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过猛的“中产阶级教育”
其实说到教育,永远都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先不谈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不同地区教育理念差异大。不同社会环境的人面对的具体问题是不一样的,低收入家庭教育方面最大的问题在于投入不够,不仅仅是经济投入不够,难以获得较好的师资。更重要因为繁忙的工作,父母对孩子成长投入的精力也不够,又受制于本身素质水平的限制,难以给孩子未来的发展规划一个方向。中产阶级的教育情况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人理想中的教育模式,更好的收入带来的就是更好的师资和花样繁多的复习和特长班。但是这些真的有用吗?
中产阶级投入教育经费往往不计成本,都希望孩子都受最好的教育,长大以后不仅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更可以突破自己的阶级,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可是成功不是教育的结果,成功是成长的结果。虽然教育也能帮助人成长,但它绝不是全部。为了教育而教育,反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在教育投入上,用力过猛,结果适得其反。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孩子比较叛逆不想上学就喜欢电子游戏,他爸爸什么都没有说。还表示支持,赞助了一家电竞中心不少钱,让他儿子进电竞中心跟队训练。电竞中心没有休息,一周七天,一天十个钟头。除了上机训练,就是研究讨论战术配合。没出两个礼拜,他儿子就找他爸爸,跟他爸说:“你还是送我回去上学吧,我想我不是这块料。我再也不想玩那游戏了。”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有很多,但是不管多么美好的东西要毁了它也很简单,就是把它变成“工作”。而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在把受“教育”变成孩子的“工作”强压给孩子。求知和艺术本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却没有变成爱好,而是变成了“工作”。很多网友可能也是这么过来的,书山题海中熬出来的,特长班里练出来的。可是你问问他们,离开学校以后,可以不干这项“工作”了以后,有几个人还买过一本正经的书,又有几个拿起过画笔再画过一幅画,捧着琴练过一首新曲子?更多人的反应是看着它们都恶心,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用力过猛造成的。受教育和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学校教育只是人一生之中受到教育的一部分,学习更是贯穿人的一生。学校学习到的内容起码九成你毕业以后是用不到的,你需要用到的知识也好技能也好九成是在离开学校以后后天学习到的。而很多人因为把“学习”当成了一份“工作”而彻底丧失了再学习的能力,甚至对此非常的厌恶。孩子的家长一心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断的加料。结果确实赢在了起跑线,只是离开了起跑线半路就抛了锚。命运眷顾的,可能有良师益友搭救你,带你走向成功的彼岸。还有很多,这一抛锚可能就是一辈子,再也没有什么成长可言了。
成才是一个问题,那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呢?是面面俱到,还是独挡一面?中产阶级提倡素质教育,受教育不仅仅应该是为了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涵,懂得欣赏这个世界美的东西。可是在实际过程中,又完全背离了初心。若是想要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才,那么需要的就是专注。很多成名之人,除了自己的专注的东西之外剩下的通通都很槽糕。甚至连学都没有上完,但这重要吗?除了自己专注的领域之外,学那么些东西干什么?浪费精力而已,不疯魔不成活,拉二胡为了排除视觉对乐感和触感的干扰就敢戳瞎自己的双眼,练武功为了更进一步就敢挥刀自宫,没有这份决绝,怎么能站上领域之巅?否则十级证拿了不少,可惜在行家眼里耳里依然跟拉锯差不了多少,有什么用?不想成为专才,就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只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内涵,又容易用力过猛。应该是各个领域均有涉猎,浅尝即止,学习它们只为提高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有能力欣赏到生活和艺术上的美。这在广而不在精,如果各个都非要考级拿证,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少精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样做孩子失去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童年而已,还会造成很多社会能力的缺陷。想成专才往往缺了一份决绝,想全面发展又容易贪多求全。
有人让我谈谈朱元璋和刘邦,那就在这一章里谈谈吧。他两就是不学有术的典型代表,与此对立的是高分低能,后者懂得好像很多可是往往一事无成。他们两没背景更没有文化,可偏偏能取得那样的成就,这都是为什么?首先他们都有一种特有的能力,就是组织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领袖的能力。他们没有文化,却能笼络全天下英才为之效力。有钱请的动人不算本事,如果你有让萧何刘伯温放下乌纱帽跟你去喝西北风,我丝毫不怀疑你有荣登九五的本事。如果你有让公司高管放下几十万的年薪跟着你拿500月薪的本事,你就是第二个马云。但毕竟这样的人太少太少,没有代表性。其实除了组织能力还有另一种能力,那就是被组织能力。被组织还需要能力吗?当然需要,很多成绩很好也很出色的人没有取得成就,往往就是缺乏被组织的能力。高分低能,不是个人的能力有问题,出问题的是他缺乏被组织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任何一个个人不管他有多优秀都是有限的,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就一定要靠和他人的协作才能够实现。如果不合群,不兼容,不管你有多优秀一定会被卸载掉。带着你的才华走到哪里都尴尬,更别说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了。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找工作,还是为了发财?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为了求知,而求知又为了什么?求知是为了解惑。只有不惑之人才能活得明白,也只有不惑之人才能活得精彩。只是有的人先知先觉,有的人后知后觉,有的人到死都困在自己的围城里。
其实说到教育,永远都是一个谈不完的话题。先不谈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不同地区教育理念差异大。不同社会环境的人面对的具体问题是不一样的,低收入家庭教育方面最大的问题在于投入不够,不仅仅是经济投入不够,难以获得较好的师资。更重要因为繁忙的工作,父母对孩子成长投入的精力也不够,又受制于本身素质水平的限制,难以给孩子未来的发展规划一个方向。中产阶级的教育情况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人理想中的教育模式,更好的收入带来的就是更好的师资和花样繁多的复习和特长班。但是这些真的有用吗?
