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缓刑两个月
10月7日,美国参议院两党领导人达成一项最新协议,有望使联邦政府在进入12月前不会出现违约。
一名参议员助手称,短期协议将债务上限上调了4,800亿美元,足以使财政部应付各种付款需求至12月3日,从而使联邦政府躲过10月18日前后违约的前景。
债务限额提高到28.9万亿美元后,新增加的4,800亿美元预计会用到什么时候呢?
算算账上还有多少钱,以及花钱的速度, 就可以知道了。
美国财政部账上,现在还有1355.82亿美元。
而在此之前的8月初是5000亿美元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到4800亿美元差不多刚刚好2个月,7周左右。
这意味着,12月3日这笔钱就将会用完,而根据本月初在另一场党派对峙后通过的一项权宜计划,大多数联邦项目的拨款也将在这一天到期。
因此,眼下警报虽然解除,实际上就是判个缓刑两个月,12月的债务违约危机已若隐若现。
因此,收益率曲线不再显示10月到期国债有违约风险,变成12月到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2月16日到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高达0.085%,高于附近时间到期的国债收益率。
国会12月很忙,新债务上限与当前避免政府停摆的权宜支出法案将于3日双双到期;
民主党还希望年底前通过5,500亿美元跨党派基础设施法案(缩减了一半)和拜登的综合经济支出计划。
这一切都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谈到达成协议将债务上限延期至12月时,麦康奈尔在参议院的一次演讲中表示:“现在没有问题了。他们(民主党)将有充足的时间”在下一次提高债务上限时通过立法协商程序实现。”
这说明,共和党依然不支持共同承担债务上限的责任。
民主党人坚决反对在预算上限问题上使用该程序,称其非常不灵活,并将树立一个糟糕的先例。
因此,虽然上述协议暂时缓解了债务上限压力,但它会令国会在年底前将展开的党派斗争更加激烈。
所以,美国的这个圣诞节,注定不安稳!
违约风险
最糟糕的情形是两党继续较劲,无法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导致联邦债务违约。惠誉评级此前表示,这种情形下美国AAA评级可能不保。拜登也曾警告违约会造成经济损害,市场大跌并重创退休储蓄。考虑到两党恐怕都承担不起违约对美国信用及经济的潜在冲击,这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仍然较小。
“双方都在玩危险的‘胆小鬼游戏’,不到最后时刻谁都不想后退,”美国银行美国利率主管Mark Cabana表示。
在两党达成短暂提高债务上限协议前,10月21日到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急升,并达到过0.1325%,而这个到期日前后到期的多数国债收益率报0.05%或更低。
英国麻烦了!
英国或成为首个加息的发达国家。
根据调查,由于燃料和能源成本飙升,62%的工业企业预计在未来三个月内提高商品售价,通胀预期已升至1980年代末以来最高水平。
英国通胀预期高企,主要原因在于英国消费者的需求在解封后大幅提升,但生产供应端却不足。
而且,未来通胀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供应链受阻不会在短期内有所改变。
有分析师认为: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将视通胀预期、劳动力市场情况而定,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2月加息。
谁先加息,谁就要付出更惨重代价,这是发达国家共识。
这是个比谁更难熬过去的一个耐力赛!
在大宗商品还没有下降的情况下,率先加息的国家,会首先提高本国成本,让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同时让本国金融流动性丧失。
对于目前英国通胀情况及未来走势,英国央行新任首席经济学家Huw Pill日前警告称,通胀上升势头比先前预期更持久。经济面临的风险远比一段时间以来更加呈现双向性,因此政策决策将变得更加平衡。
英国央行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国通胀率将升至4%。
由于通胀预期不断上升,不少投资者押注英国央行有望收紧货币政策,这将使其成为主要发达市场央行中最鹰派的一员。
英镑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历史性的1.1%, 今天高达1.135%。
今年9月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也表示,加息的最低条件已达到,上述几个因素将使英国央行加息预期不断增强。
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于2022年2月加息15个基点,成为全球首个加息的发达国家。
然而根据美联储表态,其最早也要到2022年末才会开始加息。
在此条件下,英镑对美元汇率应该能够在明年实现合理升值。预计2022年底,1英镑将兑换1.45美元。
何以至此?
由于英国现已取消几乎所有抗疫限制措施,这使得英国经济今年的表现表面上将优于大多数主要发达国家。
也许这是加息的理由。
但是,经济数据的优秀,并不代表英国通涨麻烦的消除,笔者反而认为,这会加剧英国的通胀压力。
笔者认为,有两大原因,可能让英国陷入危机!
首先,能源严重依赖对外进口。
当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时,价格压力不断向下传导,英国国内物价随之上扬。
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英国天然气供应近五成来自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其他欧洲国家。
虽然,苏格兰拥有北海油气田,有趣的是,这次气荒、油荒,英格兰几乎完全没有享受到北海油气提案的便利。
英国缺油地区,基本都集中在英格兰地区,苏格兰,北爱,都完全不缺。
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年来的涨幅仍近600%,能源的涨价正通过下游传导,对广泛的生活日用品价格产生影响。
有调查称,超过一半的公司表示,他们的现金流已经恶化或停滞不前。
接受调查的大多数制造商表示,能源等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其预期商品售价上涨的主因,如果不将成本压力向下传导,其经营将面临困境。
其次,去工业化恶果
英国通胀预期高企,另一个原因则在于英国长期“去工业化”,导致英国国内对工业中间产品、制成品的依赖过于严重。
野村证券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称,全球市场将感受到从纺织品、玩具到机器零部件供应短缺的压力,叠加全球的限电潮,由此产生的供应冲击将可能进一步推高发达市场的通胀。
目前全球多国均在面对国际物流瓶颈、供应链瓶颈和能源困境,英国自身产能的供给则难以应对国内需求。
英国媒体的调查显示,目前一个亚洲到英国航线的集装箱运价升至18000美元,平均转运时间由35天升至70天,这导致英国企业在金钱和时间方面的成本增加。
在全球供应链危机之下,如果英国取消抗疫限制措施后,充分就业的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归根结底是脱欧惹的祸。
脱欧后,兄弟不睦,和苏格兰闹掰,导致北海油气田优势丧失。
脱欧后,又导致工人,基础服务业就业人员严重不足,生产能力进一步下降,连卡车司机,杀猪工人都找不到。
叠加疫情之后供应链中断,大宗飙升,英国的危机,才刚刚起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