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花季女孩眼珠发黄以为问题不大,医生开刀取出两斤虫子



2019年2月的一天,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医院收治了一位漂亮却虚弱的女孩,躺在病床上的她神色茫然,眼神空洞。
女孩名叫刘迪(化名),生于藏区牧民家庭的她不久前觉得自己眼珠发黄,全身的肤色也变黄了,总感觉很虚弱使不上劲还总是肚子疼,这才到当地医院检查。
没想到医生看完就表示无能为力,劝说她赶紧转院,身体情况急转直下的她这才被紧急送往了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医院。

刘迪(化名)
“医生,我女儿到底得了什么病?”刘迪的父母心急如焚,手心满是汗水:“要多久才能治好啊?”
然而主治医生的话却让一家人如坠冰窟:刘迪得的是包虫病,肝脏里满是虫子和虫卵,严重威胁着她的生命安全,如果不手术或手术失败,刘迪很可能活不过一年。
得知噩耗的刘迪倒在病床上嚎啕大哭,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只是眼珠发黄,怎么就变成了一个要命的绝症呢?
悔不当初
刘迪的病症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早在两年前就有了预兆。
“两年前吧,高二下学期的时候诊断过……”坐在病床上,刘迪看着窗外回想起了以前。
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刘迪就感到身体不适,家人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神情凝重地告知:她患上了肝包虫病。

刘迪虽然不太了解这个病症,但她从小就或多或少听说过身边有不少人都得过这种病,在畜牧区生活的人们,对这种病症并不陌生,在当地,大家把这种病称之为“虫癌”。
在刘迪看来,得过包虫病的人中有的很快就不治身亡,也有的人不算太严重能够通过手术治愈。
医生想让刘迪尽快动手术,把虫子取出来,以免症状加重,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可刘迪却犹豫了起来。
“那时候高三了嘛……”刘迪哽咽着说着,年幼的她觉得很快就要高考了,如果去做手术很可能会耽误高考,从小就喜欢读书并渴望着通过学习过上好日子的她咬牙决定,暂时不去管,等到以后有时间了再说。
那时的刘迪还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还年轻,抵抗力也比较强,或许不会有什么事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迪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了却了一桩心事,沉浸在喜悦中的她完全把得病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直到两年后,刘迪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注意力也集中不了,还时不时地肚子疼,看镜子的时候还发现皮肤黄的有些不正常。
又一次疼得差点昏过去后,满脸泪水的刘迪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当地医院检查。
果不其然,当年被忽略的虫子越长越多,经过两年的时间已经侵占了刘迪的肝脏,她已经半只脚踏进鬼门关了!
可刘迪的病情十分严重,当地的医疗水平根本没办法救治,只能马不停蹄地将人送到了北京,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医院收治。
办理入院的时候,刘迪的情况已经十分糟糕,头发枯黄,嘴唇干燥爆皮,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被严重破坏,胆汁淤积的她皮肤发黄,单薄得像纸片人一样,随时都可能休克。

刘迪的父母不住地哀求着主治医师王学栋:“医生,求求你,我的女儿还那么年轻,拜托了!”
王医生心里也很不好受,救治病人是医生的天职,看着这么年轻的女孩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王医生心中也铆足了劲,暗自发誓一定会全力救治刘迪。
然而在看到检查结果时,王医生的心里不禁咯噔一声。
从基础的检查结果来看,刘迪体内的虫子很可能发展到了一个较为棘手的情况,可当王医生看到刘迪的肝脏情况时当即心里一沉。
刘迪的一边肝脏看起来情况还算良好,但另一边有明显的肿大,上面满是斑驳的阴影,里面还夹杂着许多白点。
“这片都是病变都是包虫。”王医生沉声说着:“亮的这些可能是外壳。”

刘迪这段时间来所受的折磨,也是因为肝包虫太大,压迫了胆管,阻碍了胆汁流通,这才眼球、皮肤发黄。
但此刻,这些都成了小问题,如果任由肝包虫继续“为非作歹”,刘迪将活不过一年。
为了拯救刘迪,医院里各个科室的精英、专家们进行了会诊,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个完美且安全的方案。
躺在病床上的刘迪看着窗外发呆,她本以为结束高中后,自己将开启全新的人生,此刻却被宣告了随时可能死亡。
她在悔恨、痛苦的同时也在疑惑:这该死的包虫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无数人的噩梦
包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可人畜共患,在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农牧地区广为传播,其中泡型包虫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10年病死率达90%以上,被称为“虫癌”。

