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被欺负,誓要打死凶手,可刚要动手,突然大呼:赏,重赏!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重病卧床。突然,一声尖锐的啼哭,他一惊,滚下床榻,恰好头撞到锐器,瞬间鲜血直流。武帝大怒,“谁干的,打死!”可刚要行刑,他突然大呼:“住手,给我赏,重赏!”

汉武帝要打死的,可是宠妾卫子夫的姐姐,名叫卫少儿!她本是平阳公主家奴,偷偷与小吏霍仲孺,生下个孩子。可惜对方惧怕权贵,拼死抵赖,卫少儿母子,便被遗弃!幸运的是,妹妹卫子夫,颇得皇帝宠爱,她也有机会,能进宫探望。这日,她抱着熟睡的婴儿,探望妹妹,越走,越觉得异常,宫殿里安静得可怕!只见卫子夫匆匆迎上,愁苦着脸,“姐姐,陛下因病,大发脾气,刚睡下,你快走吧!”卫少儿吓个半死,连忙抱紧孩子,小碎步开始逃命,哪料,老天爷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孩子被颠簸醒了,挣扎了几下,放声大哭!姐妹俩惊魂未定,连忙捂住婴儿的嘴,不料,他哭得更响了!汉武帝正打盹儿,猛一受惊,“噗通”一声滚落到地上,撞破了脑袋!他愤怒地捂着头,第1反应,就是严惩“凶手!”环顾四周,他一眼就看到了襁褓中,哭闹不止的孩子,帝王哪有什么同情心,他张嘴就喊,“侍卫,拖出去,打死!”可转眼看到惊恐的卫子夫,他就明白了大概,但余怒未消,随即改口,“掌嘴50!”卫少儿逃过一死,心中庆幸,连连谢恩,将孩子交给卫子夫,出门”领赏”去了。

老太监高高抬起手,正要扇下去,突然,听到武帝高喊“住手!”,忙换作笑脸,搀扶着卫少儿,重新返回大殿。莫非,是妹妹卫子夫说情,救下了自己?只见卫子夫抱着孩子,兴冲冲地对她说,“姐姐快谢恩,陛下给孩子赐名——去病!”原来,汉武帝被惊出一身汗后,鼻子竟然通了,心烦的感冒,竟然自愈了!他欣喜不已,直夸孩子是“福星”,并赐名“去病”。卫少儿感激涕零,只希望这孩子,能像舅舅卫青一样,做个好马奴,岂知,大汉的命运,都由这个孩子改写! 公元前130年,姨妈当了皇后,10岁的霍去病,被姨夫千恩万宠,亲自调教,并让他学习孙吴兵法,岂料,霍去病竟回怼道,“打匈奴,靠的的战略,不是兵法,我不学!”没想到,汉武帝因此,反而更喜欢他了!而《史记》中,描述霍去病的出场:“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据说霍去病相貌堂堂,连男人,都喜欢!舅舅卫青,打仗好稳,而霍去病,喜欢奇袭、闪电战、以战养战,这一点,与汉武帝不谋而合。胜者为王!霍去病18岁(虚岁),被派遣北征匈奴,直捣王庭,歼敌40000,俘虏匈奴王5人、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不久,浑邪王率40000余众归汉。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汉武帝大喜,单独创造了一个爵号——“冠军侯”!待他儿子去世,这个封号,永不再用!“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少年战神不负盛名。然而,“战神”霍去病,在司马迁眼中,却另是一番作风!他显然被姨夫宠坏了,对待士兵,残忍苛刻!《史记》记载: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士兵们饿肚子打仗,可他却大鱼大肉,就算肉坏了,扔掉,也不给士兵吃。一路上,无数士兵,被活活饿死,而他却在球场踢球。

李广爱兵如子,却被他讥讽:行兵之道,要的是赏罚分明,而不是甘共苦。只要跟着我,能活命,能升官,再粗鲁,他们也不离不弃! 李广被气得面红耳赤,却无法反驳, 霍去病战则必胜,胜则必赏,确实军心稳定。而他最有争议的,是心胸狭隘,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了李广仅存的儿子——李敢!众人怒不敢言,更过分的是,汉武帝竟然包庇他,说李敢是被鹿角撞死的。不过,司马迁太过偏爱李广,以上说法,实在难辨真假。然而,物极必反。权势滔天的霍去病,仅仅23岁,就命丧黄泉。民间有说法,认为是舅妈平阳公主,阴谋暗害了他。然而,我更愿意相信,他是积劳成疾,累死的。他最后一战,不带粮草,仿效匈奴,疯狂掠夺,抢到了,就活,抢不到,就饿死!大有破釜沉舟的气概!这样的打法,只能说,杀敌1000,自损300。太耗元气!霍去病一个精装小伙子,疲于奔波,忍饥挨饿,又精神紧张,能长寿吗?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哭得死去活来,让边境5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还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样子。他对霍家仅存的血脉,更是视如己出。弟弟霍光,为托孤之首,权倾朝野40余年,死后,受汉室历代皇帝供奉朝拜。庶子霍嬗,在泰山封禅时,撇下群臣,跟着汉武帝,一老一少,屹立于茫茫云海!只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 2000年前,便是如此!而在本该肆意蹦跶的年纪,匆匆殒命,告诉我们,大功时,勿大喜!易暴毙!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