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史的《明史》中记载着这样一场惨烈的战斗: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的大军宁武关刚刚结束了旷日持久的一场鏖战。
7000多名将士战死沙场。李自成是又恼又气啊:一个小小的宁武关,损失居然如此惨重。什么人如此大胆,竟然敢于李自成的大军正面对抗,李自成望着面前这位已被乱箭射成刺猬的敌方主将,心中愤愤不平,下令屠城,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而这位主将就是明代最后一位血性将领:周遇吉,然而关于他的死,民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人说他是投降了李自成,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一探究竟吧!
按说这明末,军队风气败坏,军纪松弛,将士贪财士兵怕死的,应该没啥战斗力吧,更何况当时宁武关驻扎的总兵力不过6000余人,人数上李自成占据绝对优势,这周遇吉应该顺势投降了吧?
谁知周遇吉依城固守,誓死不降,并且给李自成的大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是谁给他这么大的勇气?这还得从周遇吉的生平说起。
周遇吉出生在辽宁锦州,家里是个军人世家,从小就习得各种武功,勇猛,而且胆识过人,尤其擅长骑射。
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周遇吉自幼就赤胆忠心,认为作为一名军人战死沙场那是自己的荣耀,英雄的归属,所以决心用一身武艺报效国家。由于表现优异,崇祯帝下旨把他调到了精锐部队的京师三大营,担任游击将军。
等到了崇祯九年,满人开始发兵进攻北京。
周遇吉就和当时的尚书张凤翼一起抗击满兵,屡立战功,因此也被晋封为前锋营副将,之后更是跟大将孙应元一起讨贼河南,南征北战,皆取得了大捷,到了崇祯十二年,又被加封了太子少保、左都督。
刚才咱也说了,明末军队作风散漫,而周遇吉最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个。每每看到将士们嬉笑打闹不务正业的时候,周遇吉都会严厉地训斥他们:“你们平时不好好练功练习保家卫国的本领,打仗的时候怎么办啊?你们这样不是白白浪费国家的俸禄么?”
然而将士们都认为周遇吉这是故作姿态,摆谱!纷纷对他嗤之以鼻。到了崇祯十五年冬天,周遇吉接替许定国出任山西总兵,而周遇吉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军纪,淘汰了大量的老弱病残,招练新军,积极备战。
就在一年后,他与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李自成在宁武关展开了宿命一战!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不堪,偏巧又赶上灾荒年年不断,老百姓流离失所,哀嚎遍野。尤其是崇祯帝即位以后,内忧外患更为严重,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领兵出征,号称雄兵百万,取道山西,直捣京师,取代大明。
李自成猛将如云,加上当时也提出了不少惠民的措施,所以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拥护。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一路高歌猛进。
下一个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是宁武关上一座小小的县城代州,然而李自成所不知道的是,他将遭受东征路上的最大阻碍。
宁武关地势险要,位于两山交接之处,中间有条大河穿流而过,不仅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面对李自成大军压近,周遇吉唯有抱着必死的决心决一死战了。
《明史》上对这场战争的描述十分惨烈:面对周遇吉的顽强死守,李自成先是步兵攻城,结果遭到了周遇吉军民的火炮箭矢、滚木礌石,兵将们是纷纷丢盔弃甲,叫苦不迭,李自成大军是伤亡惨重。
周遇吉更是亲自冲锋陷阵,仿佛天神下凡一般,连一向勇猛无畏的李自成都表现出了畏惧之心。
气急败坏的李自成一看步兵不行了,来,上大型杀伤性武器,我那意大利炮了~那时候没这个!总之是动用火炮炮轰宁武关,连续轰了数夜,终于打开了缺口。
立刻派兵入城,刚到门口,嗯,怎么守城的都是老弱的残兵啊,看来这周遇吉确实弹尽粮绝了。给我杀!一声令下,李自成大军杀入城内。
却不知就在这时,从各处巷子口瞬间杀出各路人们,打了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原来周遇吉早已在城中设下埋伏,就是用弱卒出城诱敌,待敌人进城后来了个瓮中捉鳖,这一仗,李自成又损失了数千兵马。
事后,周遇吉又发动百姓,一起修补城墙。还是没让李自成占到任何便宜。
就这样,原本打算速战速决的宁武关之战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不过经过这么多天的鏖战,周遇吉早就弹尽粮绝了。
而一旦守备军的火炮哑火,宁武关被攻克只是时间问题,此时唯一的希望,就在于等待援军。而援军就在大同,距离宁武关不过400里,急行军三天就能赶到。
然而令周遇吉没想到的却是,山西大同总兵姜镶,这位世世代代食明代俸禄的将门之后,却在关键时刻与李自成暗中勾结,表现愿意开城投降。
身为明代将领,不当匡君辅国,反而贪生怕死,助逆贼同谋篡位,如此腐败的军队,大明朝不灭亡等什么呢?
