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昆仑奴”是何种人?为何能让唐朝贵族们爱不释手?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其实首先应该明确两点,一是“昆仑奴”中的“昆仑”一词,和昆仑山是没关系的。二是“昆仑奴”在古代很多时候是一个泛指的名词,主要是指唐宋时期的黑人奴仆,但这个名词并不意味着这些黑人都是一样的。
两种昆仑奴
首先昆仑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记载很多,所以留下的形象也很丰富。其中一些史料记载中明确说昆仑奴“有绝力”,身材高大,体壮如牛。而另一些记载则说昆仑奴身材矮小,水性极好,经常从事修船等对灵活性要求极高的工作。除了身材的差别之外,当然昆仑奴也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头发乌黑卷曲、面庞扁平、鼻宽嘴厚等特点。
(古代壁画里的昆仑奴)
所以综合来说,昆仑奴是对唐宋时期及以前在中原地区出现过的黑人奴仆群体的泛称,在中原人眼里他们因为都具有黑皮肤的特点,所以好像是一个群体,但从不同史料对其身材描写差异极大这一点来看,昆仑奴的来源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实际上并不完全是由同一个群体构成的。
矮小善水性的昆仑奴
当然昆仑这个名字的来源确实是指东南亚地区。《旧唐书》里曾说“自林邑以南,皆拳发黑身,通号‘昆仑’”。而林邑是古代中原对今天越南中部的占婆王朝的称呼,所以“昆仑”一词也是对来自东南亚的黑色人种的泛称。但对于中原来说来自东南亚只是说明他们来中原时是经过东南亚来的,却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东南亚人种。因为从古籍中对两种昆仑奴的记载来看,身材矮小的昆仑奴来自东南亚是没有疑问的,但身材高大的昆仑奴却和东南亚人种的特点完全南辕北辙了。
(尼格利陀人和欧洲人的身高差)
其实身材矮小的昆仑奴的身份在现代是完全可以确定的,因为现在的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还存在这样一个人种,叫尼格利陀人。他们虽然现代人数极少,但却广泛分布于从印度洋到泰国以及菲律宾的广大地域。其中最典型的是位于印度洋上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这个群体社会发展水平极其原始,前两年有个新闻说一个美国人强行去安达曼群岛上传教,最后被当地人杀死,这个新闻里的当地人就是安达曼人。安达曼人与其他人种很早就隔绝开来,因此有很多独有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身材极其矮小,男性的平均身高不足1.5米,女性更低,但这个特点也正好特别符合古代那些矮小的昆仑奴的特征了,所以昆仑奴里有很多和安达曼人类似的尼格利陀人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不过这里还是要说明一点,尼格利陀人可不是现在东南亚的主流人种,现代东南亚的主流人种的马来人,他们虽然也比较黑,但却是属于黄种人,体貌特征也不符合昆仑奴的记载。
有绝力身材高大的昆仑奴
但古籍里记载的昆仑奴里,却并不只是有身材矮小的,还有一些“有绝力”,也就是力大无穷,而且身材极其高大的昆仑奴。除了史料记载,其实在中国民间人们最熟悉的昆仑奴形象是唐代传奇小说《昆仑奴》里的忠诚老奴磨勒的形象。《昆仑奴》这个传奇小说就是写作于昆仑奴最流行的唐代,因此磨勒这个昆仑奴的形象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昆仑奴的典型形象。那么磨勒是什么样呢?
(古本《昆仑奴》的插画)
其实在《昆仑奴》的故事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磨勒的身材,但下面这句话却足以说明他的身材了:
遂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
这是磨勒把崔生与红绡这对恋人救出的场景,他一个人背着崔生与红绡,翻过了十多道高墙才把两人救出。如果磨勒是南亚尼格利陀人,身高只有1米5不到,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除非崔生和红绡身高都不足1米2,”高墙“也不到1米8……而就生活在唐代的作者也不可能故意创作出一个和当时的昆仑奴完全不沾边的文学形象,因为他的读者多数也都是见过昆仑奴的。
(如果磨勒是类似这样的身材,能同时背起两个人翻墙就合情合理了)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当时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昆仑奴是身材极其高大,力大无穷的黑人。那就只能是非洲黑人了。可能有些朋友觉得非洲离中国极其遥远,古代中国不太可能有黑人。但其实这是误会,从很早的时代开始,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就开始通过海洋贸易把非洲黑人卖到欧亚大陆许多地区了。
而且中国其实在唐宋以前很早就有关于黑人的记载了,比如东晋时的简文帝司马昱,就曾经有个叫李陵容的妃子。她皮肤黝黑,个子特高,而且头发卷曲,最早是个宫女,宫里的人也都叫她昆仑奴。而她的体貌特征就完全符合非洲黑人的特征,不可能是东南亚的尼格利陀人。关于她的历史记载也足以证明早在东晋时代,中原地区就很有可能已经有从非洲辗转东南亚地区被卖到中原的黑奴群体存在了。
所以综合来看,昆仑奴是黑种人无疑,但其构成也非常复杂,既有非洲黑人,也有南亚尼格利陀黑人,也不排除还有马来人等显得比较黑的黄种人。至于为什么他们曾经受欢迎,桃花石杂谈觉得也比较好理解,因为确实有特点,无论是身材特别高大还是身材特别矮小,都有和中原人完全不同的特点,因此也都可以从事一些特殊的工作,所以曾经风靡一时也毫不奇怪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原创不易,感谢打赏鼓励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