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中美,中美看美国,美国看拜登。
疫情之下,全球公共事物提供者,主要是欧美和中国两家。
无论是疫苗,还是区域秩序,甚至是贸易规则,核心都是中美两国在为全世界提供服务。
美国虽然国大,但是最近也麻烦多多,步履艰难。
一、内政不统一
拜登堪称二战后最弱势的美国总统,国会里的民主党勉强维系1票多数地位,但是在面临巨大压力的重大抉择时,也很难做到上下一心。
近来民主党议员曼钦(Joe Manchin)反对重建美好法(Build Back Better Act,就是因为它的家乡是美国煤炭原产地,新能源刺激政策对他的选票利空。
二、通涨难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经济的情况已然岌岌可危,这导致拜登支持率节节下滑。
接下来的2022年,即使疫情可能消退,但是美国通货膨胀开始飙升,再不想办法控制通胀,就将被迫提前加息。
但是美国股市、房市和债务都已到历史性高位,如果提前加息,必然导致“股、债、房三杀”,风险。
过去十几年,一直是中国为美国缓解通胀压力,但是这次不一样。
1,持续饮鸩止渴,持续货币超发!
2,一面抵制“中国制造”,为自身通胀火上加油;
3,人民币又持续升值,成为美国的又一大输入通胀压力。
三大压力之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是拜登找中国,以及OPEC来解决通胀问题。
现在,OPEC+ 基本被俄罗斯统一了战线,五次三番,拜登根本压不下油价。
三、为选举难低头
现在反华是美国的政治正确,弱势的拜登政府面对党内山头群立和共和党的发难,在反华问题上基本上毫无抵抗之力。
所以就体现出美国政府中,对华关系的不停翻脸!
12月初,美国拜登政府宣布对2022年北京冬奥进行“外交制”(diplomatic boycott),而后又在12月底确认正在为数十位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办理中国签证,以便在奥运期间为美国运动员提供安全和医疗支持。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12月27日批其“出于政治操弄的目的……自导自演”。
经济已经基本上输了,如果美国对华问题上再给共和党留下话柄,那么拜登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就结束了。
所以,在中国每一个敏感点,都不停挑衅,台湾,新疆,香港,南海,每一个地方都不放过,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马不停蹄,全世界联合盟友企图制造围剿中国的氛围。
科技上,拜登也重拾特朗普的旧策,不停升级对华围剿,最终都不要脸的把主意打到冬奥会。
拜登内阁中也有负责“现实”的一派,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
他要负责管控与中国的冲突,避免军事冲突自是不消多提,甚至不能让两国关系过于恶化;
否则或是美国经济伤筋动骨,乃至因民生受损而影响到选举政情;
或是资本这“中美之外的第三方”因私利受损而愈发不满,从而发动其强大的游说、助选和舆论力量颠覆拜登赖以施政的权力基本盘。
2022年,中期决战
是美国本土对华情绪的政治正确占上风?
还是通涨,经济,等实际经济问题决定美国选举走向?
这是摆在拜登面前的两难!
中美关系,必然还是不停反复,然而世界已经有点不耐烦,疫情后,全球各国必然是要发展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