感染包虫病后,这些虫子主要寄生在人的肝、肺、脑等器官,不断地吞噬人类的器官来成长,压迫内脏,破坏器官,还可能出现转移,侵害其他器官,危害极大。
家犬和狐狸等动物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家犬吃了病畜内脏、肉后就会被感染,排出的粪便里就会有虫卵,虫卵又会污染牧场、水源等。
牧区人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平常又经常和牲畜接触,再加上牧区人民们大多有喝生水的习惯,再加上有时候不注意卫生,就极为容易被病牲畜的病菌传染,也容易误食虫卵。
最严重的时候,受“虫癌”威胁的人数高达5000万人,在青海,几乎每8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身体里有虫子,还有一些家庭因为有一个成员感染,导致全家都被感染,最后“灭门”。
而出生于牧区家庭的刘迪帮家里干活的时候也经常接触牲畜,她自己也从小养成了喝生水的习惯,有一次在病房里直接对着水龙头就要喝水,把来查房的医生吓了一跳,急忙把她拦住,好好科普教育了一番。

弄清楚了包虫的来源,刘迪和医生的心里并不轻松,因为刘迪的拖延,病情已经不能再耽误了。
刘迪也很清楚自己的情况,她已经在脑海中把所有最糟糕的后果都想了个遍,想试着看开但眼泪却不停地往下掉。
就在她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事情迎来了转机。
钻研多年战虫癌
此人名叫董家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以及享誉海内外的肝胆专家,钻研包虫病多年,有着极为丰富的“战斗经验”。
尽管已经经手过多个包虫病的案例,但当董家鸿拿到刘迪的病例时,即便是经验丰富如他也还是感觉到了棘手。

董家鸿
刘迪的“虫癌”已经发展到了终末期,大半的肝脏都成为了包虫的巢穴,不断长大的包虫已经压迫到了肝脏,整个肝脏系统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
发展到终末期的包虫病是世界公认无法攻克的难题,此时只有两个结果:等待死亡,或进行肝移植。
刘迪不想死,她的父母也不愿放弃,不断地哀求董家鸿医生救救他们的孩子,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有什么样的结果,他们都愿意接受。
“求求你了医生,她还那么年轻,她只有20岁啊!”
董家鸿医生的心里也很不好受,肝移植对于刘迪来说是比较稳妥的方案,可肝源从哪来呢?而且就算有了肝源,也不一定能够匹配,而刘迪的情况已经拖不了太久了。
在家属、医院方积极寻找肝源时,独自在办公室加班的董家鸿再次拿起了刘迪的病历,思考着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经过多番思考后,董家鸿提出了一种方案——体外肝切除术。

体外肝切除术,就是把病变的肝脏取出体外,切除了病变部位后再将肝脏装回体内。
可这样做的风险也不小,医生必须要能将所有病变的部位切除,否则前功尽弃,但这样做的话,能够解决肝源问题,让刘迪不用继续等待,也避免了排异的风险。
而这也不是董家鸿第一次进行体外肝切除术了,早在2016年,董家鸿就曾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根治终末期肝包虫手术,手术过程中就已经实践过体外肝切除术。
患者是一个23岁的女孩,当时被确诊为终末期复杂肝包虫病,腹腔、胸腔脏器以及重要的血管都有分布,有65%的肝脏被侵蚀,肝脏系统被严重破坏,病情严重程度和刘迪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当时,许多医生都认为这是一道难以攻克的难关,国外的医生专家们甚至断言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可董家鸿和他的团队们没有放弃,经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决定用体外肝切除加自体肝脏和血管移植来根治。

