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阴霾还未消散, 金融战已经开始蔓延!


背景
美国疫苗速度非常快,在美国的3.28亿人口中,只有超过41%的人完全接种了疫苗。
美国可望7月正式解封,经济活动完全重启。
随着疫情缓解,拜登政府腾出手来开始和中国继续掰手腕。
中国商务部今天(3日)称,中美两国的经贸领域已开始正常沟通,并将共同努力务实解决具体问题。
另一方面,2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在计划修改特朗普时期出台的一项对和中国军队有关系的公司的投资禁令,此前被列入“黑名单”的中企和实体大部分将会继续留在名单上,而且将增加新的实体。
这一切标志着,中美进入阵地战阶段!

美国开始积极推动经济活动复苏,并逼迫工人回归,以做收割准备。
美国带病复苏
美联储周三发布的褐皮书称,从5月初到月底,经济增速“有所加快”,官员们指出,“疫苗接种率提高和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放松对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美联储预计美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录得自1980年代初以来最强劲的年度增长,但4月就业报告不温不火,周五将发布的5月就业报告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人们担心通胀可能即将出现。
总体上,企业似乎无法满足不断激增的对其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消费者似乎准备好大肆消费。
“劳动力需求增强,但劳动力供应普遍短缺阻碍了招聘。在企业加大招聘力度之际,不同行业的薪资涨幅各不相同。尽管一些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但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不过,餐厅价格大幅上涨,”芝加哥联储报告称,“联系人普遍保持谨慎乐观的预估。”
证据表明,无论是工人还是商品,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褐皮书将其视为物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
美联储和其他官员正在密切关注物价攀升。
美联储官员表示,房屋建筑商无法满足需求,制造商面临生产商品所需材料的交货延误,而且“对许多公司来说,招聘新工人仍有困难,特别是低薪的小时工、卡车司机和熟练的销售“。
美联储报告称,价格正不断上涨,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会继续上涨。
褐皮书还称,“高收入人群正在积极寻找工作,以弥补失去的收入,而低收入者如果正在领取政府福利,则更有可能采取观望态度。”
这份褐皮书为美联储即将召开的6月会议设定了框架。
官员们将就如何以及何时开始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步伐,并上调近零利率展开辩论。
半个美国开始行动
褐皮书所反映信号体现出,经济形势改善尚未转化为消费者和企业对信贷的旺盛需求。
在克利夫兰联储地区,银行家们有点担心供应链中断可能会打击客户的销售,并削弱贷款需求。
商业游说团体认为,救济措施意味着人们正在拒绝好工作,使公司找不到重新开业所需的员工。
尤其是工人短缺被认为是疫情最严重时期的后遗症,工人们正在儿童看护等和失业补贴等实际考量和最终需要重返工作岗位之间进行权衡。
在这个情况下,6月2日美国有一半的州即将提前切断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失业救济,对总统拜登一项关键的疫情应对举措说不。
当然,这些州全部由共和党籍州长领导。
受疫情影响,联邦政府每周向失业者额外支付300美元。
马里兰州周二成为第25个宣布将在该联邦计划于9月到期之前停止发放每周300美元失业救济的州。
州长Larry Hogan说,虽然该计划在疫情期间提供了“重要的临时救济”,但由于“疫苗和就业岗位...供应充足”,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了。
拒绝接受这笔联邦经费的25个州已经各自宣布了计划结束日期。
阿拉斯加、爱荷华州、密西西比州和密苏里州的救济将于6月12日停止,之后一直到7月10日,还有其他21个州的救济将陆续结束。
资本主义的美国,也不能接受全民躺平啊!
美联储的一丝凉意
6月2日美联储宣布,将开始抛售去年通过一项紧急贷款安排购入的公司债。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截至4月30日,该工具有138亿美元的未偿还贷款,包括约86亿美元的公司债ETF仓位和52亿美元的公司债。
美联储表示,打算在今年年底前出售全部投资组合。美联储将很快开始出售ETF持仓,然后在夏季晚些时候开始出脱其持有的公司债。
美联储表示,出售二级市场企业信贷工具(Secondary Market Corporate Credit Facility, SMCCF)所持资产将是“循序渐进”的。
美联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通过考量ETF和公司债的日常流动性和交易条件,将对市场的潜在影响降至最低。
管理该安排的纽约联储将在周四提供更多有关出售的细节。
美联储于2020年3月宣布了两项企业信贷安排,当时正值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市场动荡达到顶峰。
虽然一级市场信贷安排实际上从未使用过,但美联储官员表示,这些安排成功地向市场发出信号,表明美联储准备为企业信贷市场提供支持。
在前财政部长努钦要求美联储关闭许多紧急贷款项目并归还未使用的资金后,该工具于去年12月31日关闭。
一位美联储官员说,缩减企业信贷安排的决定与货币政策无关,但也已经透露出丝丝凉意!
