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为什么外国人永远读不懂中国,更读不懂中国人。

  为八卦男女开专场
  痴男怨女几时能休,又有几人得意几人愁?

  古今多少痴儿女,
  几人逍遥几人醉。
  朦胧眼中全是情,
  半梦半醒最是痴。
  夜已凉,梦未醒。
  求不得是苦,
  放不下是怨。
  相思最属不得已,
  痴到深处最无话。
  至亲至疏,
  至情至怨。
  见不得,却挥不去。
  不能想,却忘不掉。
  放得下,却输不起。
  已无泪,最是想醉。
  百转柔肠,心有千千结。
  方是爱过。

  多少青春匆匆的流过,最不少离别,最不多的是酒。曾经想找一抹颜色,涂满整个青春的天空。曾想把你的心填的满满的,把我的名字写满每一处你过往的点点滴滴。不曾想那颜色是那么红,眼泪冲刷着它往下滴,一滴一滴都在心里,化作那心头血。你的心满满的,我的心却空空的。白桦树上刻下的名字啊,春已不在了,鸟也飞走了,你还骄傲什么呢?
  痴什么?青春已然不在。怨什么?时间不会回头。一切都是上天开的玩笑,他也爱八卦,乐的看人世间一场场悲欢离合,喜见人五味杂陈。一切不过源于一个错误,时间上的一点小错误。你{女人}的青春正在怒放,而我{男人}的青春还含苞待放。曾经的你拥有那么那么多,而我拥有那么那么少。曾经你想的那么那么多,而我想的那么那么少。你的青春已经枯萎,而我的似乎还未开始。是你教会我,能不能活得现实些,别那么幼稚。当你已然枯萎,而我却正是青春好时候。我拥有那么那么多,你却腰已成圈,胸已成片,除了年纪啥都没有了。又是你在我耳边叮嘱,别那么现实,想想过去,念念旧情。我不要,我还没有年轻过,为何要陪你一起在烂泥里沤肥,我也要青春一回,我也要绽放。你我不过是上天编排的一出戏,一出暑期档电视剧。你我一生一世的演下去,他一出一出的看下去。我就想问他,你腻不腻,你累不累。能有点新花样吗?

