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开打:普京为什么有恃无恐!


24日,普京针对乌克兰局势发表紧急电视直播讲话时表示,他已决定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高精度武器致乌克兰空军的军事基础设施、防空设备、军用机场和航空队失去战斗能力。

普京表示,俄罗斯没有“侵略”乌克兰的计划,俄方致力于缓解乌克兰局势。鉴于北约的不断东扩,俄罗斯的安全环境不断恶化,俄罗斯不得已做出这个决定。
普京毫无疑问是战略家,甚至获得了特朗普的赞美!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二赞扬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分离地区独立的举动,称其为“天才”之举!。
特朗普认为,拜登政府目前实施的制裁软弱无力,并表示,“与夺取一个国家和具有战略要地的土地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这么有恃无恐?
天然气,天然气!
苏联解体之初,乌克兰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政治问题。
从2014年新的乌克兰危机开始,乌克兰问题的根源是欧洲能源市场分配的问题。
自去年年初以来,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了3.5倍以上,而在去年9月20日,每千立方米燃料的成本已经超过了900美元。
结果就是,许多欧洲国家当局不得不对消费者提供补贴。瑞典是最后一个宣布为其居民提供天然气补贴的国家,并拨款60亿克朗(合6.61亿美元)来支持受到高能源账单影响最为严重的家庭。
美国指责俄罗斯准备对邻国乌克兰进行军事入侵,这导致天然气价格上涨,此外欧洲寻求使其天然气供应来源多样化,以减少对莫斯科的依赖。
2022年1月20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欧盟反垄断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的声明,是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出现新升级的迹象。
维斯塔格在这项声明中指责俄罗斯人为地夸大天然气需求,并且垄断和操纵天然气价格,从而导致了欧洲的能源危机。
维斯塔格的声明紧随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声明,后者在声明中指责俄罗斯操纵欧洲能源市场。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也加入了反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宣传运动,并指责该公司造成了创纪录的价格上涨,从而威胁到欧洲经济大部分行业的崩溃,并使数百万欧洲人陷入生活成本高昂的危机之中。
谁更依赖谁?
是欧洲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还是俄罗斯依赖欧洲的天然气市场?
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其竞争优势,同时它还是国家总预算中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俄罗斯天然气的生产潜力巨大、全球和国内市场巨大,其年供气能力超过3000亿立方米,此外,世界各地都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
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消费市场上的份额约为40%。
从总量上来看,俄罗斯每年向欧洲出口天然气超过2000亿立方米,而欧洲的年消耗总量约为5500亿立方米。
俄罗斯输欧州石油天然气管道线图

自去年年初以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口中:
对土耳其的天然气供应增加了188.5%,
对德国增加了41.5%,
对意大利增加了15.9%,
对罗马尼亚增加了332.4%,
对波兰增加了13.8%,
对塞尔维亚增加了121.5%,
对芬兰增加了27.9%,
对保加利亚增加了48.9%,
对希腊增加了17.5%。
俄罗斯天然气巨头在去年宣布,
2021年的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8.1%(合486亿立方米),
达到了3165亿立方米,
同时,其天然气出口增长了21.5%(合218亿立方米),
从而使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量接近于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2022年2月公布的数据,俄罗斯去年的天然气出口增长了2.1倍,达到了542亿美元,而在2020年,这项数字为257亿美元。
今天乌克兰开打,乌克兰方向的天然气管道直接掐断,意味者欧洲40%天然气供应中断!
24 日塔斯社报道Ukrenergo 公司表示,乌克兰能源系统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能源系统隔绝,独立运作。
“乌克兰的能源系统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能源系统断开连接,最近几天将处于独立模式,以测试该系统未来与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网络(ENTSO-E)的连接,”该公司说。
所以,德国打乌克兰, 乌克兰关闭管道逼欧洲!
春天还没到,欧洲怎么办?
