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美视频峰会传达出的急迫情绪!


格拉斯哥峰会的中美声明,到中美视频峰会,才几天?很明显,非常急迫!
虽然中美双方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针尖麦芒,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背后经济领域的相互靠拢。
也就是说,台上演戏,台下合作!
演戏,也许就是谈判桌上的筹码而已!
科技分工方面,
部分放行华为,中芯国际的采购封锁,
然后孟晚舟的回国,
以及军工相关企业依然保持距离。
能源和通胀领域:
阿富汗交接棒,
还有欧洲天然气危机之下美国把天然气全部卖到中国,
中国这边抛石油储备协助美国平抑油价,
放弃所有海外煤电订单,也是压制煤价的一种表达方式,
等等各种,中美合作领域一直在扩大。
所以,这次峰会的核心,大概率还是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伊朗核问题等等。
本文简单说说,为啥中美双方如此紧迫!
1,拜登时间不多
拜登无法保证中期选举,更不能保证连任,所以必须在最近敲定所有未来三年的规划。
基建法案已经通过,绿电,基建的开启,还只剩下债务上限来解决钱的问题。
所以,和中国达成合作协议,等钱一到位,就开始大规模铺开!
就是说,拜登的执政形势越差,拜登的碳中和计划就越紧迫,不然三年后,可能被新领导人推翻。
这方面,笔者写过很多文章论证这点。
最近地方选举的不利,也让拜登着急,
《深蓝染红,30年积累被拜登半年败光!》
油价,供应链危机,通胀让拜登焦头烂额,支持率直线下滑,
密西根大学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66.8,创2011年11月以来最低。
通胀飙升令家庭生活水平下降,至少在短期内,越来越少的美国人对经济前景感到满意。
《这次拜登真的要完蛋了!》。
以及拜登开始追求对华有限合作的分析,
《拜登有求于中国了吗?》
最后落脚点在拜登的竞选承诺中的清洁能源转型,也非常符合逻辑。
2,中国出口压力
三季度,光伏出口美国下滑接近3成,但是好在消费出口强劲。
四季度开始,到明年美国taper进行中,甚至未来某个时间还可能加息,很有可能影响美国消费进口,也很可能影响全球消费下滑。
还有疫情后东南亚产能恢复,基础产品回归东南亚,导致中国出口增长在高基数上比较难看。
中美碳中和协议,协助拜登加紧实施绿电,非常有助于中国光伏,风电,电气设备等产业链出口增速。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美国地广人稀,没有统一的电网,分布式太阳能加储能的优势非常明显。
智慧微电网,园区绿能,等分布式光伏项目具有巨大前景。
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产商,9个在中国,另外一个韩国的韩华的核心班底是收购的林洋能源的光伏生产基地和技术,也就是它也是基于中国的产能支撑全球的业务。
所以,光伏产业链出口,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3,反超欧洲
默克尔离任后的德国组阁遭遇困难,红绿黄三党争斗不已,导致碳中和路线推进没有政策确定性指引。
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代表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黄色,它们被称为“红绿灯”组合。
作为欧洲碳中和领头羊,德国的缺位导致欧洲的碳中和整体政策也很难完全落实。
虽然上半年德国的《柏林太阳能法案》,要求从2023年起在德国首都柏林的所有新建筑上安装光伏系统。这项法律的新规定适用于所有新建筑,也适用于可使用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现有建筑屋顶的重大翻修。
但是,全德国的方案必然需要德国政府组阁成功后落实。
这个背景下,中美提前携手,共同领导全球碳中和路线图,很可能在产业链布局方面抢得先机。
记得默克尔说过的,美国和中国单独谈碳中和,德国、欧盟也需要这么做,但是现在德国的缺位,耽搁了这个进程,让美国领先一步。
以上,这三个因素应该就是中美峰会如此急迫的重要原因了。
此次中美携手,应该是对此前文章分析过的美国对华光伏贸易三板斧的尘埃落定。
《连砍三剑:中美光伏贸易战,火药味渐浓!》
反规避调查已经结束;
美国对新大疆的原厂追溯,基本做样子,产业链无法避开,而且非疆产能也足够出口美国;
而美国的非进口组件补贴本身没多少,影响有限。
4,日本继续撒币
此外,值得关注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在新首相上台之后又要大撒币来刺激经济了, 岸田继续执行菅义伟未能完成的安倍经济学!
根据日经经济新闻周五报导,日本经济刺激计划将需要40万亿日圆(3,50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
然而,本身日本今年的赤字计划只有22万亿日元!40万亿这个数字,让全世界分析师惊呆!
全球原油价格飙升,加上芯片短缺和供应链紧张,削弱了依赖贸易的日本经济。受疫情限制和供应瓶颈影响,日本经济在第三季出现萎缩。
但是,日本公共债务已经是GDP的两倍,连续几十年的刺激,撒币并没有给日本经济带来任何提振!
特别有意思的是,除了针对农林牧渔等依赖能源的行业,以及支持芯片制造业等领域,日本针对18岁以下的人每人发放10万日元,共计2万亿日元!
这是进一步培养宅男吗?
不过日本这个举措,可能进一步让全球的通胀压力难以缓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