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他对14岁的小妾说:你只管传宗接代,我爱的是夫人


1914年,阎锡山在岳父的安排下纳了一名小妾,新婚之夜,当他看到年轻貌美的小妾时,却说:你只管传宗接代,家里不会亏待你的,而我最爱的是夫人,你以后生的孩子都只能管夫人叫妈!

 
在那个年代,有权有势的人很多都是妻妾成群,此时的阎锡山虽然还没有成为独霸一方的“山西王”,却也是手握兵权的山西督军,纳妾对于别的男人来说都是求子不得的美事,但他偏偏钟情于自己的原配夫人徐竹清,即便被父亲和岳父强逼着他迎娶了这个小妾,他也决不允许小妾将来跟夫人争宠,所以才在新婚之时说出了这番伤人的话。
 
-1-
 
徐竹青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在21岁应该嫁人的年龄,家人把她许配给了年仅15岁的阎锡山。尽管她年长阎锡山6岁,但阎锡山却毫不在意,他觉得妻子温婉贤惠,把家中内外事务都打理得十分得体,是个难得的好妻子。他对妻子十分疼爱,从来没有跟她红过脸,吵过架。
 
后来阎锡山和父亲因为投资失败,债台高筑,只能丢下家中的一切逃到外地去了,徐竹青非但没有怨恨丈夫,还留在家中悉心照料生病的婆婆,劝慰阎锡山不用惦记家里,更不要气馁,找机会东山再起。阎锡山为此感动不已,还和身边的人说: “我阎锡山何德何能,竟得此贤妻!”
 
没有后顾之忧的阎锡山,很快在山西太原站稳了脚跟,但他却把自己事业上的成就都归功于妻子,对妻子是又敬又爱,甚至结婚许多年,妻子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他也从不责怪,哪怕被老父亲骂得狗血淋头,在妻子面前他也是和颜悦色、百般疼爱。
 
直到阎锡山30岁时,两个人还没有生孩子,徐竹青彻底慌了,私底下找了不少名医,各种偏方都试过了,却始终没有成效。阎锡山看着妻子每日吃药遭罪,十分心疼,于是带着她去医院做了检查。
 
而检查结果一出来,却让徐竹青痛不欲生,她没有生育能力,根本无法为阎家传宗接代,无助的她只能抱着丈夫嚎啕痛哭,阎锡山却心疼地安慰着她:没有孩子也没什么的,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阎锡山毕竟是留过洋回来的,思想开明,没孩子或许是遗憾,但他觉得妻子更重要,所以跟妻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恩爱。
 
但老父亲却等不及抱孙子,天天骂阎锡山不孝顺,断了老阎家的香火,父亲还自作主张地要给阎锡山纳妾,阎锡山却说什么都不同意纳妾,他绝对不能做出有负于妻子的事。
 
徐竹青此时却动摇了,看着阎家要为自己断了香火,看着丈夫担负着不孝的骂名,她实在不忍心。最后还是徐竹青的父亲出面,为阎锡山挑选了年仅14岁年轻貌美的许兰森做妾氏。

 
阎锡山本来是不同意的,但双方父母长辈都出面劝说,妻子也一直因为不能为阎家传宗接代而自责,最终阎锡山只能妥协了,但他必须要保障妻子在家中的地位,免得小妾将来生了孩子,仗着子嗣争宠。
所以他要求小妾许兰森,必须改姓徐,以妻妹的身份嫁过来,过门后,家中大小事务仍由妻子掌管,自己与小妾不住在一起,小妾所生的孩子只能管徐竹青叫妈,管徐兰森叫姨。
 
结果二人的新婚之夜,阎锡山不忍妻子难过,回到了她的房中,徐竹青怎么会不懂他的心意,但还得忍痛劝他去小妾的房中。
 
当阎锡山看到年轻貌美的小妾时,眼中没有半分欣喜,而是直截了当地说:你只管传宗接代,家里不会亏待你的,而我最爱的是夫人,你以后生的孩子都只能管夫人叫妈!
 
14岁的徐兰森尽管年轻,却也懂得他话中的含义,自己不过是他们家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她心中委屈,但又能怎么样呢!

 
徐兰森的肚子也十分争气,嫁进门几年就给阎锡山生下了5个儿女,孩子们都管徐竹青叫娘,徐竹青也待他们视如己出,十分疼爱,此时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徐兰森的内心是悲苦的,丈夫是徐竹青的,自己生的孩子也都是徐竹青的。看着他们夫妻恩爱,孩子们承欢膝下,自己在这个家仿佛是多余的。
 
直到1930年,阎锡山打了败仗,徐兰森带着奶妈和最小的两个孩子,跟着阎锡山逃亡到了大连,徐竹青则留在家中照顾已经年迈的公婆。
 
这段时间的生活,让徐兰森觉得这才是个家,阎锡山不在的时候,她还让两个孩子偷偷管她叫娘。
 
等灾祸平息后,阎锡山带着她们回来了,徐竹青却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喊徐兰森“娘”,徐竹青觉得一定是阎锡山在外面时,跟徐兰森过得其乐融融,他才不顾家规,让孩子们改口的,于是怒气冲冲地去找阎锡山质问。

 
本就打了败仗、仕途失意的阎锡山,在听到徐竹青竟然只为了叫"娘“的这种小事来跟自己吵闹,他就不耐烦地说了句:她本来就是他们的娘,叫一声怎么了?
 
但徐竹青听到这话,却如遭五雷轰顶,觉得丈夫这话戳痛了自己,自己本来就不是那些孩子的娘,自己根本就生不出来孩子。她冷冷地看了眼阎锡山,不再说什么转头回了房间,第二天她就负气回到了老家。几十年的恩爱夫妻,就因为小孩子的一句“娘” 而被瓦解了,正式开始了分居异地的生活。
 
徐兰森开始打理家中内外的事务,也算与孩子们过上了一段亲子时光。阎锡山经常在外忙碌,一有空就跑回老家,陪徐竹青住上一段时间,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呵护,慢慢地两人关系也有了缓和。
阎锡山曾在日记中写道:”想对得起父母,易,想对得起妻子,难!”可见他对徐竹青确实用情很深。

 
而徐兰森当家作主没几年就早早的过世了,她始终是不被爱,且多余的那个,尽管她比阎锡山和徐竹青小了十几、二十岁,她却是走得最早的一个。她死后,阎锡山发的讣告也只有短短几个字: 脑溢血突发而亡。
也许从她嫁入阎家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她是多余的那一个,到死都没有被真的爱过。
 
后来时局动荡,阎锡山把五个孩子都送去了美国,而自己则带着徐竹青去了台湾,或许在阎锡山的眼里,小妾和五个孩子都是为了阎家传宗接代,只有徐竹青才是一生挚爱。两个人又相伴了十几年,在先后离开人世后,又被合葬在一起。
 
当时民国的大军阀们都是妻妾成群,而“山西王”阎锡山这一生却只能爱一个女人,即便多来了一个,他也只能亏欠,这一生他从不敢有负于徐竹青,却亏欠徐兰森太多、太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