  不针对任何人,也不针对本楼主。只是你若痛快了,给你找点不痛快。你若不痛快,我再拿小针扎扎。
  
  若有来世,不问因果,不求志得意满,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再遇你一次。
  码字太慢,今天码了1200,明天再码1200估计能更一节了。
  全球化是否逆转
  楼主的答案就是,是也不是。不懂?没有关系,有楼主。其实这不是第一回全球化,也不会是最后一回。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在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美国于1894年超过英国,成为居世界第一位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到1913年时,不仅美国,德国的工业产值也超过了英国。1913年时,工业产值占世界比重分别为:英国 14.1%美国 38%德国 15.7%法国 6.4%沙俄 4.7%日本1%。而此时的问题是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英国已越来越无力领导世界的情况下,它还一味维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占有着大量和其国力不匹配的资源。
  终于德国的中二少年威廉二世决定干他一梭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各个都独领风骚百年,怎么得也该轮到杂家了吧。结果就在两方撕的精疲力尽时,美国加入战局,结果就没有了悬念。其实美国有美国的考量,如果过早加入战局,胜利方如果战后统合欧洲的资源,那可能会出现一个类似现在欧盟的超主权组织,那对心里盘算着九五大位的美国显然是不利的。所以一定要让双方流尽鲜血,心里才是欢喜。那为什么美国不加入德国一起放倒英国这大哥呢?因为德国曾搞过一个类似现在一路一带的计划,核心就是打通大陆交通贸易线,用陆权接替海权。德国3b计划是指德国人希望并计划修建一条从德国首都柏林到土耳其属地美索不达米亚巴格达的铁路,路线为柏林—拜占廷[伊斯坦布尔]—巴格达,其开头字母都为B,因此称为3B计划。那个时候的巴格达还属于奥斯曼土耳其,鉴于一战期间德国和土耳其的盟国关系,还有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同盟关系,修建一条从柏林通往巴格达的铁路,从政治上讲是没有什么障碍的。如果德国战胜,3B计划一旦落实,美国就没戏唱了。美国跟英国争海权,起码还能争一争。德国搞大陆计划,对偏安一隅的美国来说,人家没打算带你玩啊。那你说美国的屁股应该做到那一边?
  一战结束后,美国想利用非战争手段上位。于是美元跟英磅干上了,但没想到英磅跟英国一样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美元并没能取代英镑的地位。大量的美元回流美国推高了股市和资产价格,又导致了后来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1929年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轮全球化开始逆转。各国各拉各的小伙伴,组织了英镑区,法郎区,美元区,在圈子之外实行贸易壁垒。例如英国1931年组织的英镑集团,后来1939年9月发展为英镑区,其本质是英国剥削和控制区内各国的工具,也是英国对抗美帝的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武器。这是要逼疯德日,他们可没有小伙伴陪他们划小圈子。于是为了获得原材料来源地和市场,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侵占了中国东北。德国也在欧洲也一样没闲着,最终在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你看这两个时间点,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现在这轮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确实开始逆转。如果当年奥巴马的制造业回流还仅仅是嘴上喊一喊,实质上美国对全球化还是孤立主义还是犹豫不定的话。那么随着床铺当选,美国已经下定了决心。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对维持全球利益越来越力不从心,而全球化带给美国的坏处正在超过为美国带来的好处。虽然在美国有不少全球化的收益者,比如传媒和影视公司,大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反对逆转全球化,反对床铺。但是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清醒的认识到,有没有工作远比有没有普世更重要,就连向来不干政的军方也一反常态,旗帜鲜明的支持床铺。所以楼主说这轮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确实是逆转了。为什么楼主又说不是呢?
  美国主导的这轮全球化确实逆转了,但中国主导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啊。为什么地球一哥总是喜欢搞全球化?全球化到底是什么?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体系越来越复杂,谁能拥有最长最复杂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谁就是世界霸主。而全球化就是能让其主导者,拥有和控制超过其国家边疆的资源,人力。使其卷入主导国的工业体系,成为主导国力量基石的一部分。但事情总有两面性,维持全球化是要有代价的,特别是仆从国不一定心甘情愿的永远愿意围着你的工业体系打转。
  中国拥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但随着中国的继续发展,势必要转移部分的低档产业出去,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承载力毕竟是有限的,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用工荒,还要大量的非法黑工存在。随着产业升级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估计中国可能向外迁移8000万个低端工作岗位。中国的一路一带不仅仅是要将中国的货物运出去,将外国的商品运回来。更重要的是要将部分国家卷入中国主导的工业体系之中,成为中国力量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目的不同,会又小摩擦,但不会有大冲突。因为实质上两国各有所需。美国回流工业产业和工作岗位需要时间,更需要中国配合不捣乱。中国也需要美国配合,少搅和沿线国家,给中国整合提供好的外部环境。至于双方做什么样的妥协什么样的交换,咱们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轮全球化退朝,几家欢喜几家愁,世界经济必定要动荡一阵子。德法挟欧盟自重自然不必说。美国回美洲后花园也挺宽敞。中国在推一路一带,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圈子,东盟,阿盟,非盟之类的。而英国脱欧,不过是因为既然全球化退去,要组小圈子,为何不抱条粗大腿?脱欧又和中国极速拉近关系,甚至给中国送上一血也就比较好理解了。上轮去全球化受伤最重的是德日,这轮受伤最重的是韩日。床铺当选的消息一出,韩日股市既迎来了大跌。他们看似强大,其实不过是核心工业国的外围打工仔。他们没有足够的政治地缘实力去组织和主导一个属于自己的经贸体系和工业体系。核心国给其提供核心技术和市场,就像给奶牛喂饲料,而需要你报之以牛奶。而现在美国说他身子虚,不要牛奶,要吃牛肉补一补,结果就要悲剧了。英国主导全球化时,搞过英日联盟,后来日本被抛弃了。现在的美日联盟,眼看又要被美国抛弃了。这真是宿命啊,所以现在看中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独立自主是多么的必要。对中国来说,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要防止韩日向上一轮去全球化的德日一样发神经。做好准备,防止韩日在朝鲜半岛和东海搞事情。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道理很简单啊,是明确发信号给美国,我是条看门狗,而且很重要很有用,不是肉狗,千万别把我架上火锅。然而,现在看美国已经穷凶极恶,见谁都想咬一口,他们的命运堪忧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