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金国无动于衷吗?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金国无动于衷吗?当然不是了,金国其实对于西辽也一直有很高的警惕,双方也多次爆发战争,但由于西辽是建立在漠北,后期还很快把发展的重心转向西域地区,因此对金朝始终没能形成直接的威胁,西辽也始终没有成为金朝的战略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国与耶律大石的战争其实耶律大石在西逃之前,就曾经被金军俘虏,但不久之后他从金军营中出逃,后来又和辽国末帝耶律延禧发生矛盾,自己在公元1124年带200亲兵西逃。所以耶律大石能够在后来立国,就是因为他确实逃出了金国能比较容易够的着的地区。

‍(西辽的疆域,西辽和金国之间始终隔着西夏和戈壁大漠,互相攻伐都很难)
比如耶律大石的第一个根据地,也就是他宣布称王的可敦城,其位置可能是位于今天蒙古国北部的布尔干省境内,在辽朝时期这里就已经是边陲地区了,和金国的核心地区隔着非常难以逾越的戈壁沙漠,所以开头几年金国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耶律大石的老巢在哪。
但刚刚称王的时候,耶律大石肯定还是要把金国视为头号敌人,至少对外要做出这样的姿态,因为如果不以为契丹人复国为号召,他是无法团结其它契丹人的。所以他称王之后,曾多次遣使联络位于漠南的白鞑靼人,也就是后来的汪古部,以及西夏和北宋,希望从外交及军事上联合遏制金国的扩张。公元1125年,西夏攻取了金国位于今天山西省的部分领土,期间耶律大石就曾经提供过协助。公元1127年,白鞑靼人还曾经在耶律大石的劝说下对金国实施战马禁运,和金国交恶。到公元1129年,耶律大石还攻取了金国北方的两个重要军事基地,而这次行动之后,引起了金国对耶律大石的警觉。
此后金国从往来丝路的商人口中也得知了耶律大石大本营所在地,于是在公元1131年派大将粘罕和降金的契丹大将耶律余睹一同发兵,想穿越戈壁沙漠彻底歼灭耶律大石的势力。但金国大军在戈壁沙漠中因为自然原因损失惨重,到达可敦城时已是疲惫之师,结果被耶律大石的军队轻松击败。

(耶律大石征战场景想像图)
而耶律大石虽然以反金复国为旗帜团结起了大量契丹人,但其实他内心深处也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反金复国成功基本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他在称王初期挑逗了金国几次之后,很快就把重点征服目标定在了西域地区。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就以借道去阿拉伯为名义,亲自率大军西征,很快攻入今天的吉尔吉斯境内。两年之后他在叶密立城称帝,其实这时耶律大石事实上已经准备专心在西域发展了。尽管后来大石在西域立足,力量增强之后,也曾再次发兵东征,但却和金朝西征的军队一样,在戈壁大漠里损失惨重,无力穿越。而金国得报后,再次由粘罕率兵反击,但结果还是一样,在戈壁大漠里人马大批冻死,还导致其契丹副将倒戈,最终同样无功而返。
金国和西辽后期的冲突所以由于耶律大石建国的地点就已经远离金国力量所及,后期西征后其重心进一步向西迁移,这两者之间其实是很难发生大规模冲突的。但金朝对西辽的戒心当然也不可能消除。公元1144年,金朝熙宗得知耶律大石在前一年去世之后,曾派特使粘割韩奴出使西辽劝降。他到达西辽之后,见到当时摄政的耶律大石的皇后萧塔不烟。他不但不跪,还让萧塔不烟下马接诏,结果被萧塔不烟处死。

(明朝人画的西辽人形象)
但随着西辽统治不断西移,其对东方漠北地区的控制也越来越弱。公元1175年,原来受其控制的乃蛮部首领撒里雅派人与金朝联系说:
乞纳大石所纳牌印,受朝廷(金朝)牌印。
这意思就是西辽的官我们不当了,希望金朝朝廷给我们封个官,我们就效忠金朝了。之后乃蛮部就投靠了金朝,这也为后来西辽的灭亡打下了伏笔。但两年之后,金熙宗派监察御史巡视边界时,其随行的几个契丹官员还曾借机叛变,投靠了西辽。到公元1185年,西辽又想借道西夏再次伐金,但后来不知为何也又作罢了,估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东征的实力不足。

(西辽虽然身处中亚,但汉化程度仍然比较高,此图据称是西辽发行的方孔铜钱,完全是中原王朝的风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久之后,蒙古各部开始崛起,金国应付蒙古已经吃力,也就更顾不上数千里之外的西辽了。而西辽则更惨,在之前降金的乃蛮部被蒙古征服之后,其王子逃到西辽,竟然篡夺了西辽的皇位。公元1218年和1234年,西辽和金国分别被蒙古灭亡。(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