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鲜卑、匈奴、党项和契丹这些民族现在到哪儿去了?一言以蔽之,这些民族的主体可以说已经融入了中国的各民族之中,但也有一些分支则迁居到中国以外的地区,之后也基本融入了当地其它民族之中。
鲜卑族去哪了?
鲜卑其实可以说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一个少数民族了,因为其深度参与中原政治,因此事实上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恐怕还要超过匈奴和蒙古等名气更大的少数民族。
(鲜卑人古画)
而鲜卑也是汉化最彻底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南北朝的北魏时代,多数鲜卑人移居中原,并改汉姓,因此这部分鲜卑人在唐朝时基本完全汉化,融入汉族之中。但当时慕容鲜卑中有一支迁到中国西北地区,后来建立了吐谷浑政权。这支鲜卑汉化程度很低,后来吐谷浑灭国之后,其族人中有一小部分可能成为了今天青海地区土族的祖先。
另外今天东北和新疆的锡伯族也被认为是一部分没有迁入中原的鲜卑族后裔,而锡伯族的族名和鲜卑都有可能是同一个词。而且不仅如此,现在的西伯利亚,有些历史学家也认为得名于鲜卑的族名,也就是说西伯利亚其实可能可以翻译成鲜卑利亚。所以鲜卑在现在基本上是汉族的一部分,另外土族和锡伯族应该也可以算鲜卑的后裔。
匈奴族去哪了?
和鲜卑相比,匈奴族的名气其实更大。毕竟中国历史上很多历史名人和典故都跟匈奴有关。而匈奴族的去向也是一个更大的谜团了。
其实匈奴在东汉后期是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即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在西晋末年入主中原,建立了刘汉王朝。后来基本也都融入汉族之中。而北匈奴的去向则一度成谜,因为在中国史书里,北匈奴在东汉末年迁居到位于中亚的康居国之后,就渐渐不知所踪了。
(匈奴人陶俑)
不过到了近代之后,通过对比西方的史书,人们赫然发现在北匈奴从中国史书渐渐消失之时,在欧洲却突然出现了一个从东方迁来的强盛游牧民族。这个民族在欧洲被称为匈人(Huns),在公元4世纪和5世纪曾经一路从顿河流域打到法国和意大利,间接造成了罗马帝国的灭亡。而通过对比东西方史书,人们发现匈人最早出现在欧洲史书里是在顿河流域攻灭了一个叫阿兰的民族所建立的国家,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史书里竟然也有记载说在很接近的地区和相同的时间,有个叫阿兰(奄蔡)的国家被匈奴攻灭。因此许多人认为欧洲的匈人就是匈奴,甚至有很多欧洲历史学家现在已经开始把中国古籍里的匈奴称为亚洲匈人。而匈人后来在欧洲也消失了,现代的匈牙利人和匈人有些历史传承关系,但也不能说是匈人,最多只能说是匈人可能融入了匈牙利人之中吧。
党项族去哪了?
党项族最早出现于鲜卑人建立的吐谷浑,但他们却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在五代到北宋时期崛起建立了西夏王朝,但在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之后党项人遭到大量屠杀,但仍有一部分党项人被编入蒙古军队,随蒙军四处征战。还有一部分迁居中原。
(党项妇人古画)
现代发现的一些历史记载显示,到明朝时期,河南和安徽都还有党项人群体。甚至有一些零星记载显示有一些西夏王族曾经迁居川北、藏北甚至印度北部。但在明朝之后,党项人的相关记载就几乎没有了,因此可以肯定党项人也基本都融入汉族和蒙古族之中了。
契丹族去哪了?
契丹族的去向也非常复杂。多数契丹人在辽朝灭亡之后散布于金国各地,其中居住在汉地的契丹人基本全部汉化,比如蒙古帝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就是其中的典型。而一少部分契丹人则随耶律大石西迁建立了西辽王朝。但在公元1218年西辽王朝被蒙古灭亡之后,西辽契丹人则有许多被编入蒙古军队。
(契丹人)
因此在元朝时,对中原的契丹人是完全按照汉人对待的,不再有契丹这个民族划分,而对在西北不会说汉语的契丹人则按蒙古人对待,也就是编入了蒙古军队。而西辽灭亡之后,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契丹人随其领袖巴刺黑再次西迁,最终来到伊朗中部的克尔漫地区又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几十年后再次灭亡,之后这部分契丹人则融入了伊朗各民族之中。
而在现代,通过基因分析和对民族传说进行解读,人们发现中国东北地区的达斡尔族无论是语言还是基因都和契丹人非常接近,因此可以基本断定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的一支。另外在云南,还有一个叫本人的族群,虽分属不同民族,但其家谱很多最早都姓耶律,因此他们也很有可能是编入蒙古军队的契丹人后裔。而在中亚的阿富汗,有一个民族叫哈扎拉族,这个民族是西征蒙古军队和当地民族的混血。而在这个民族里,有一个部落叫达尔契丹,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他们也是被编入蒙军的契丹人后裔。所以契丹人后裔可以说广泛分布于从中国黑龙江到伊朗的许多民族之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点击主页右上角(...)
将桃花石杂谈设为星标可及时收到桃花石杂谈最新文章
文章还行?打个赏吧!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