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6日晚,在福建省厦门东南沿海的角屿岛岸边,解放军战士们正在执勤站岗,在他们身前的是距离角屿不到2公里的金门岛。
不经意间,漆黑的海面若隐若现地出现了手电筒的亮光,站岗的工作人员立马警惕起来,站在岸边举起枪质问起海中“信号”的来历。
拿着手电筒的人高喊着:“我是来投诚的!不要开枪!”
角屿岛
随后战士们将此人带上了岸,此人衣衫褴褛,一脸惨相,而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疲惫之余还依旧炽热的目光。
而战士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衣衫褴褛的“水鬼”居然是当时台湾的“明星”连长林正义。
这位投诚的“明星”连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来到大陆后他将创造怎样的“传奇”?
“明星”连长林正义
林正义在1952年出生在台湾宜兰的一个贫寒的家庭,其父亲希望他以后为人正直,有正义感,所以给他取名“林正义”。
1972年,出身贫寒的林正义不负家人的众望,考进了台湾大学。刚进大学的林正义在军训还未结束就有着想要读军校当兵的想法,这个想法在被学校负责军训的军官知道后,让他名声大噪。
当时台湾征兵已经是如日中天,如今突然有一个高学历的大学生愿意当兵,这让台湾方面极其重视。于是就发行了大量的报纸将林正义作为征兵典型来报道,甚至将他评选为“十大杰出青年”。
那个时候,整个台湾都知道了林正义“台大学子弃笔从戎”的事,成为了国民党军队征兵时的宣传形象。
后来在成功岭训练后他申请转学到陆军官校就读,就此也常常受到学校的表扬。此后,他就成了军方的“明星”,不时还在媒体面前出现。
而这个“明星”也非常努力,1975年他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陆军官校毕业,这个青年才俊深受蒋经国的厚爱,便获得了全公费奖学金就读政治大学的特殊待遇。
1978年,这位高学历人才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回到了军队中,他更受提携,成为了金门马山连连长。
马山连在金门岛的东北角,是台湾距离大陆的最前岗哨。所以这个地方只有最优秀的军官才能出任这个连连长。
然而,这样一位深得蒋经国厚爱的一位台湾“明星”连长,却在1979年5月的一天失踪了。
下海林正义上岸林毅夫
虽说是军队中的“明星连长”,可是作为连长的他却一直好奇着对岸的生活,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有着让祖国富强的愿望。
后来,这位明星连长利用自己的关系让人代买了一台收音机。在军营中的人看来,这只是马山连连长在消磨时间罢了,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夜深人静时却收听着大陆的电台。
从电台中他知道了大陆的情况,得到了一些中国目前发展的消息,而这些消息却一直牵挂着林正义的心,让他对大陆的向往之情越来越深。
然而,在一天夜里,收音机里传来了某一排长游到对岸的传闻,这让林正义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个想法,他也想要到对岸去。
林正义从小便牢记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如今他站在金门岛上,这句话一直浮现在脑海中,大陆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他的心,让他下定了回到大陆的决心。
从那天晚上眺望厦门后,他便开始策划起“游回大陆”的计划。
1979年5月14日,林正义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整理着文件,而整理文件只是一个噱头,他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关于金门岛潮汐情况的报表。
虽然两岸相距不远,但是在退潮时距离必然是最短的,这样既能节省体力还能保证安全。不久后,林正义看到了《潮汐表》,上面的消息正是他所需要的。
“下午16点涨潮,晚上22点退潮”
知道这个关键信息后,林正义下定决心在两天后“回到大陆”。
5月16日晚,林正义为了保证计划的成功,他利用自己连长的身份给各排长下达了命令:
“部队近日要进行演习,现下达宵禁指令,所有人未经允许不得离开营地一步,沿海的岗哨也不得在夜晚点名后出营房,违令者军法处置。”
这群官兵接到指令后非常不解,什么演习为何要撤出岗哨,留守营地。但是又转念一想,既然是上级命令,只要服从就好。
时间到了晚上十点,点名过后连队的军官们都听从“军令”回到营地,沿岸的岗哨也被撤回了驻地。
而林正义此时已经准备好“渡海”的东西,来到了岸边。此时潮水已经褪去,站在岸边已经能看到厦门的灯火通明,他没有多想一个猛子扎进海里,扑腾着向对岸游去。
好巧不巧,林正义连队的文书童进耀却在这个时候来到林正义的办公室找他商量事宜,来到办公室后却发现连长林正义却失踪不见了。
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连长只是外出,但是在一个多小时后,他派去找连长的兵却没有找到连长,让他焦急万分。
随即他匆匆忙忙地来到了副连长的办公室,副连长知道这个事情后,意识到事情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几天“叛逃”的人实在太多,但是他很难接受连长“叛逃”这件事,便下令让全连搜寻连长。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传来了消息。士兵们在门外就喊着:“找到了!找到了!”