离开欧洲天然气市场对俄罗斯而言,无疑意味着巨大的损失,但另一方面,它在消费量方面也拥有巨大的替代市场,例如中国,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扩建之后——该管道促使俄罗斯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量增长超过100亿立方米。
此外,它还有印度、中亚各共和国、东南亚国家甚至未来还有非洲市场作为替代。
亚洲仍然是俄罗斯最有前景的市场,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储量,并且打算增加其对亚洲国家的出口量,主要是对中国的出口量。
而欧洲如果离开俄罗斯的40%天然气供应量,必然导致能源危机。
从这个角度看,欧州更依赖俄罗斯,而不是俄罗斯依赖欧州。
没有替代品
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表示,美国已与北非、中东和亚洲以及美国国内的主要天然气生产国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他们暂时向欧洲买家“增加”天然气产量的能力和意愿问题。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补充说,“如果俄罗斯决定将其天然气或原油供应武装化,这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影响。”
标准普尔全球普氏能源资讯的数据显示,去年 12 月,有 95 艘油轮从美国驶往欧洲,冬季期间,美国对欧洲的出口比一年前增长了约 15%。
欧洲正在寻找俄罗斯天然气替代品之际,一些观察家谈及阿尔及利亚和卡塔尔有能力提供很大比例的天然气,作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品,但这还不足以让欧洲人放心。
卡塔尔外交大臣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表示,“我们卡塔尔国不会卷入冲突或政治两极分化,至于能源领域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公开的竞争,我们期待着参与竞争,鉴于卡塔尔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我们期待与俄罗斯和美国及能源领域的其他所有人竞争。”
至于阿尔及利亚,则是继俄罗斯和挪威之后的欧盟第三大天然气供应国,据欧盟统计局称,去年,阿尔及利亚通过横跨地中海的管道向西班牙和意大利以及液化天然气终端,向欧盟国家出口了约3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欧洲大陆总进口量的 8%。
根据标准普尔全球普氏能源资讯报道,阿尔及利亚加强产能后,准备增加对欧洲大陆的出口,但这只能弥补俄罗斯天然气不超过15%的比例。
在欧洲本地,挪威是唯一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但它并非欧盟成员国,北海出产的天然气总量约为1000亿立方米,主要出售给英国和欧盟。
与此同时,由于资源基础有限,挪威无法大幅增加产量,此外,许多专家还预计挪威的天然气产量将从2024年开始下降。
乌克兰问题和能源替代,并不能从客观上消除欧洲依赖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事实。
因此,欧洲不仅无法放弃俄罗斯作为能源来源,甚至无法参与实施针对莫斯科的更严厉制裁,比如全面禁运,货币交换。
美国的野望和软肋
美国很赤裸裸!
美国正在利用对俄罗斯怀有敌意的欧盟国家,特别是波罗的海国家以推迟或取消北溪2,虽然是意大利、希腊和保加利亚、奥地利,德国,望眼欲穿。
前奥巴马政府官员、布鲁金斯学会能源专家安吉拉·斯廷特 (Angela Stint)表示,“欧洲人可以通过美国替代品和其他来源克服目前的天然气困境。
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希望俄罗斯向他们供应天然气,因为俄罗斯天然气便宜且丰富,但是出于地缘政治原因,美国并不希望让这类进口帮助俄罗斯实现经济增长。
用制裁的方式企图在终止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长期合同没有产生效果的情况下,美国错误地选择对乌克兰危机火上浇油。
众所周知的是,霸占着全球大部分能源出口的美国,并不接受任何人来抢夺它的宝座,尤其它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
这并不是美俄两国第一次在能源及其供应线路相关的问题上爆发冲突,两国上世纪90年代在里海水域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激烈竞争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俄罗斯在实施“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时遭到了强烈反对,该项目本应在保加利亚铺设,但是来自欧盟和美国的强大压力阻止了该项目的实施。
最终南溪被土耳其流所取代,尽管俄罗斯获得了额外的天然气供应机会,但它同时也产生了对单一消费市场的依赖。
现在的目标当然是北溪II号。
美国软肋!
不过美国不是没有软肋!
通涨叠加30万亿美债就是美国最大的软肋, 这导致美国实施任何政策都留有余地, 特别是对俄罗斯!
这也是俄罗斯有恃无恐的最大原因!
23日, 白宫官员接受采访时说:
由于担心通胀及可能对其欧洲盟友、全球石油市场和美国消费者造成伤害,预计拜登政府不会针对俄罗斯的原油和精炼油行业实施切断贸易的制裁。
即使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全面入侵乌克兰,拜登也可能被迫允许世界第三大产油国俄罗斯继续供应原油。
这有助于抑制全球价格上涨,帮助美国消费者避免更高的汽油支出。
这位白宫官员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他们正在考虑一系列与石油有关的选项--包括暂停美国的汽油税,动用国内战略石油储备和限制石油出口。
欧盟被政治绑架
欧盟官员的言论存在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考量之间的混淆。
他们故意忽视了“北溪2号”项目的重要性,因为该项目构成了俄罗斯的切身利益,尽管它也会带领欧洲走出能源危机。
欧盟将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直接向德国供应天然气的愿望,与它对乌克兰的行为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了将天然气问题政治化的情况。
美国人谈论为欧洲寻找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来源,实际上意味着欧洲将被迫以不太适合的条件去购买更加昂贵的天然气.
