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和特朗普,为什么两个译名差异这么大?原来这里有原则问题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在今天的中国普通人里,要说起最熟悉的外国名字,恐怕非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莫属了。无论是否关心国际新闻的朋友,在这两年因为各种原因,对特朗普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但在中文世界,对于这位美国大统领,却几乎从一开始就存在有两个版本的译名,一是内地地区通用的特朗普,二是台湾等其它一些地区使用的川普。那么这两个译名分别有什么来历,具体来说哪个更准确一些呢?
译名的原则
其实桃花石杂谈在说到现任美国总统的中文译名时,是更喜欢“川普”这个译名的,但这绝对不是因为觉得川普这个译名更合理,而是觉得“川普”这个译名透着一种滑稽的意味,更符合这位现任美国总统在很多时候的观感。

“川普”这名字似乎更符合这种画风
那么同样是中文,为什么会出现译名不同,而且差异还比较大的情况呢?这其实是由内地和港台等地在对外国译名方面所应用的不同原则所带来的结果。在内地所遵循的译名原则里,有一条可以说和台湾等地区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内地翻译外国人名主要都是以一些官方新闻机构的译名为准,而这些官方的新闻机构通常有大量精通世界各种语言的专职新闻或者翻译人才,所以在内地的译名原则里,“译音循本”是一条具有核心地位的原则。而台湾等地区则主要是按照不同地区名称在英语里的发音来翻译中文的。
所谓“译音循本”的含义就是,在翻译一个人名或者地名时,要看这个名称最初是来自哪个语言,然后按这个语言里的发音来翻译成中文,无论这个语言是个多小的语种都是这样。而这个原则可以说在“特朗普”和“川普”的译名差异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说到这可能很多朋友会提出疑问,桃花石杂谈你说别的译名因为语种不同可能还有些道理,但特朗普(川普)是美国总统,美国也是说英语,那么内地和台湾等地不是应该一样吗?因为就算按照“译音循本”这个原则,Trump在英语里的发音也和川普更接近啊!

唐纳德·特朗普的爷爷弗里德里希·特朗普
确实是这样,Trump这个名字的发音在英语里,相对来说更接近川普,因为英语里tr-的发音和中文里“出”的发音类似,所以按照英文发音“川普”确实更接近一些。但问题是:Trump却并不是一个英语姓氏,而是德语姓氏。因为特朗普这个家族是在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爷爷奶奶年轻时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所以Trump这个姓氏其实是德语姓氏,目前在德国也有姓同样姓氏的人,如果按照英语的发音翻译,就会造成同样的拼写,英语里叫川普,德语里叫特朗普的差异,这样也就违反了“译音循本”的原则。所以可以说“特朗普”和“川普”的差异和这个原则是有很大关系的。
类似的例子
其实同样的差异在另外两个比较有名的例子上也曾有体现。一个是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另外一个是上世纪末独立的非洲国家厄立特里亚。奥巴马刚开始出名的时候,内地给他的正式译名就是奥巴马。但在用了几年之后,美国的一些驻华机构却开始将他中文译名的第一个字“奥”改成了“欧”,理由是在美国英语里,奥巴马(Obama)姓氏第一个字母的发音与“欧”更接近。

“奥巴马”的译名也曾有不同版本
但这个译名更改在中国内地却没有得到响应,原因其实也是刚才提到的那个原则,即“译名循本”。因为“奥巴马”这个姓也不是英语姓,而是有据可循的非洲肯尼亚姓氏,当上了美国总统的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姓氏也是来自他肯尼亚籍的父亲。而在肯尼亚的语言里,Obama第一个字母的发音明显更接近“奥”,所以不能因为美工英语的发音就把这个肯尼亚姓氏的发音按英语来改。
而厄立特里亚的情况敢与此类似。厄立特里亚是1993年才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来的一个国家,因此在早期并没有特别规范的中文译名。在1993年此国独立之后,内地按照译音循本的原则,将这个国家的国名Eritrea翻译成了厄立特里亚,而台湾地区则是按照英语发音把这个国家翻译成了厄利垂亚(早期还有过埃瑞垂亚的译名)。
应该说从规范译名的角度,桃花石杂谈无疑是支持内地通行的译音循本原则的。因为这种原则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确实比只按照英语发音要准确的多。比如在英语或者其它语言里的日本姓氏。举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还记得,在上世纪末,南美国家秘鲁曾经有过一位日裔总统,叫阿尔韦托·藤森。而这个名字就是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译音循本原则。桃花石杂谈在其它一些文章里曾经提到过,日语和汉语完全是两个语系,日语里有汉字是唐朝以后因为历史原因引入的,所以日语里的姓名虽然基本都可以用汉字写出来,但许多字发音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