被友军出卖的周遇吉只能孤军奋战,最终在李自成的重炮攻击下,城墙不断坍塌。李自成的大军也于三月初一日攻入关内。
也就出现了咱们开头说的那一幕: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希望把李自成拖入人民战争的海洋,但最终被李自成大军乱箭射死,李自成还不解气,将其肢解,并令大军屠城,无数无辜百姓就这样死在了李自成大军的刀下,明史上记载是“遂屠宁武,婴幼不遗 ”,您听听,连婴幼儿都不放过,这李自成整个一杀人魔王!
然而到了野史《炉火录》中却记载了完全相反的情景,说是周遇吉知道自己弹尽粮绝了,破城是早晚的事,于是主动到了李自成面前求和,对李自成说投降可以,但不要伤害宁武关的百姓。
李自成非常欣赏周遇吉的勇气,而且他的军事才能也确实值得为李自成所用,就劝说他不要坚守这个腐败的大明朝了,不如跟我李自成混吧。
咱们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结果周遇吉大义凛然地拒绝了,李自成无奈,只得将其斩首。
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才是历史的真相呢?这个千古之谜直到1997年才大概有了眉目,宁武县在周遇吉墓穴考古挖掘出挖出一具尸骨,头骨上有一处13厘米的明显刀痕,可见周遇吉并非死于乱箭之下,而是死于斩首。
然而就算考古学家结论属实,这里面依然疑点重重。周遇吉宁武关一战,击杀李自成大军前后将士多达7万余人,如此视死如归的人,真的愿意开城投降么?
对此,民间也有一种推论,周遇吉之所以苦苦挣扎,就是他直到宁武关并非一座孤城,希望能早日撑到援军前来,然而援军迟迟不到,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已被抛弃了。
为了不连累全军将士,他甚至公开表示:你们不如将我献给李自成,可保大家的安危。于是乎,主动投降,以便不连累城中百姓。
那么李自成到底有没有屠城呢?说李自成屠城,恐怕是站不住脚的。是想李自成本身的大军就是农民起义而拼凑的,就是普通的百姓构成的军队。
如果李自成走到哪都烧杀抢掠,大肆屠城的话,还会有人愿意跟着这么个杀人魔王一起打天下么?起义军又怎么会壮大到足以推翻大明朝的规模呢?
那位说了,可是《明史》毕竟是正史啊,在正史中记载李自成可不止一次屠城啊!难道记载正史的编写者,也信口开河地胡说八道?
要知道,历史自古都是胜利者编写的,明史作为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由清代明史馆官张廷玉主修,自然是为了统治阶级说话了。
而我们也知道,清代文字狱盛行,因而地方上反清复明的农民起义时有发生。当时雍正帝就把李自成拿出来当挡箭牌了,在雍正元年十二月十九日第三次修《明史》时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明末民不聊生,咱们大清政绩清明,取代明朝那是历史的必然。
再说大清之所以能获得天下,不是从大明朝手里夺来的,而是来自于“闯贼”李自成,您听听,直接就把李自成说成了贼,并在《明史》中大加诋毁。
不仅说李自成眼睛如老鹰、声音像豺狼,而且性情猜忌残忍,每天杀人取乐。好么,整个一人面兽心的杀人魔王。如果李自成真跟《明史》说的那样,他还能一呼百应,历经围剿,最终灭掉大明朝么?
咱们回过头来再来说周遇吉,正史也好,民间也罢,周遇吉爱民如子,威武不屈的光荣形象却始终没有改变。而他舍生取义的高度气节,更是流芳百世,激励着后人保家卫国,为了自己的家乡和信仰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