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香港的新冠疫情数据,瑟瑟发抖


大家好,我是尚未转阴的老章。
最近看到很多老人去世的新闻,三天六院士,清华、北大的讣告不断刷屏,令人痛惜。
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冶金专家张国成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12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专家顾真安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12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龙驭球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卢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学和森林学家李文华逝世,享年90岁。

国内的数据已经没法看了

老章发现,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和医院管理局公布的数据非常详细,这种公开透明,非常可贵。
老章从数据中看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数据均为香港第5波疫情(周期为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23日)
恐怖的死亡数字
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确诊1120851 + 1308713=242 9564人,累计死亡11160人,感染死亡率(病死率)为0.4593%,如果算整体人口死亡率则是0.1507%(我用了香港2021年的总人口数据:740万)
大家可以把这个比例乘以14亿,看是多少?我是不敢算了。
这还没有考虑国内疫苗接种比例、和医疗水平、病床数量占比等因素的影响,总之,会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死亡总数。
看不到拐点
无论是短期数据还是长期数据,都看不到香港疫情的拐点。
结局可能就是:全民
老人是重灾区

70岁或以上老人占死亡案例的大多数(86.8%), 远高于他们所占的人口比例 (13%)。如果把年龄放到60岁,这一比例是95%。即使是没有死亡,70岁以上老人重症住院的比例也非常高。
有基础病的老人更加危险

强烈建议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亲朋好友:张文宏内部讲话?我们对新冠的大误解
疫苗很重要

大部分死亡案例是未接种疫苗的人士,但是比较可惜的是恰恰风险最高的人群,接种疫苗的比例偏低。
香港的数据足以说明:1、接种任何三针疫苗,死亡风险大幅減少,特别是老年人
2、只要接种首剂疫苗,死亡风险也会显著減少
3、未接种或只接种一剂疫苗人士感染后的死亡率比已接种两或三剂者高超过10倍

大家不要偏信谣言,疫苗该打还是要打的!
总结
希望我们的专家别再胡说八道,因为政策转向就无限看低奥密克戎的威力,香港已有血淋淋的数字摆在前面,事实说明一切。

至于是哪些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专家,大家心里自有答案。
⬇️添加老章微信好友,永不失联⬇️

张文宏内部讲话?我们对新冠的大误解
新冠肺炎对男性生殖和性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