中产阶级投入教育经费往往不计成本,都希望孩子都受最好的教育,长大以后不仅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更可以突破自己的阶级,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可是成功不是教育的结果,成功是成长的结果。虽然教育也能帮助人成长,但它绝不是全部。为了教育而教育,反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在教育投入上,用力过猛,结果适得其反。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孩子比较叛逆不想上学就喜欢电子游戏,他爸爸什么都没有说。还表示支持,赞助了一家电竞中心不少钱,让他儿子进电竞中心跟队训练。电竞中心没有休息,一周七天,一天十个钟头。除了上机训练,就是研究讨论战术配合。没出两个礼拜,他儿子就找他爸爸,跟他爸说:“你还是送我回去上学吧,我想我不是这块料。我再也不想玩那游戏了。”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有很多,但是不管多么美好的东西要毁了它也很简单,就是把它变成“工作”。而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在把受“教育”变成孩子的“工作”强压给孩子。求知和艺术本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却没有变成爱好,而是变成了“工作”。很多网友可能也是这么过来的,书山题海中熬出来的,特长班里练出来的。可是你问问他们,离开学校以后,可以不干这项“工作”了以后,有几个人还买过一本正经的书,又有几个拿起过画笔再画过一幅画,捧着琴练过一首新曲子?更多人的反应是看着它们都恶心,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用力过猛造成的。受教育和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学校教育只是人一生之中受到教育的一部分,学习更是贯穿人的一生。学校学习到的内容起码九成你毕业以后是用不到的,你需要用到的知识也好技能也好九成是在离开学校以后后天学习到的。而很多人因为把“学习”当成了一份“工作”而彻底丧失了再学习的能力,甚至对此非常的厌恶。孩子的家长一心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断的加料。结果确实赢在了起跑线,只是离开了起跑线半路就抛了锚。命运眷顾的,可能有良师益友搭救你,带你走向成功的彼岸。还有很多,这一抛锚可能就是一辈子,再也没有什么成长可言了。
成才是一个问题,那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呢?是面面俱到,还是独挡一面?中产阶级提倡素质教育,受教育不仅仅应该是为了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涵,懂得欣赏这个世界美的东西。可是在实际过程中,又完全背离了初心。若是想要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才,那么需要的就是专注。很多成名之人,除了自己的专注的东西之外剩下的通通都很槽糕。甚至连学都没有上完,但这重要吗?除了自己专注的领域之外,学那么些东西干什么?浪费精力而已,不疯魔不成活,拉二胡为了排除视觉对乐感和触感的干扰就敢戳瞎自己的双眼,练武功为了更进一步就敢挥刀自宫,没有这份决绝,怎么能站上领域之巅?否则十级证拿了不少,可惜在行家眼里耳里依然跟拉锯差不了多少,有什么用?不想成为专才,就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只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内涵,又容易用力过猛。应该是各个领域均有涉猎,浅尝即止,学习它们只为提高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有能力欣赏到生活和艺术上的美。这在广而不在精,如果各个都非要考级拿证,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少精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样做孩子失去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童年而已,还会造成很多社会能力的缺陷。想成专才往往缺了一份决绝,想全面发展又容易贪多求全。
有人让我谈谈朱元璋和刘邦,那就在这一章里谈谈吧。他两就是不学有术的典型代表,与此对立的是高分低能,后者懂得好像很多可是往往一事无成。他们两没背景更没有文化,可偏偏能取得那样的成就,这都是为什么?首先他们都有一种特有的能力,就是组织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领袖的能力。他们没有文化,却能笼络全天下英才为之效力。有钱请的动人不算本事,如果你有让萧何刘伯温放下乌纱帽跟你去喝西北风,我丝毫不怀疑你有荣登九五的本事。如果你有让公司高管放下几十万的年薪跟着你拿500月薪的本事,你就是第二个马云。但毕竟这样的人太少太少,没有代表性。其实除了组织能力还有另一种能力,那就是被组织能力。被组织还需要能力吗?当然需要,很多成绩很好也很出色的人没有取得成就,往往就是缺乏被组织的能力。高分低能,不是个人的能力有问题,出问题的是他缺乏被组织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任何一个个人不管他有多优秀都是有限的,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就一定要靠和他人的协作才能够实现。如果不合群,不兼容,不管你有多优秀一定会被卸载掉。带着你的才华走到哪里都尴尬,更别说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了。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找工作,还是为了发财?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为了求知,而求知又为了什么?求知是为了解惑。只有不惑之人才能活得明白,也只有不惑之人才能活得精彩。只是有的人先知先觉,有的人后知后觉,有的人到死都困在自己的围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