没有人会把藤森的姓翻译成“福吉摩里”
比如“藤森”这姓,如果按照西班牙语和英语从日语音译过去的发音,是写作Fujimori,如果完全音译过来应该是“福吉摩里”,但这样的译名在中文里就真的是不伦不类了。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地区的通行作法和内地也一样,只要可以考证,就会把其它国家日裔人士的姓按照其日本汉字的写法直接译成中文。所以在这个例子上,无论是内地还是港台地区,只要使用中文,基本上都会把这位秘鲁前总统的姓翻译成“藤森”,而不会有人翻译成“福吉摩里”。另外一位有名的西方籍日裔人士弗朗西斯·福山的译名也基本是遵循这一原则,中文媒体都会按照他姓氏的日本汉字写法把他的名字翻译成“福山”,而不会按照他姓氏的英语写法Fukuyama(日本汉字“福山”的英语译音)翻译成“福库亚马”。可以说在这些例子上,译音循本原则相对于从英语直译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为什么是“朗”而不是“杭”?
但说到这里,估计有些对德语等欧洲语言特别熟悉的朋友还是会提出异议,说德语名字翻译成特朗普也不对,因为Trump这个姓氏在德语里的发音其实跟“特杭普”更像,因为r在德语里发音不是“勒”,而是小舌音(俗称“小嘟噜”),是从喉咙里发出来的,单纯听上去和汉语里的“喝”更像一些。
确实是这样,但这个问题就牵涉到一些历史的传统了。因为小舌音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大舌音的另外一种发音形式出现的。而且虽然德语是最早使用小舌音的欧洲语言之一,但其出现的时间相对也还是比较晚。从目前的一些证据看,它在欧洲语言里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800年之前,虽然最早何时出现没有定论,但上限不会特别早。而汉语翻译欧洲名称的历史比这个要早的多,当时欧洲还通行“事实官话”拉丁语,所以对欧洲各国人名,从那时起基本就都是按照拉丁语的发音规则进行翻译的,后来小舌音在德语、荷兰语和法语里的普及在汉语译名里并没有得到体现。

现代欧洲把r发成小舌音的地区
所以类似德语里Trump这样的译名都基本上还是按照拉丁语的发音规则,把r按照大舌音的近似发音“勒”加上不同元音来翻译,Trump就是“特朗普”,Paris也被翻译成了“巴黎”,而不是与其法语发音更接近的“巴希”或者“巴赫”。而且这个原则目前的英语译名里也还在大量应用,比如像Francis和Franklin这样的英语人名,现在通常情况下仍然会翻译成弗朗西斯和富兰克林,而不会把其中的第二个字替换成“然”或者“冉”之类与其发音更类似的字。这也是人名翻译的另外一个原则,即“约定俗成”的体现了。

特鲁姆普和特朗普可能500年前是一家
而且约定俗成这种原则近年来还应用的越来越多。因为近年随着外国人名翻译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其实不同的翻译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还英国还有一位同样很有名的斯诺克运动员也姓Trump,但他的译名最早是一些体育媒体翻译的,当时的翻译是特鲁姆普。虽然这个译名和后来才出名的特朗普差异更大,但因为在中文里已经约定俗成,所以也就这样沿用的下来,而且还正好避免了和特朗普的误会。了解了这些,相信大家就不会再对“川普”和“特朗普”的译名差异感到疑惑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