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答疑关键词: 双语外刊丨非全硕士丨​教师执念(20220321)


今日答疑更新均来自微博「英专答疑」板块精选汇总,
如需更多细节请前往同名微博查看。
一、哪些外刊有官方译文?
提问:bot好!能不能帮忙问问除了经济学人是有官方译文之外,其他外刊有没有官方译文啊,比如纽约时报,卫报,想从这些杂志里找文章练习翻译但找不到译文。
@美鑒:英语文摘呀,左边英文,右边中文,翻译质量还是可以的,下面还有贴心的注释,我觉得够用了。
@Jadeahn:英语文摘、世界英语、FT金融时报,只用过这几个。
@枯yaaaaa:The economics 随便打开一篇文章右上角就可以选择英/中/中英显示。
@试图吃胖的Tony老郑头:金融时报,在国内叫FT中文网,我的论文语料。
二、非全硕士值得读吗?
提问:调剂非全日制硕士值不值得去读?
@爱听周杰伦歌曲的小孩不会变坏:如果你是二战的、或者能找到一个还可以工作,我建议你先去读非全。
去年的我也是一心想二战一志愿的那所985,不过庆幸自己选择调剂上岸,即使是非全。如果二战需要面临更多不确定的因素,就拿我一志愿学校举例,今年统招名额只要去年的一半,题型更改,复试线应该比去年更高。我的同学只有一个一志愿的,其余全部是调剂过来的,这其中有很多大佬,都是与一志愿失之交臂:北大、北外、上外、天大等一些很厉害的院校复试被刷的也比比皆是。
前几天国家线出来之后,大家都很庆幸去年选择调剂到非全上岸了,即使是非全,不提供奖学金、助学金、住宿,但是985的平台还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利用这所学校带给我们的资源。非全日制有些学校是提供住宿的,不过大多是一些双非,可以咨询一下老师。还有一些学校给奖学金的,我知道的有南航,去年给了非全日制新生入学奖学金,其他学校也有的,忘记是哪些了。很多人觉得非全会比较水,现在不管什么学校,都要严格要求,毕业要求、培养方式和全日制一模一样。我们上的课程和全日制也一样,上学期我选的有和全日制一起上的课,老师都是平等对待,导师也不会因为非全日制就不愿意要。鄙人现在发愁毕业要求中要发表的论文还有毕业论文的翻译素材ing)。
1.分数线问题: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是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区别只是学习形式不同,所以分数线也一样,A区分数线也是367,B区分数线357,别想看非全可以少点分数。少一分都无法调剂。
2.定向就业问题:教育部在20年开始要求原则上定向就业,注意是原则上,也就是说可以不定向,但是学校为了省事都是要求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并不代表着你一辈子只能在定向单位工作,读研期间辞职什么的都没问题,只不过录取的时候要求提供三方协议,工作证明,这个看具体学校操作,以我调剂的学校为例,我调剂的时候就没要一方协议和工作证明,只要了公司名字,录取通知书里面有一份定向培养合同,开学的时候也没有收。只需要扫描提交报道系统,研究生院说如果辞职了的话提交离职证明即可。
3.读博问题:当然是可以的!非全也是统招硕士、和全日制一样可以申请读博的。我们学校在研二的时候有一个面向全校选拔博士生统招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均可申请,只要你有实力就可以读!所以多发论文,而且读博的话,985和211平台会有优势一些。
4.现在考上编制可以读非全吗:可以,早点工作最好!现在找工作真的越来越难的。mti出来之后大部分人还不是要当老师或者体制内。到时候你研究生毕业可以拿着你的研究生学历去评职什么的多香啊。
5.学制问题:两年三年的都有,我现在的学校就是两年,这个看具体学校安排。
6.非全毕业之后就业:由于非全要求定向就业,毕业没有派遣,也就没有应届生身份,所以就无法报考应届生岗位的。校招的话有些单位可能不可以。据了解,一般互联网公司都是接受非全应届生的,没有三方协议可以签两方。体制内的话如果没有派遣、在读期间有社保是无法报考应届生岗位。关于就业方面,五部委在2020年下发了文件要求17年及以后国家统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享有同等权利。但是还会有就业歧视,在慢慢变好,gwy考试什么的都是认可的,一些单位如果招聘说只要全日制,是可以给人社部门打电话投诉,权利要自己捍卫。人才引进方面很多地方也逐渐开始认可17年之后的非全日制。
