是关于“黑幕”的问题更是让无数人都争论不休。
于是当一个比拼脑力能力的节目开始娱乐化大众化之后,那么这档节目也就早已失去了它最初的意义。
也难怪《最强大脑》现今会口碑崩塌收视暴跌了。
六、《王牌对王牌》
在国内众多的综艺节目中,《王牌对王牌》靠着沈腾,贾玲两大喜剧演员的帮助,成为了今年最火的综艺节目,收视率都超过了《快本》。
但收视率上升的同时,口碑却不断下滑,也让很多人怀疑《王牌》节目的编剧是不是江郎才尽了,最近几期只能靠“怀旧”让节目苟延残喘下去。
在《王牌》的前几季的结尾,节目组一般都会邀请一些过去经典电视剧的剧组来制造“怀旧”。
而这种情况也让很多80后,90后的观众感觉很惊喜,那些被邀请的剧组都是陪伴他们成长的经典之作。
没想到在今年的几期节目,《王牌》剧组居然连续几期的内容都是“怀旧”。
《欢天喜地七仙女》,《上错花轿嫁对郎》,《士兵突击》,《武林外传》《还珠格格》等等,这些剧组接二连三出现在《王牌》上,逐渐引发观众的不满。
尤其是最近两期的《上错花轿嫁对郎》与《欢天喜地七仙女》,打着“怀旧”的噱头,
结果真正留给两个剧组的镜头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其实《王牌对王牌》今年这一季的内容已经与过去有很大变化。
前面几季观众讨论的都是节目中的游戏内容,以及演员的表现,但今年观众讨论的话题都集中在各种炒作上。
如邀请的嘉宾不认识王一博,章子怡怀疑有剧本等等,完全是娱乐圈使用次数最多的炒作套路。
观众对于《王牌对王牌》的评价也是清一色的吐槽,有网友表示“现在王牌对王牌是综艺排行第一,在评论区却一无是处”;
还有网友怒喷《王牌》剧组,冲不到就弄一个某某剧组冲去,明明都是十几年没联系的人,重聚在一起也都是虚情假意,
舞台上看着是关系很好,下了舞台连联系方式都没有,尽忽略观众。
同时每一次王牌请来的剧组都有大问题,每一个剧组的主角似乎都没来,
像《欢天喜地七仙女》缺了一个霍思燕,《上错花轿嫁对郎》缺了一个沙溢,《武林外传》也少了一个沙溢。
搞不明白连主演都没来齐,如何能让观众真正怀旧呢?
物极必反,任何一档综艺节目都不可能一直火下去,观众都是有审美疲劳的。
就像是《快本》一样,收视率被《王牌》超过,不是说节目质量不行,而是观众不感兴趣了,
而早期综艺中最火的《极限挑战》同样如此。
《王牌对王牌》很有可能也会如其他曾大火锅的综艺一样,面临无法再吸引观众的情况。
结语:
这些综艺都曾辉煌过,但最后都难逃没落的命运。
真人秀的重点在“真”,一旦有了剧本,或者故步自封不肯创新,结果必然是一季不如一季。
好综艺越来越少,真人秀也越来越假,大家还有没有值得推荐的宝藏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