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为何发生?三国打了快一百年怎么没发生类似的事?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对后来隋唐的历史有根本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西晋末年大批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了中原呢?在之前的乱世三国时期为什么这些游牧民族没有趁虚而入呢?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总体来说三国时和西晋末年确实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都因为内战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减少,另外中原政权陷入了事实上的分裂状态等。但具体来说还是有许多不同点的,那么下面咱们就细说一下当时的各种不同点。
三国时期与西晋末年的相同点
其实三国时期与西晋末年相同点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这两个时期中原地区都经历了长期的内战,而且都在事实上陷入了分裂之中。此外因为长期内战,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减少,而古代人口是国力最基本的要素,人口大量减少的结果就是中原王朝的国力大为降低。

古本《三国演义》插画
三国时期大家都很熟悉了,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东汉江山陷入一片大乱开始,一直到公元222年吴蜀夷陵之战为止,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38年的内战之中,期间先是黄巾军起义扫荡了半个中国,然后又是各路军阀混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规模巨大的全面战争,造成的平民伤亡无数。这种损失之大通过以下这组数字就可以看出来。
在黄巾起义爆发前30年左右,东汉政府是进行过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当时的数字是全国人口有5600多万人。但经过之后接近40年的内战,中原人口的损失程度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按照《晋书》的记载,在东吴灭亡之时,晋(包括之前已经灭亡的蜀国人口)吴两国的人口总数之和竟然不足800万人。当然现代研究认为当时中原刚刚经过长期分裂统一,战乱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统计数字并不完整,当时实际的人口应该在1600万到2000万左右,但即使这样也下降了三分之二左右。
而许多朋友不太熟悉的是西晋末年的局势,其实在被称为“五胡乱华”的这段历史发生之前,中原地区也经历了一场规模和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三国时期的重大内战,也就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西晋末年西晋皇族不同诸侯王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的一场严重内战,从公元291年爆发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公元306年,持续时间也长达15年。

八王关系图,八王之乱对中原地区破坏程度之大也堪称历史之最
而这次战争也同样造成了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减少,根据一些研究估计,在八五之乱开始前,中原地区的人口在2200万人左右,但经过八王之乱这十几年大战,中原地区人口再次被腰斩,有些数字认为到公元306年八王之乱基本平息之时,整个中原地区的人口已经只剩下了1088万人,也就是比三国末期的人口数量还要少三分之一以上了。所以从这两组数字的对比来看,其实虽然接近,但也能看出一点为何五胡乱华在西晋末年发生的端倪了,因为此时的中原,实力比三国末期,确实又下降了一个档次。
三国时期与八国之乱时期的不同点
下面再说说这两个时期的不同点,从这些不同点里,就更能看出为何五胡乱华发生在西晋末年了。
首先三国时期是承接东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草原游牧民族的强势。对历史有一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两汉的一个主旋律就是打击匈奴,保证北疆的安全。而这一举措在东汉时期其实是已经开花结果了。公元160年前后,已经在两汉不断打击下西迁到今天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的北匈奴在东汉的持续追击之下再次西迁,从此消失于中国古籍之中。

三国时期的形势
而南匈奴则完全受制于东汉,被东汉分而制之,各部在当时的实力非常有限。同时因为北匈奴的势力刚刚被驱逐,当时鲜卑、乌桓等其它草原各部也都还没成气候。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原北方地区在官渡之战后基本被曹操所统一。虽然这种统一并不完整,北方也还存在其它一些军阀,但总体上北方在官渡之战后,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很快重新形成了一个强有力中央政权,真正大规模的内战只持续了10几年,而这个政权相对于当时仍然四分五裂的各个游牧民族还是无法撼动的。在几次相互之间的战争中,南匈奴和乌桓面对曹军多次惨败,比如公元207年曹操在追击袁绍两子的过程中与乌桓在今天辽宁省境内的白狼山发生大战,结果乌桓单于蹋顿被张辽直接在阵前斩杀,乌桓部仅一战就遭到重创。所以当时双方的实力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针对南匈奴,曹操则将其分为五部,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使他们很难联合。

八王封地分布,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这也是八王之乱的主要发生地
但到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的实力因为人口再次腰斩而进一步衰落。而且不仅如此,因为八王之乱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直接邻近游牧民族聚居地的地区人口损失最大。同时在八王之乱期间,内战双方因为中原人口损失严重,都曾经向周边的游牧民族借兵帮自己打内战,而最终这些举措的结果都是让游牧民族的军力不断壮大。
比如最终直接灭亡了西晋的汉赵政权,其首领刘渊就是在八王之战期间与西晋宗室成都王结盟,并借此联合匈奴各部,把南匈奴重新结成了统一的力量。而后来在成都王被西晋中央平定之后,刘渊则顺势自立。而西晋中央也多次联合拓跋鲜卑和段氏鲜卑,这些举措最后都造成了中原王朝自己在内战中越来越弱,而周边游牧民族的则在中原内战中有了联合的理由和机遇,同时其军队也在中原内战中锻炼的越来越强,最终导致了双方实力的逆转。
所以总体来说,三国时期虽然内乱严重,但北方地区较快恢复了和平,建立起了对游牧民族仍然有优势的中央政权,导致游牧民族无力南下。而西晋末年15年异常惨烈的八王之乱导致中原整体实力急剧衰落,游牧民族自身借机联合,并在中原内战中建立起了具有很强战力的军队,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实力逆转,最终促成了“五胡乱华”的发生。(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原创不易,感谢打赏鼓励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