副连长和文书喜出望外,立刻拍桌站了起来,出去询问是由,可是士兵的回答却让二人愁眉苦脸。
“在岸边有双鞋,上面写有‘连长’二字,看足迹是朝着大陆的方向。”
而就在此时,林正义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奋战”来到了角屿岛的岸边,他先是用手电筒给岸上巡逻的岗哨发出了信号,又用尽全身的力气向解放军战士们说明了来意。
当哨兵们将他扶上岸后,知道了他的来意便把他带到了军营。在军营中他证明了身份,说明了他此行的目的,他特殊的身份让军营中的领导们很是重视,便给予了他特殊照顾。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有人来采访了他为何放弃锦绣前程来到大陆,他的回答是:
“我想让中国富强,但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住在大陆,所以,如果我到大陆,可以有更大的贡献。”
随后,他便改了自己的名字,曾经父亲是为了“正直有正义感”才给他取名林正义,如今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让中国富强已经成为目前他的主要导向。
然而这条路却是任重而道远的,所以林正义果断选取了曾子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林正义正式改名为林毅夫,来到大陆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的名字将在让中国富强这条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出国深造,全家回国
林毅夫在军营辗转之后还是选择前往北京,他想将自己的知识化作建设祖国的力量。所以,在相关部门的推荐下他来到北京大学学习经济学。
他觉得要想为国家富强做贡献,那就要关心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在北大经济学系学习期间他还学习相关政治。
他不但钻研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还思考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但是就算掌握如此多的经济知识,但他还是觉得没有对比便没有提升。在他低迷之际,一个人的出现让他再一次接触到了新的知识。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应复旦大学之邀来到中国访问,回国前要在北京大学做一次演讲,而他的翻译工作就成了相关部门的难题。
然而这个难题,林毅夫却能够很好地解决。林毅夫从小就学习英语,虽然谈不上精通但是在表达意思上却没有问题。于是,在舒尔茨到达中国后,北大就安排了林毅夫去给舒尔茨做了翻译。
他并没有让学校失望,反而在数日的相处中还得到了舒尔茨的赏识。他出色的翻译水平和对经济学的理解给舒尔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回国后便给林毅夫本人亲自写信,以自己的名义邀请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
舒尔茨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高等院校中最好的的经济系院校,当时国内经济学教育和国外的水平已经有着很大差距。
林毅夫认识到此次前往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学的发展有所帮助,新的知识必然也会化为新的力量注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没有多想,林毅夫欣然前往。
1982年,林毅夫赴芝加哥大学深造,当他来到美国后,他在台湾的家人也得到了消息。
由于曾经的“弃暗投明”,让台湾方面一直怀恨在心,便给林毅夫安上了“叛逃”的罪名。
心系国家的林毅夫也时常担心妻儿,在他决心前往大陆时,妻子陈云英已经身怀六甲,而儿子也只有5岁。
在北京时,他就多次想念妻儿,但是妻子陈云英也只能给他寄去照片,这是一张陈云英带着儿子和他从未谋面的女儿的合照,让他流下了激动得泪水。
当林毅夫来到美国学习后,陈云英迫不及待地带着4岁的女儿和7岁的儿子前往了美国。在芝加哥大学他终于和妻儿重聚。
得到家人的慰藉后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当时舒尔茨已经退休十年,已经决定不再带学生,但是林毅夫来到美国后,舒尔茨破例将其招入门下。
在精英云集的芝加哥大学,林毅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让自己在这群人中脱颖而出。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和时政》被舒尔茨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耶鲁大学
直到1986年,林毅夫不仅获得了博士学位,还在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而妻子来到美国后也没有只是带孩子,在这期间她也成为了爱丁保罗大学硕士。
在这个时候,国外曾多次向林毅夫发出邀请,想要林毅夫留在美国,答应林毅夫一切要求,而且待遇上还会有所优待。
面对国外的邀请,林毅夫没有考虑,毅然决然地要报效国家。林毅夫说:
“在美国可以当老师,也可以在金融机构工作。但从我个人来讲的话,回到国内,我的内心会很满足。而且国内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快速转型时期,如果自己能参与其中,是一个千 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我想,选择回来,这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而是必须做的事情”。
