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醉驾罪”“三孩高考加分”…看了“两会”这些奇葩提案,我顿感郑板桥和杜甫们的可贵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掌柜微信ck1397130,领取新书福利!
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读精彩文章
最近正是全国两会期间,“两会”提案,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但不得不说,一些提案委实太过奇葩。
有人大代表,连续第二年为”取消醉驾入刑“奔走呼告。


有为了提高三孩生育意愿,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


有提议硕士研究生招生改为申请制;

有建议提高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招录比例。

是单纯的好心办坏事,还是哗众取宠,网友的评论说明了一切。
与之相反的是,还有一些提案,是真真正正地说到了普通大众的心坎上。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同时也是《芈月传》的原著作者,这数年来,她所提出的各项提案,都得到了网友们的盛赞。


除此之外,有人大代表建议对996开展公益诉讼;

建议春节假期延长至10天;

建议自闭症康复训练费纳入医保;

建议消除慢性病就业歧视,修改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

每一项提案,都切切实实戳到了人们的心坎上;每一项提案,都真正代表大众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由他们,我想到了清代诗人郑板桥的这首《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大约写于乾隆十一、十二年间,当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做知县。
题目中的“年伯包大丞括”,指的是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的包括。
当时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画了一幅竹子,呈送给了包括,这首诗便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这一天,诗人正在衙署的书房中躺卧休息,此时窗外清风阵阵,竹林萧萧。
风吹竹啸,本是自然界最寻常的声音。
然而听在忧国忧民的诗人耳中,那声音却好似有人在呜咽般,如泣如诉。
那都是黎民百姓因痛苦而发出的呻吟声啊!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于是有了接下来两句:
诗人想着:像我们这些州县小吏,虽然官职卑微,却是百姓们唯一的依靠。
他们挣扎在水深火热中,作为他们的“父母官”,我又怎么能不去关心他们的疾苦呢?
窗外那一枝一叶,都好似饱受风雨蹂躏的百姓化身。
树枝的每一次摇动,叶子的每一声轻颤,都紧紧牵引着我的心啊。
这就是郑板桥这首诗的动人之处,不是语言写得有多么华美,不是思想写得有多么深刻,而纯粹在那一片对黎民百姓赤诚的真情。

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吏,见惯了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他的目光却始终向下,关心的是民众的疾苦,担忧的是民众的冷暖。
唯其痛痒相关,方见休戚与共。
这才是作为黎民百姓的我们,真正期待的好官。
唐朝时诗人成百上千,不乏“诗仙”“诗魔”“诗鬼”“诗狂”“诗佛”,然而能称“圣”者,不过杜甫一人。
何为“仙”,仙者,所以超脱。
何为“圣”,圣者,所以同在,与国家同在,与黎庶同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无家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他写新婚第二天就要奔赴战场的丈夫,
他写垂垂老矣却不得不暮年从军的老翁,
他写邺城败后还乡却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士兵,
他写荒凉的园庐,
他写寂寞的大唐,
他写这片土地上无穷无尽的悲与喜,
他写悲喜交集的人世间,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你和我。
他的目光是永远向下看的,饱含着悲悯,饱含着理解。
他不超脱,也不自在;他经霜历雨,更遍体鳞伤;他忧愁,他呼喊,他愤懑,因而他伟大!
没有人不喜欢李白,但总有人会禁不住为杜甫淌下热泪。

这才是一个伟岸民族,真正需要的目光,向下看,永远向下看。
看一看世人为碎银几两的慌慌张张;
看一看世人因何而忧,为何而喜;
看一看世人的愤怒与泪光;
看一看世人在厄运中挣扎,在幸运里惶恐;
看一看世人如何一次次接受失望,而永远葆有着希望。
你知道吗?
诗词世界开设新账号啦!
看世间事,解古今人
读经典书,写有趣文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shicishijie)原创发布,作者:叶寒,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诗词世界出品、魏无忌主创图书《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转载本文详见本号菜单联系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学习计划
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