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个简评,铺天盖地的房产税新闻,也不用笔者多说了,这里想说的是笔者对房产税的几个问题的一点个人看法。
房产税是否降房价?
房产税,不是用来降低房价的,这点全世界各国都已经证明了。
欧美日韩澳,哪个发达国家没有房产税?
哪个发达国家房价不涨?
笔者的认为,一个房子的房价,和这个房子所在的位置以及质量正相关。
而这个位置,和这所房子所在的区域内的经济总量正相关,经济总量越大,房价越高。
经济总量,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工作报酬,医院、学校配套,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便利性,房价都是这些价值的转移支付!
而经济总量的衡量标准是货币,就是货币发行越多,房价越高。
以美国房地产指数为例,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的衰退会导致房价下跌,而2012年后,经济复苏,导致房价持续上涨。
2020年,疫情导致经济停止,但是财政直升机撒钱,房价直接飙升!
美国的房产税率较高,最高的州达到3%。
所以,是不是收房产税,根本不是房价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生产力三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
房子就属于生产资料的一部分,GDP是生产力的代表。
所以GDP增长,生产资料贬值?这是不可能的。
只要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速能保持,那么房价就不可能降!
当年轻人在这个城市无法找到可以追求美好生活的工作,房价想涨,都不可能!
打压投机?
初期也许可以吧,长期并不可能。
房地产是固定资产,最终是否投资,或者投机房地产,和投资收益率正相关,和税率的关系是次要的。
只要扣税后的回报,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水平,那么房地产就是值得投资的品种。
当一个城市的房地产投资,无法取得社会平均投资回报,那么这个城市大概率在走下坡路。
有钱人,都不傻!
所以,只要前文所述两条和房价正相关的条件满足任意一条,房子就会有人投资!
1,本地经济增长率可以保持
2,货币供应量在持续
那么,房产税的真正目的何在?
稳住开发量
笔者认为,用税收控制房地产开发速度,以及在经济中的保持稳定的比例,是房产税最大的作用。
房价涨跌,不是经济,稳定的开发量才是!
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基本是可见的,这就意味着房子涨价的两条基础条件,一个都不会少。
经济增长需要相适应的货币供应量,两项叠加,导致具有资源竞争属性的房地产成为投资最佳标的之一,这过去三十年已经验证了。
较高收益率引起过度开发和投资,导致房地产占GDP比重过高,局部房地产开发过度,可能在未来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波动。
所以,市场有必要适当放慢脚步,把存量住房释放给刚性需求,给未来的刚性需求留出开发空间,以平衡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笔者认为,这才是最主要目的。
房子多吗?
笔者有个观点,就是中国的房子总量很大,宜居的不足!
中国的存量住房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1,质量参差不齐!
80年代筒子楼,
90年代房改房,
20年左右初代劣质商品房,
这些都已经完全不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了。
2005,第一次有了外墙保温,
2010年前,极少有房子有电梯,
到现在为止,车位配比严重不足,
特别是2020年前的绝大部分住宅没有考虑大规模电动车充电需求。
所以,房子多吗?
其实适合未来居住的房子数量极少!
2,地域不平衡
经济不平衡,导致经济发达地区房子供应不足,房价节节攀升;
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依赖房地产经济导致房价虚高,闲置。
这是有错位的,需要宏观经济的逐步调整和时间的发展来缓解。
对住宅收取持有税,可以抑制欠发达地区过度房地产依赖,这是很明显的。
同时,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供应不足,导致土地出让量不会大幅度下降。
那么国家层面,如果将发达地区的土地出让金转移支付到欠发达地区来发展经济,那么欠发达地区的房价虚高局面就会得到缓解。
3,条件不平衡
中国南北差异极大,导致居住需求极不平衡。
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有集中供暖,南方没有。
北方经济水平低,南方高。
这导致需求不匹配。
在南方经济和采暖的双重驱动下,现存住房要满足未来需求,是很大的考验。
以南京为例,夏天极热,冬天极冷,没有地暖的房子,出租和出售,都会更加困难。
任何人中国,都有权利凭借自己的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然而,宜居的房子真的太少了。
如果征收房产税,对于超标房产持有者来说,放弃不宜居的住房,追逐未来更加宜居的住房,将是最佳策略。
所以,没有学区的老破小,和经济发达、人口流入城市的新区之间的差异会拉得很大。
未来呢?
正如前文分析的,中国的两个现状:
1,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宜居房子稀缺
那么稳定开发宜居住宅,逐步释放给刚需,将是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要知道,新房是带动整个社会耐用消费品增长的第一大动能!
过去房子永远涨的条件下,市区老破小拆迁难度极大,成本极高,很多地方政府都无法赔偿。
这导致了一些财政能力比较低的城市,在发展的中摊大饼,东西南北到处建设新城,导致城内无数城中村,以及老破小成为贫民窟和老年人遗忘的角落。
这种发展方式,一方面侵占耕地,无限扩大城市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导致城市发展极不平衡,新区配套也极其缓慢,效率低下。
房产税,如果能施压多套住房持有者放弃市中心不宜居的房产,对于地方政府收储将是极大利好。
因此,房地产税的作用下,笔者的观点是:
地方政府未来会有廉价的土地储备(不宜居住房的拆迁回购);
同时还有稳定的土地出让(宜居住房的稀缺)。
此外,本次房产税的开征,很可能在有支付能力的较发达地区首先试点,
而且标准应该很高,可征收的比例极低。
收入不高的地方是无法征税的。
最后小结:
1,该投资的还会投资,房价涨跌主因是经济;
2,宜居房子稀缺,并不多;
3,房产税能让政府未来土地出让金更稳定。
4,被征税的一定是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而经济衰退的地区,大概率不征税。
5,覆盖面非常小,只有极少部分人会被征税,大部分人没资格。
所以,征税不是目的,稳发展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