1987年,他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从西方学成归来的经济学家。他扔掉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必须品,带回了30箱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有财富换来的经济学文献。
1987年6月,林毅夫带着妻子陈云英及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到祖国后,他立刻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
中国顶尖智囊
林毅夫回国后,就从研究中国农业问题开始入手,着手于经济学研究。
他认为国内的经济学依然还有欠缺,人们对经济学了解也还不够多。他呼吁北大经济学系的教授们应该将经济学看做是经世济民之学。
1991年10月,他带领“中国农业科技优先序”课题组开始了历时3年的调研。在29个省、市、区进行了调查研究。
他在调研中讲究亲力亲为,为科学研究提供最基础的数据资料,为农业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1994年,林毅夫带领6位教员和3位行政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个机构在如今的中国经济学界已经是天花板的级别,在国外看来,这是我国政府举足轻重的经济智囊结构。
1999年,林毅夫首次提出了“新农村运动”概念,为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持。且在1999年后,他还参加了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
在回国后的这些年中,他积极地参加中央重大决策得到制定,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在当时国内外的舆论平台上,林毅夫都被视为官方的主要智囊之一。
除此之外,林毅夫还重视于后辈的发展,他常说自己多年的学习“浪费”了很多时间,等学到知识后已“浪费”了建设国家的很多机会。
所以他很重视学生的培养。他说:
“还是希望能够教出一批好学生,让我自己的学生看到这个时代所给予的机会,让后来努力,创造一个更好地时代。”
在他的观念影响下,在世界各地都遍布着他的学生,无论是北大还是哈佛等国外学校,他的学生总是走在经济学的前沿。
家国情怀
2002年5月9日,林毅夫的父亲林火树在台湾去世。林毅夫心痛不已,看着自己过往取得的成就,他更是觉得愧对于父母。
而他反台奔丧的请求也被拒绝,这其中的种种原因都让他无法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台湾方面的阻挠也让他回家乡参加父亲葬礼的期望化为泡影,只能在北京大学中通过视频祭拜亡灵。
林毅夫为祖国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但是对于自己的父亲却是“生不能养,死不能送终”。
1979年,他放弃自己的“前途无量”,抛下了怀有身孕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不管生死义无反顾的跳进海中,游向大陆。
在这十多年光景里,他虽然在美国与妻儿重逢,但是在家乡年迈的父母却难以传去一声问候。他时常都在考虑着国家的经济和发展,却从未想过自己身后之事。
如今父母离世,在世时未尽赡养之孝,离世后却因台湾相关部门的反对而不能亲自到场祭拜。跪在冰冷的屏幕之前,他何曾不感到心痛。
“将军最大的荣耀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还,学者最大的荣耀是累死在书桌上”
这是林毅夫的座右铭,他愿意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而这个决心在他跳下海时就已经决定好了。
谈及家乡和父母,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泪光,他何曾不思念家乡和父母,可是这份“乡愁”终究只能放在心里。
他写下《祭父文》:
“关山重重,有家归不得,而今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尾声
林毅夫曾经在一封家书中说过自己前往大陆的心声:
“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不分彼此。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着这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意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最大的贡献。”
台湾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未来两岸统一之时,林毅夫先生也能再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祭拜自己已故的父母。
在台湾他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不分彼此”,在国外他说“选择回来,这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而是必须做的事情”。
“舍小我,成大我”这件事在林毅夫先生身上,真正体现的淋漓尽致。侠之为大者,为国为民。
向为了国家奋斗一生的中国人林毅夫先生致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两岸的统一。
参考文献:《林毅夫传奇》.梁昱
《林毅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