因为从美国向欧洲供应液化天然气要比经俄罗斯管道的成本要高得多。
此外,德国不会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因为它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造新的气站也无法产生盈利,更不用说柏林已经宣布计划到2050年之际实现完全脱碳的目标。
欧洲国家取代俄罗斯天然气的唯一出路,是用煤而不是用天然气供热,但同时,这种选择也违背了欧洲当前主要的环境标准。
然而,俄罗斯承认乌克兰东部独立之后,德国中止了北溪II号线的审批,这是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下去!
不过德国总理朔尔茨也留了口风,说北溪II号线的审查随时根据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乌克兰被出卖?
没有人关心乌克兰的利益,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
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后,就派军队进入这两个地区,任何乌克兰派别的武装不敢轻举妄动,所有这两个地区的冲突很可能就会被压制。
乌克兰无论是政府军还是民间武装都很难用鸡蛋去碰俄军这块石头。
如果乌克兰军队全线退出卢甘斯克和顿巴斯之后,俄罗斯不继续进攻,很可能战事就要平息,一切都在俄罗斯掌控中。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只能进行口头上的制裁,无法从其他方面给于乌克兰有效支援。
这点制裁,对饱受制裁的俄罗斯来说,毫无意义。
克兰在能源储备和生产能力方面是苏联的第二号国家,并继承了许多工厂和矿山。
乌克兰从苏联继承了仅次于俄罗斯的欧洲第二大输气网络,其中包括约3.71万公里的主要管道、72座压力站和13座容量约320亿的立方米地下储存设施,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每年天然气需求的21.3%。
乌克兰如今正处于“经济灾难”的风口浪尖。
俄德线路“北溪2号”完全绕过乌克兰的运输网络,每年将给乌克兰造成约20亿至30亿美元的过境费损失。
它的启动可能会彻底改变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网络的性质,使其从财富变成废品,而许多人可能会失去工作。
乌克兰只是德国和美国利益之间的筹码,一定是被出卖。
现在,俄罗斯占据了乌克兰东部,导致乌克兰能源危机直接爆发。
核电站只能满足乌克兰约55%的电力需求,另外35%的电力依赖于天然气和煤炭燃料。
乌克兰进口天然气是因为本国天然气不能满足所有电力需求(仅满足约18%),并且乌克兰正在经历煤炭短缺的危机,因为煤矿集中在乌克兰东部,现在独立了。
没有经济, 没有电,没有战斗意愿,乌克兰一开打就败了!
这场德美博弈,结果就是这样:
如果德国赢,北溪II送气,乌克兰输掉管道和GDP;
如果美国赢,北溪II被中止,乌克兰输掉煤炭和天然气,甚至东部的关键领土!
对于俄国,北溪II开通赚天然气市场,不然的话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怎么都是赢,二选一。
问题是, 美国有软肋,通涨压死行动,最终俄罗斯全胜概率极大。
其实北溪II开通,只是增加对欧州的送气,并不会减少乌克兰太多管道费用,市场增量绕开乌克兰而已。
然而,现在,乌克兰输掉了一切。
过了几年后,局势缓解,北溪II还是要开通的,美国必然给德国一个交代!
因为虽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北溪2线股份公司的独家持股者,负责实施这一耗资95亿欧元的项目,但是只承担一半的费用。
余下的一半由5家西方国家的公司出资,其分别是法国天然气苏伊士公司(ENGIE)、奥地利石油(OMV)、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德国Uniper和德国巴斯夫旗下Wintershall。
那么最后,俄罗斯最终得到了乌克兰东部, 同时开通了北溪II, 因为天然气贸易变大, 制裁变得徒有其名。
除了中国,这世界还有个额外受益者,伊朗问题,可能被迫摆上台面!
美国还能扣着伊朗的石油不放吗?欧洲再怎么也不同意吧?
而且美国自己的通涨也撑不住!
到顶部