物价或成悬刀!
市场开始猜测,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随时转向。
6月2日施罗德投资周三称,美国最新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似乎确认了未来将出现通胀持续升温这种最让人忧虑的情况,而且在叠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强劲的情况下,美联储将需要开始考虑放慢购债的步伐。
施罗德首席经济师及策略师Keith Wade在其评论中指出,整体消费物价指数于4月份升至按年增加4.2%的水平,是自2008年9月以来最高。
与此同时,扣除食品及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亦升至3%,是自2006年以来最高。
“虽然通胀升温已是意料之内的事,但按月及按年的升幅均高于市场预期,而且更超越商品价格的升幅。”他说。
面对经济重启的强劲需求,物价很可能会在短期内进一步向上,而消费物价指数有机会在5月份升至近5%的水平。
“虽然通胀数据很可能会让美联储上调经济预测,但美联储可能不会因此收紧政策。”
Wade并说,“纵使退市要到较后时间才会发生,美联储将重新考虑此事似乎已甚嚣尘上。”
日本偷偷转向
面对未来美联储随时可能收紧压力,提前应对才是正道!
被收割惯了的日本,这次已经提前做好抗击打准备。
5月31日的数据显示,日本央行5月份没有购买上市交易基金(ETF),这是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2013年执掌央行以来,首次整月未介入市场。
该数据凸显该央行正在逐渐从黑田的“火箭筒”刺激计划逐步撤退!
多年来日本央行大量购买资产的行为,经常招致抨击,批评者认为此举扭曲了市场并使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充满风险。
面对即将到来的6月份,美联储是否会因为通胀压力而将提前讨论货币政策走向?
面对这个疑问,日本是否能抱着火药桶不放?
还是应该在手中多储备一点点子弹?
今年3月份,对政策工具的审查中,日本央行开始变得保守,放弃了ETF购买速度的数字目标,并承诺只有在市场压力严重时才会介入市场。
同时,日本央行周一公布的6月份债券购买计划与5月相同,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
中国战术性添油
同近期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的举措相似,此次国开行的发行也可能是配合央行把境内市场上较多的美元流动性收回,将会提高境内美元利率,从而提高做空美元的成本。
这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了。《警惕: 金融战扣动扳机!》
中国4月外币存款余额升至1万亿美元,创纪录新高,当月增加478亿美元,为单月历史第三大增幅;境内外币存款淤积一旦大量转换为外币抛盘,可能进一步推升人民币汇率。
这些还不够,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三发布的审批情况表显示,仅6月1日一天,其向包括外资银行、基金及保险公司在内的17家金融机构发放了总计103亿美元的QDII额度。
连发三箭,疏通外资从国内流向国际!
一、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减少国内美元流动性,收拢到金融机构中。
二、境内美元债
这是中国国开行时隔逾五年重启发行境内美元债,目的肯定是进一步控制境内美元流动性,缓和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势头。
国开行公告称,周四(6月3日)将向银行间市场具有外币业务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20亿美元的境内美元债券。
该期债券期限1年,采取数量招标,票面利率0.38%。国开行上次发行境内美元债是在2015年。
三、扩大QDFII额度
这很明显是引导美元外流。
中国外汇局周三公告显示,本月已新增逾100亿美元的QDII额度。
据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6月2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达到1,473.19亿美元;此前于5月31日公布的额度则为1,370.19亿美元。
而6月1日获得新增额度的17家机构,主要包括汇丰银行(中国)、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中国人保等。
《中国外汇》杂志引述前外管局官员管涛的评论称,预计接下来央行外汇局仍会有一系列新的举措,将围绕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落实跨境资本流动均衡管理。
就是流入和流出要均衡!
这明显是让市场不必纠结汇率问题,更不要去赌人民币单边升值或贬值。
小结一下
三箭齐发组合拳,思路很明显:
国内美元流动性收到银行对抗冲击;
同时美元利率回升之前,抢先进行美元融资;
拿融来的低价美元,时刻准备着抄底世界!
虽然额度不大,但是一气呵成!
同时呵护国内人民币流动性,枯井无波!
今天,中国央行继续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等量对冲到期,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充盈,隔夜和七天回购加权利率分别跌15个和6个基点左右,双双降至近三周低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