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说点不一样的,耐心读完,必有收获!
当地时间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通过法规修正案,完善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 相关的信息提交与披露实施细则,监管政策即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新规则旨在确保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遵守美国的规则。“最终规则将使投资者轻松识别其审计公司位于PCAOB(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无法完全检查的外国司法管辖区的注册人。
此外,外国发行人将被要求披露这些实体的外国政府所有权水平。”
受此影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也都出现集体大跌。
20年前的遗留漏洞
自从近20年前导致安然公司(Enron Corp.)倒闭的会计丑闻爆之后,美国成立一个特殊的监督机构 “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简称PCAOB) 来进行对审计方的监督。
2002年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如果你想在美国上市,审计你账目的公司必须接受PCAOB的检查。
PCAOB每三年对40多个司法管辖区的200多家非美国审计公司进行检查,但未经中国有关部门批准,PCAOB不能审查中国的审计底稿。
这个现状已经维持20年,为美股海外公司埋下炸弹!
核心漏洞:
20年来,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企业,PCAOB审计不需要查看底稿,导致大量美国资本借助中国公司渠道登陆美国股市。
这是一个超高速发展期,硅谷资本利用了美国的这一监管漏洞,同时结合互联网风口,疯狂向美国股市输送中国企业上市,基本上中国赴美上市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有他们的影子!
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自2014年1月以来,已有170多家总部位于中国内地或香港的公司在美国完成IPO,筹资约587亿美元。
截至2021年9月29日,中国公司的美国存托凭证市值已经高达2.25万亿美元。
美国亡羊补牢
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不在PCAOB监管之列,美股迟早要出问题的,最终被特朗普抓住了!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HFCAA,最早于2019年3月被提出,由特朗普(Donald Trump)2020年签署成为法律。
由于牵扯面实在太广,美国内部斗争不断,一直到今天才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所以,网络上很多言论都是错误的,比如:
瑞幸咖啡造假案爆发在2020年初,影响了中概股声誉,导致美国证监会特别针对中概股;
中国的教培改革是2021年,让中国政策缺少透明性,打击了美国投资者信心,等等。
很明显都是背锅侠,因为HFCAA是2019年提出,都早于这些案件,这些案件和变革只是恰逢其会。
当然,滴滴IPO是另外一个故事,是主动想搭末班车。
滴滴在纽约IPO时,北京和华盛顿正就审计底稿问题发生争执,由特朗普(Donald Trump)2020年签署成为法律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正式提出了这一问题。
数据安全冲突
据媒体报道,中国官员曾希望滴滴推迟上市,直到他们能够与美国官员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此前已表示,担心审计人员泄露中国国内企业所掌握的战略机密,这些企业中部分由中国政府持有多数股权。
中国在今年设置了一项新的障碍,实施了法律防止本国公民和企业在未经本国市场监管机构及其他政府部门许可情况下遵守海外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
掌握大量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占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一大部分。
对这些公司来说,审计底稿可能包含会议记录、用户信息和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电子邮件往来等原始数据。
根据中国法律,像滴滴这样的运输公司被列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地理信息和交通流量数据可能被视为敏感信息。
所以,美国的亡羊补牢,直接和中国数据安全起冲突,矛盾尖锐不可调和!
影响范围?
SEC称,该规则适用于提交由设在外国司法管辖区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年度报告的公司,PCAOB无法检查或调查其审计报告,这些公司被称为被认定的发行人(Commission-Identified Issuers)。
根据SEC的规定,这些被认定的发行人必须向SEC提交文件,证明其不是由该会计师事务所所在的外国司法管辖范围内的政府实体拥有或控制。
所以,也就是说,如果上市公司运营总部不在中国大陆或者香港,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美国注册,或者非敏感信息类公司,和国有股份完全不相干的一些企业,并不受到影响。
而且是,公司越小,越没影响,具体影响范围有待后续发酵。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中概股都遭受影响,比如新东方很可能就没影响。
新东方在国内的教培业务已经基本都关门,而在美国教汉语,肯定没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国政府一再表示,让美国方面不受限制地查阅这些底稿将危及中国的国家安全。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折中方案,比如在将文件交给美国之前对文件中的敏感信息进行编辑。
但美国官员对这一提议表示反对。
根据该立法,如果中国公司连续三年不交出审计底稿供美国监管部门审查,就会被踢出美国证券交易所。
所以,滴滴率先表态,退出美股!
滴滴(Didi Global Inc., DIDI)近日表示,计划将其美国存托股票(ADS)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并寻求在香港上市。
滴滴该公司股价大跌后,在IPO时买进滴滴股份的投资者几个月来一直蒙受损失。
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已就在香港上市和纽约退市的方式向投资银行征询提案。这些知情人士说,其中一个方案是先在香港进行双重上市,再用香港筹集的资金回购滴滴在美国的美国存托股票(ADS)。
滴滴在纽交所上市时的估值为680亿美元,据FactSet数据,截至本周四,滴滴市值约为380亿美元。
自2019年底以来,有十几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寻求在香港上市,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和网易公司(知名企业,不过这些公司都保留了在美国的上市资格。
美国的立法加速了这一趋势。
双刃剑,伤人伤己!
迫使中概股转移上市点,毫无疑问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困难,遭受巨大损失,不过这是一把双刃剑。
将中国公司赶出美国资本市场将损害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nc., ICE)旗下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纳斯达克的收入。
因为,这些股票仍可以在场外交易,甚至搬到其他交易所上市交易。
许多美国和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做好在香港买卖股票的准备,香港也蓄势待发,要在未来几年里成为中国公司筹集资本更重要的交易场所和国际中心。
帮助中国公司在香港出售股票和其他证券,一直是美国投行和其他证券公司一条平稳便捷的赚钱之道。
所以,钱跟着资产走,而不是资产跟着钱走。
但是,如果中美在法案上得到缓解,比如联合二次审计,或者数据脱敏处理,将对美国投资者有利,因为对中国公司的审计标准和披露要求将得到加强。
对投资者来说,一些美国投资者已经可以投资香港市场,但其他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可能无法再投资从美国退市并转到亚洲上市的中国公司。
所以,最终承担损失的还是散户!
小结
一、根子在美国自己埋的雷!
二、监管漏洞vs国家安全,双方都不能让。
三、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合作寻找解决方案才是最佳途径。
四、香港大机会,优秀的公司才是资产追逐的对象,而不是货币品种。
五、受伤的永远是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