这一次的手术进行了全程直播,国内外无数医生学者都进行了观摩,董家鸿带领30多人的团队,历时14个小时,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情况稳定后很快就出院休养。
这次手术直播引来了国内外百万民观众,万民医师观看,董家鸿医生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领先技术。
有些一定的经验,董家鸿医生也并没有轻松多少,毕竟手术过程中变化万千,刘迪体内的真实情况只有在手术的时候才能完全揭晓,会发什么什么意外都不一定。
在经过与家属、病患的沟通后,刘迪的手术排上了日程,由董家鸿主刀。
力挽狂澜
在进行手术之前,董家鸿先对刘迪的胆汁进行了引流,期间也是让刘迪的身体进行一定的休息和恢复,尽量以最好的状态来接受手术。
3周后,到了进行手术的日子。
尽管已经给自己做了无数遍心理建设,可到了真正要上手术台的这一天,刘迪的心里还是不停地打怵。

离开病房前,刘迪和家人的手紧紧牵在一起,口中默念着什么,似乎在互相给予勇气。
手术开始了。
虽然已经预料到刘迪的情况可能会很糟糕,可当董家鸿看到刘迪体内的肝脏后,还是忍不住皱起了眉。
只见原本鲜红、健康的肝脏变得暗红、肿大,足足比正常的肝脏大了一倍!
正常的肝脏重量应该在2斤左右,而刘迪的肝脏重量已经到达了惊人的4斤!
也就是说,刘迪肝脏里足足有2斤的包虫!
一想到这个花季女孩因为这些该死的虫子吃了多少苦,在场的医护人员们就忍不住心疼起来,手上的动作也变快了些。
为了以最小的损害达到最佳的效果,医生必须一条一条地把包虫剔除,董家鸿和其他医生们通力合作,在病变的灰白肝脏上仔细地寻找着作恶的包虫。

一条、两条……密密麻麻的包虫在医生的巧手下陆陆续续被找了出来,光是这一步就花费了整整4个半小时!
在确认过每一条包虫都被剔除干净后,肝脏被放回了刘迪的体内,但这还不是结束,董家鸿还要对刘迪体内被侵蚀的腔静脉进行重建。
接近10个小时后,手术终于结束了,当刘迪被推出病房后,在外等候多时的家属一下子瘫软在地,此刻任何感谢的话语都不足以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他们只是紧紧的抓住董家鸿医生的双手,眼中缀满了泪水。
又观察了3天后,刘迪没有出现并发症,终于可以下地行走了。
当刘迪终于离开病床,稳稳当当地站在地上时,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永不言弃
“开别人不能开的刀,治别人不能治的病。”
这是董家鸿的老师,黄志强院士的信条,也是董家鸿一直为之奋斗的信念。
包虫病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无数的患者因此而备受折磨却无处求助。
董家鸿将彻底消灭肝包虫病视为毕生奋斗的目标,2015年至2021年间,他带领着团队翻山越岭,不远万里的来到青海西宁市、玉树州、果洛州、海西州、海南州等地,培训属地化人才,开展科普宣讲,筛查义诊,救助贫困患者等,无数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患者在董家鸿极其团队的帮助下痊愈。
除了董家鸿以外,还有无数医学工作者投身到牧区中,为了消除包虫病而不断努力。

2019年8月20日,“健康中国医师行动”——健康扶贫包虫病攻坚计划项目在青海启动,发起了“2019-2030包虫病清灭计划”,即2020年有效遏制包虫病、2025年基本控制包虫病、2030年基本消除包虫病的阶段目标。
至2020年底,青海省包虫病人群患病率由2012年的0.63%下降至0.17%;33个流行县人群患病率降到1%以下且犬感染率降至5%以下;一类流行县由32个减少到6个;知晓率明显升高(其中小学生知晓率已由2016年的80.74%上升至97.77%);全省现有具备手术指征且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首次实现“动态清零”。
除了包虫病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疑难杂症让许多患者们遭受着苦难,好在我们有着许许多多高尚、无私、勇敢的医学工作者们给患者们带来希望,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疑难杂症将不再难,患者们也不再痛苦。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他是“虫癌”狙击者,潜心研究只为有一天这种病能在牧区彻底清零
央视网:董家鸿:助青灭包虫 健康扶贫精准施策是关键
央视网:《开讲啦》20190831 当代中国肝胆外科领军者董家鸿院士:医学是人类最大的善意
母狼产子时无食物,老猎人送猪头救活狼崽,数年后狼群前来报恩
2005年,广东男孩与蛇同吃同住,将蛇当成亲人,蛇真的能养熟吗?
2007年,四川一91岁老太身体不适,去医院竟查出已经怀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