7.学费:这个看学校规定,我们学校第一届非全的学费和全日制一样的,我们是第二届开始涨了5000,不过比有的学校全日制还便宜。并不是所有的非全学费都贵,mti这个专业很多学校非全学费和全日制一样。可以具体咨询一下。
8.上课形式:这个不同学校也不一样。寒暑假上课的有,周六日和平常晚上上课的也有。
9.双非非全:不建议读双非非全,除非你是为了混学历。
10.考编:可以考。这个不限制的。如果考编公告说只要全日制,打电话投诉举报、五部委已经发文件了。很多人投诉都更改了,权利是自己捍卫的。
Anyway,不管选择什么,只要自己别后悔就行,调剂很艰难,祝大家都能够上岸。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管是小阳还是小羊都要咩咩咩:作为一个非全mtier我来说说,我是19届的,我们学校是和全日制一起上课的,也提供住宿,除了没有奖学金其他的没有什么区别对待。
虽然我已经找到了工作,但是奉劝想读非全的同学,首先,一定要好好选学校,其次,了解社会上对非全的歧视,真的有,一些企业(国企居多)会不认可。而且据我了解,以后的非全和我们不一样了,会是那种定向什么的,那样的话毕业的话是不给发派遣证的,就是不算应届生了,那找工作是相当没有优势的。
一定要了解好政策,再去选择。如果工作的待遇还OK,可以好好权衡一下,读研出来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你是否确定毕业之后有能力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现在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卷,高学历、海龟大有人在,如果学校是周末or寒暑假上课的话,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啊,全脱产or半脱产决定权在自己。不是所有学校都不给非全发派遣证啊,我今年毕业就是有三方的,我就是应届生啊,五部委发了文件的。2017 年改革后参加全国统考的统招统分非全日制双证硕士,三方协议、就业推荐表和派遣证都有,也属于应届生。
三、父母对教师执念太深怎么办?
提问:父母对于教师执念太深该怎么办?
我家是个思想观念挺传统的家庭,觉得女孩子就应该读完书回家乡当老师或从事其它稳定工作,尤其是我妈妈和外婆,对教师的执念特别深,每次她们和我聊起职业话题,最后都是以她们要求我毕业后回来当小初高老师而我没有表露出很强烈的意愿而不欢而散,甚至有时会因为这个吵架。
@kaa酱530_寻找失踪人口王光一:很多时候家长口中“稳定”=好嫁,他们觉得老师寒暑假方便带孩子 “稳定”的职业在他们部分人眼里不过是在相亲市场上卖个好价钱的筹码,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被他们推着走,家庭主妇还稳定呢,难道你想一辈子只洗衣服做饭伺候男人吗?(没有贬低任何职业的意思,但“稳定”有时风险更大。
@sintattico:如果你能做好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是很厉害的,但如果你能想办法和家人沟通,尝试让他们理解和支持你的想法更好。高中的时候我家人也不支持我读文科,现在他们还是支持我学语言学的,也支持我以后继续读语言学的博士。总之跟家人沟通和谈判很重要。
@小熊带着郁金香赴约:我觉得父母可能还不太相信你的能力,不是说姐妹能力差的意思,是家长对孩子的信任程度。所以他们或许会觉得你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如果你去做别的其他工作,他们可能就觉得你自己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那我觉得对于这样想法的家长,其实说太多也没什么用,只能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们看,你可以做到。
英专生发言bot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每日更新
英专伴侣 丨 感谢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